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竟然会因为一场大雨,就要延迟9个月才竣工,骤听起来确是匪夷所思。: `) U( G. e3 C; J/ |9 K! ]
% V% f9 y8 c/ F( i0 |$ m: q; ]
当贯穿深圳至北京的高铁已经通车,深圳至上海的高铁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一波三折的香港段高铁,却要延迟到两年后才竣工,2017年才通车。除了天灾,当局还需要检讨有没有人为失误。9 V6 C' ]# M7 V* A. U
- M- T% H$ C( q" ?, |上月底本港多处地方豪雨兼落雹,元朗降雨量被形容为200年一遇。港铁解释,暴雨把泥土和碎石冲进工地,堵塞去水渠,雨水流进钻挖中的隧道,浸坏了有精密电子零件的大型钻挖机,无法运作。" Z7 _& h0 Y* V4 l
, L* L9 b1 p a0 n) o/ }
高铁单是菜园村车厂收地,已经闹出很大风波。当局宁愿花多几倍建筑费用,把整条香港段采用隧道形式,减少收地影响和巨额赔偿,希望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岂料会发生隧道水浸严重瘫痪工程的意外。# A$ @) Y& A* _- w; O
' ]+ d' t0 u: ?疑隐瞒情况今自打嘴巴8 W7 x' j8 y( P7 S! Z% T1 C2 C; L, [
. l9 v+ g& Q( e: @; H' p$ i
元朗区有两段隧道是以爆破工程建造,区内其余路段的隧道,则以巨型钻挖机建造。钻挖机比爆破工程安全,效率稳定,加上地底进行,可以减少受天气影响。! B4 C2 V6 @! y5 |7 [ ^. o
5 j5 q: }# B, m* C. Z. p7 ]大型工程因受天雨关系延误,事属正常,主要原因是露天作业,因风雨停工,无可避免。今次地底工程受天雨影响浸坏机器,则较为罕见。有关方面事前有没有做好防洪措施?有没有足够的警觉和应变,避免浸坏机器呢?港铁尚欠市民一个交代。- P1 d1 M% q, N0 P6 h& t+ A
; | L, k- f6 ? E3 E2 |除了天雨,港铁昨日同时指出工程遭遇其他阻滞,包括西九龙总站和边境湿地一带的地质和地下管道设施问题。不过,去年底传出西九站工程延误,港铁已经表明可以调整不同项目的次序,这边工程遭遇问题可以先做那边,透过交叉施工,来确保整项高铁工程能够如期竣工, 当局又同意港铁输入外劳来追赶工程死线。
# }- Y T8 U' i
6 e2 h7 U, N! y- P/ r7 n7 A2 C如今港铁以这些理由来解释施工延误,就难免有自打嘴巴之嫌,甚至令人质疑当初有没有向政府和市民隐瞒问题的严重程度。
. ^ n! ` b* h) T4 H" m2 d( p$ q& {! z/ Q. _ l( R1 t
损失谁承担须厘清责任! E7 u( o9 w b- L: a
! O; r4 s1 C: e; V. R" y当初立法会通过拨款669亿元兴建高铁,当中已经包括产生问题时的应急费。港铁指有关延误导致的额外开支将由应急费支付。至于应急费是否足够,港铁讳莫如深,而且,如果延误除了天灾还涉及人为过失,有关损失又应否全部由纳税人包底呢?
' ] \5 @' C9 L5 z j9 [) q
( t3 ^ l1 T/ M, H! R& {有关方面曾经推算,单以节省旅客时间来计算经济效益,高铁通车50年的经济效益都已达870亿元。现在延误9个月,平均计算流失了13亿元经济效益,这尚未计及社会透过旅客消费等各方面的得益。本港急须融入内地高铁网络,以保持竞争优势,以及为大型文化和体育项目吸引客源和一流表演团体,带动创意产业,高铁还要经过两、三个雨季才能够竣工,更须做好保护措施,防范一再延误,令港人引以自豪的高效率沦为笑话
5 B. {8 x6 t3 g" `( u* K3 v; b6 ]) z5 K: u. u; W% H2 b5 ]!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