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报道,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下届主办国韩国的宣传片里,出现了金属活字的画面——这个细节引来一些中国网民的质疑:活字印刷不是毕升发明的么?怎么成韩国人的骄傲啦?实际上这是个误会。活字与金属活字并非同一概念。
- s: p4 l* k2 B) }( s巴黎国立图书馆藏的一本汉文书——高丽青州牧兴德寺印刷的《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年代大概在1377年,被认为是金属活字印刷的。这也成为朝鲜民族最先发明金属活字印刷的根据。另外,朝鲜半岛还保存有15世纪的大量铜活字印本,比古腾堡活字版的《圣经》稍早一些。因此,朝鲜民族被普遍认为率先发明了金属活字。2 I1 v9 t, X7 m
具体来说,李氏王朝政府1403年开始铸造铜活字,之后陆续几次大规模铸造,每次数量大概在几十万字。 1434年铸造的“甲寅字”,字体美观,又称“卫夫人字”。 1436年的“丙辰字”则被认为是铅活字,比古腾堡铅活字要早十几年。
/ ^3 ~- X# [! ~, R% b# p. \甚至还有朝鲜半岛的学者认为,他们有几种古本是13世纪用金属活字印刷的。) u' b/ G4 Z, [. M* R
根据朝鲜古书记载,李朝时代的印本“大半活板之本”。美国的东亚印刷史学家艾思仁研究认为,朝鲜曾经34次铸造过金属活字,大多为政府所铸。总之,朝鲜金属活字史相当辉煌。8 B9 @2 f. L/ M8 ?7 b: q# l
中国是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发明国,但在金属活字印刷方面并不领先。
$ Q; Z) [+ l: Y19世纪中叶,法国汉学家茹莲将《梦溪笔谈》讲毕升的一节译成法文后,世界才开始承认中国为活字印刷的发明国。虽然毕升的事迹并无同时期文物佐证,但甘肃武威出土的西夏文泥活字印本,被认为年代早在12、13世纪之交。 E' |, N1 q/ g6 `$ j
中国所用最多的活字是木活字。从宁夏一座塔中发现的西夏文佛经,被许多学者认为是12世纪的木活字印本。
1 w( ?" j4 U# {8 k+ G( }; D而发现于敦煌的近千枚回鹘文木活字,有研究者认为是12、13世纪之交制造的。从这些实物可以看出,中国率先使用了活字印刷术。
* `$ v# H, r6 ~& r# z* [$ k明朝时,木活字就使用很多了。但由于印刷质量不如雕版,所以一直是支流。雕版在中国印刷史上的统治地位,至少从公元868年的那卷《金刚经》开始,直到清末才被西方技术取代。7 y) {! v/ w3 }% r$ Y* }
至于中国最早的金属活字,古书中有不少引人猜想的只言片语。最多为学者提及的,是元代科学家王祯在他介绍木活字技术的《造活字印书法》(被认为成书于1298年)中,提到“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有学者认为是当时中国已有锡活字的证据。2 i3 [+ }4 e. n/ _. ]7 E
但说到实物,中国现存的最早金属活字印本,是明代无锡人华燧在1490年印的《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这也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汉字活字印本。华燧用的是铜还是锡,尚有争论。根据古书记载,明朝也出现了铅活字,但也无实物佐证。
' D6 Z, p& t0 u- r0 X8 \% ~: K( X另外,中国在宋元时代就用金属版印刷纸币,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金属活字。
: r: }) Z! u+ |# b值得一提的是,近代以来全世界普及的“铅字”,都是欧洲发明的技术。一般认为,这种活字印刷术,是莱茵河畔美因茨一个叫古腾堡的工匠在1440年代到1450年代定型的。这种印刷术不仅包括铅锑合金活字,还包括螺旋压印机,以及配合金属字的油墨,缺一不可。: Z' j& M6 Y, [$ |, Q& ^
其实,在欧洲谁最先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各国也不是没有争议。荷兰、法国、意大利都有人考证说自己国家占先。但“古腾堡发明说”是唯一既有印本实物,又有文献为证的。世界公认的是:古腾堡是活字印刷发明大军中最响亮的名字。* A Q1 p# N0 }3 }
9 I n/ [9 M' 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