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美国在做什么
+ R- X( U/ E3 Y" B+ u4 ^
9 C4 [0 _2 C0 Q2 J! B2 a0 ^( S2 N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份访华之后,美国财长耶伦刚刚结束了对中国的4天访问行程。《回声报》注意到:虽然这次访问,双方没有做出让步、没有新的双边协议、甚至没有联合声明,但是美国财长周日离开北京时,却信心满满地感觉到:成功地与中国政府就多个富有争端的话题重启对话建立了联系。近来,这些富有争端的话题加剧了两国之间政治和经济层面的紧张局势。( U& Y, _. ]" x' L" L7 o4 H
0 R3 @ {5 l: j4 W9 X% Q中美两国承诺将更加公开地交换意见以避免关系进一步恶化。美国财长耶伦在北京强调:华盛顿没有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7 D$ f5 w( k' |8 }1 \3 \1 q( |
8 N" f' T' l; F# c a' C$ f- Y美国财政访华期间,与多位中国政府高官举行了会谈,其中包括中国二号人物、总理李强,以及副总理何立峰和财政部长刘昆。耶伦表示:这些交流“很坦率”并“富有成效”,同时指出:“两国仍有很大分歧”。虽然美国财长没有历数具体分歧,但报道引述分析人士的观点指出:中美两国的主要分歧在于:针对乌克兰冲突采取的截然不同的立场、中国间谍气球事件、中国最近加紧搜查美国驻华咨询公司、以及最近数周双方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特别在半导体领域。
9 J3 e% i/ ?% S) u0 V# v$ j* Q. W2 H* N# H: k
不过,美国财长表示:两国政府希望就这些棘手问题进行公开交流,并就可能引发对方误解的经济措施的动机作出解释。耶伦还强调:世界足够大,足以让中美两国繁荣发展。美国绝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华盛顿仅希望中国能够遵循“良性竞争”的规则。& t; l! J! x1 J0 f
; f5 Z/ y) R5 ]
中国政府也采用了同样的“坦诚”态度。《回声报》记者引述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的报道指出:中国认为:拜登政府以美国国家安全为名对中国实施的贸易限制是不公平的。: ]3 k$ ~( e4 j' M& W U
5 [0 J5 o3 j) d& B- R6 W/ D$ }虽然两国没有在实质问题上作出任何妥协,但是专家们希望这些交流至少能够阻止两国关系的恶化,这对于全球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平衡至关重要。
, ^4 Z1 K: s# X- [' ]
: f2 B% [* d* s* V6 z# b4 L德国《商报》就美国财长耶伦访华评论说,认为美中两个大国短期内会相互靠近,这是幻觉。
( \9 C b+ o- n5 w6 a3 T3 n8 r: O
《商报》评论写道:"认为美国和中国短期内将解决其最大的冲突,是一种幻觉。两国竞争世界最大经济强国的头号交椅,其它一切几乎都服务于这一目标。"
. v( E/ Z, v f/ m- h$ U; `8 E8 g
" }4 _, h, o4 p评论写道:"在与中国划清界限方面,拜登与其前任特朗普一样毫不妥协。2024年无论是谁在总统选举后入主白宫,都会继续该路线。"2 b" s; @* R0 P( k% E% c& i0 d
7 B* O0 p! q: u- E3 Y. a# f
评论写道:"中国国家领导层以威胁进攻台湾或者逮捕在华美企的中国员工进行挑衅。相互之间的不信任留下痕迹:一些问卷显示,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如同冷战时期对苏联那样消极。"* B: Z" L; l3 `* b" y
+ z* A6 d1 h5 T8 U# w4 p
"尽管华盛顿和北京都不想冒世界经济下滑、朝鲜威胁增加或者印太军事紧张升级的风险,也因此今年可能会出现拜登与习近平的峰会,但日前美国国务院甚至因'不合法拘捕的风险'对中国发出旅行警告。即便两巨头永远不会完全脱钩,战略和跨文化疏远仍在急速加剧。"' h1 a/ O4 q2 K7 X& M9 V
# `. ~# q b, W! S
评论写道,对世界其它国家来说,每次握手都是好消息,但期待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目前是不现实的。7 T# y! V) V- N( @! g8 s
9 C% B4 a3 Z5 x4 v% p# c3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