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加拿大] 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最能逃避免疫变种XBB.1.5席卷美国加拿大

[复制链接]
愚人 发表于 2023-1-4 10: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来没有远去,谈不上重来,继续折腾
( v) c0 I$ _3 t  f4 ?
0 [# N6 Z4 D/ X  \( d美国疾控中心(下称CDC)于2022年12月30日(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周美国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毒株引起的。  ~# @- O" Q+ O9 F! z
5 Z7 ^! m* h, y/ H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病毒学家Andrew Pekosz解释称,XBB.1.5之所以具有高传染性,是因为该毒株有一个额外的突变,使其免疫逃逸能力变高,并更好地与人体细胞结合,加速病毒感染人类。
+ B8 J% t; C$ w
# x3 }: J  `+ P4 n0 b/ N, Z世卫指出,XBB为Omicron亚型变异株BA.2的分支,目前已在加拿大、美国等全球70个国家被发现,更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主要流行株。
$ E% ]) U! X: r) D  @' L7 ^5 C; |! L! y+ n7 i6 _3 q4 R- U
感染XBB亚型毒株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劳和发烧等。
6 Z0 [% U5 D- I  |- N; g6 m7 {7 c+ u0 y* z* j0 y6 S) H
美国公卫专家丁亮(Eric Feigl-Ding)警告,XBB.1.5是迄今逃脱免疫及入侵细胞能力最强的变种病毒之一,与其他毒株相比传播速度快得多,恐怕引发下一波大规模疫情。他指出,全美多地污废水新冠病毒浓度飙高,仅次于2021-2022年Omicron第一波疫情的纪录,且目前仍在攀升中。6 J; i* b' I4 O' k6 L- p0 y. P* N3 g

& y. z9 p3 v) g) B. [$ R+ P4 c0 m" j
根据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资讯,XBB.1.5是Omicron亚型变异株,过去一周病例数几乎翻倍成长,占东北地区确诊数75%,全国确诊数逾40%,已成为该国主流毒株。不过,目前未有研究表明其致病率更高,或者更容易导致重症,似乎也不会引发不同症状。
5 t$ ~) s% {$ Q$ d* R
5 X5 C1 ?( n3 z+ T
, `2 k* d2 J4 d" v" i: l7 \6 J& S0 w+ o/ ]; D/ j
丁亮指出,美国多地污废水病毒浓度超越2020年春天、2020-2021年Alpha病毒,且"住院数已接近去年冬天Omicron的疯狂程度,这些数字不包括退伍军人医院,还漏掉好几个州,所以情况可能更糟",美国东北部是疫情热点,纽约更经历近1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新冠住院潮。
+ t* d, w% Z/ n% \  y. F; p, ~! V9 T) R
丁亮警告,XBB.1.5疫情不会像Omicron一样迅速消退,"因为XBB.1.5不是典型的Omicron,而是进一步突变的特殊重组混合变异株"。他抨击CDC未能适当警告民众,简直"彻底搞砸了",也反对对中国旅客实施新入境规定,因为尽管中国面临新一波疫情,但美国新变种构成的威胁严重得多。
* Q3 v# W/ `. W6 n
; {! @0 z; r( x. [0 }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专家奥斯特霍姆(Michael Osterholm)也认同上述观点,"讽刺的是,世界正在面临的最糟糕变异株实际上可能是XBB.1.5"。4 C" r9 s# V" f: d

& a/ ?( t8 i4 U7 {GlobalNews报道,加拿大温哥华传染病学中心医学总监康惠医生(Dr.Brian Conway)周一表示,XBB正在美国东部迅速传播,并可能很快成为加拿大的主要新冠流行毒株。
) S: _% k3 m9 F; [* }5 p, A9 p  F- c: ^- }
11月在美国,XBB毒株比例占比只有2.7%,一个月时间上升至18.3%,根据数据模型预测,XBB可能在未来2-3周内,超越当前主流毒株地狱犬(BQ.1.1和BQ.1)。
- U! T1 j( T8 d0 y; A3 W1 F8 k$ E4 k: x5 E6 A1 s" p2 s
在12月6日,《柳叶刀》上面也有论文表示,XBB会逃避疫苗和一定的抗体类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在10月底时声明称BQ.1和XBB是令人担忧的变体。% Z! Q0 L; W, G4 c
) ]- {' ]: o1 M9 P0 @7 ^/ E3 j0 r0 r

2 O. {9 P6 r+ J, e8 s% d" Q( T- |5 j专家指,它比有“地狱犬”之称的BQ.1.1还多一个突变,可能是最能逃避免疫的变种!2 W1 o6 o7 J* q0 B5 f/ v* W- t

9 ]5 }8 {* [! z) |$ {BA.5变异毒株在9月24日仍占据美国80%感染人群,在随后几个月内,完全被地狱犬(BQ.1.1和BQ.1)所取代。当前可见,XBB毒株已经后来者居上了。' u  l- q2 b0 _4 |

" d) ~4 `& J3 v2 f2 |加拿大安大略省圭尔夫大学进化生物学教授 Ryan Gregory 博士还给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答案:
5 g. k* K) k" C6 H1 |& w
. M. [; c9 r* W# B( _  w“XBB可能与BQ结合,成为全新子变种,并引领潮流。”
8 g+ K- q; r+ `  t; X' Q; q# A, X6 h) o9 O$ w+ s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与政策中心主任 Michael Osterholm发出警告:“我担心我们正直奔一场完美风暴。”1 H$ ?/ D5 U/ V4 g) ^+ [

& q- k# i( ~6 h( U* o8 O* r他指出,大流行近三年后,新的COVID-19变种仍在盘旋,BQ.和 BQ.1.1、甚至‘噩梦变体’XBB都在导致病例增加。
! N' h. A8 ?& j2 d
3 N( c  V' u! M$ y1 p$ c“我们的医院可能会再次不堪重负,我担心我们的医护人员近三年来一直在不间断地应对这一日益严峻的挑战。”
& r' ]# |& w  v( d- n7 V( x6 ^* u7 Q$ v6 e
“这种病毒是不可预测的,并且视而不见,假装它已经结束了只会让我们失败。”
1 @* l; X. R$ D) d* m, U6 F% b3 \0 I
加拿大也注意到了XBB家族的来势汹汹,温哥华传染病中心医学主任Brian Conway博士接受采访时表示,XBB.1.5正在美国东部和亚洲迅速传播,并可能很快成为加拿大的主要变体!1 C2 T( q0 O  [5 u3 J$ d" i

2 A  l& \2 N0 x0 U. ~# c. w1 f8 ^" q, f. A4 G; O0 _/ M) a
温哥华国际机场在上周六就表示将从1月5日起扩大废水检测计划。
: h: ^; [# G' o) K; L5 n) C& ]
0 K6 o$ {. c- I# R  h: d( CConway博士补充说,虽然XBB.1.5不太可能引起更严重的疾病,但每个人都应该确保自己接种最新的新冠疫苗,包括二价疫苗,生病时待在家里。  e- M" h* y7 \# q0 Z+ a6 i& c7 t

( ?9 r: \+ d3 H" w新冠病毒的演变特性以及全球的防控因素,导致新冠病毒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株。' d" @; T$ O. R' w, [: t

4 N  i/ F; O/ o+ Q阿尔法、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株,整体变化趋势是传播越来越快,免疫逃逸能力逐渐增强,毒力越来越弱,但不排除个别的突变仍会导致重症的发生。3 q( n2 I  H1 c7 I$ T4 H
3 I. k+ [* s4 B/ |2 g7 S2 B
病毒为了生存,会有一个迭代进化的过程,但每次变异过程中不一定是完全的迭代。
/ Y" l9 _9 V+ P, j$ E8 ^% z: n4 k1 E* S) k
未来毒株变化方向目前还不能确定,但传播性增强、免疫逃逸能力增强是变化的大方向。
! X, Z0 r) g4 `: p7 u& O' x3 _* D3 U1 P
以目前研究来看,新冠病毒不会消失,最终有可能会演化成常年散发的季节性流感,冬春季可能暴发。% l* v' f" V8 |  F$ b

  b5 u% O1 I+ K! p4 p应对新冠病毒的历程中,人体内存在的抗体会逐渐代谢减少。加强疫苗、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是我们面对新冠需要做的长期准备。, M) B, ^& o5 D2 s
, [# K7 _1 G  x7 ?2 F, X*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啊啊啊 发表于 2023-1-13 05: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7-20 10:23 , Processed in 0.0236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