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新旧,什么都不准卖给中国,这就是美国所谓的自由公平正义3 _# I9 e: ]3 t" [
& ^6 p! _* i! A3 B8 l* m9 W! m
美国CNBC网站透露,美国正在游说荷兰政府禁止ASML对华出售一些旧款光刻机,但该公司始终没有同意这一要求。面对美国的无理施压,ASML为何有底气向华盛顿说不?
) e$ t/ e2 k/ ^! r6 H
3 A* i! n/ q1 k* ~; x阿斯麦的分量6 H; c3 e7 N6 l8 r; b
/ x1 n4 J4 n {3 F% W1 w( W- {4 c5 [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制的工业和安全局局长艾斯特维兹27日表示,华盛顿正在与其盟友进行磋商,试图一同采取措施限制中国获得制造高端芯片的制造工具。《华尔街日报》称,由于来自美国的干预,ASML尚未向中国交付任何EUV(极紫外线)光刻机。2018年,中芯国际曾向ASML订购一台用于生产7纳米及以下芯片的EUV光刻机,预计在2019年交付。然而,这台光刻机始终未能交付,ASML透露,该公司一直未获得相关的出口许可。3 M, S: x4 i+ v* b% d
5 J3 k! M2 L5 fASML占据全球60%以上的光刻机市场份额,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供应7纳米及以下芯片所需的EUV光刻机的厂商。尽管无法向中国出口EUV光刻机,但中国已经成为ASML的DUV(深紫外线)光刻机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公开资料显示,DUV光刻机与EUV光刻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光源的波长,这决定了芯片的制程。DUV光刻机目前尚无法制造出7纳米及以下制程的芯片,但足以用于制造需求量更大的成熟制程芯片。- i1 }, L! N/ |2 |$ I* i/ @ V
* O/ g \! d: {8 F/ v& X
根据ASML发布的2021财年财报,中国大陆已是ASML第三大市场,约占其2021年全球营业额的14.7%,2021年中国大陆的出货量占其全球出货量的16%。ASML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沈波近日透露,1988年至今,ASML在中国大陆的全方位光刻解决方案下的装机量已超过1000台,相应的员工数量也超过了1500人。
: v7 g2 p9 P" U) l/ A+ h# y
% Y; L2 p0 [$ O7 l- m+ a由于掌握着全球高端芯片制造的关键技术,ASML及荷兰政府一直是美国游说、拉拢、施压的重点目标。今年7月,彭博社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国正在向荷兰政府施压,要求扩大目前的对华出口限制范围,禁止ASML对华出口部分DUV光刻机。知情人士同时表示,荷兰政府至今尚未同意对ASML的对华出口施加任何额外限制,认为如果实施美方要求的措施,可能会损害荷兰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9 ]6 z( u1 U1 d; t6 i2 r, c; B) P, a) d N" ?* T1 x8 `9 E
面对美国公布的一系列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最新出口管制措施,ASML首席财务官达森称,美国新法规对公司光刻机的出口影响是有限的,因为ASML是一家欧洲公司,其机器中使用的美国零件很少。
0 a3 v" u( V3 ?3 I8 o$ D3 L1 O8 C# p u" G$ ~7 r' b
更加需要中国( _. ~0 `0 ]/ C, ]+ b& X
9 l8 n% c+ o0 d# C1 K长时间与美国的“拉扯”以及对外的公开表态显示,和全球其他半导体行业企业一样,ASML不想因为政治原因放弃在中国的巨大利益。沈波曾明确表示,“中国对于全球发展半导体产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抛开非市场的外在因素,从公司本身角度而言,我们对于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支持是非常坚定的”。
+ N$ O/ P4 }$ E: Z. k' r6 n b4 p7 e. p; R4 K$ Y) H1 f
除对公司利益的考量外,ASML也指出中国市场对于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性。ASML首席执行官温彼得今年早些时候表示,“我认为需要意识到中国大陆是半导体产业重要参与者,不论成熟制程,还是主流半导体制程,中国大陆都是全球市场非常重要的供应商,所以必须小心正在做的事”。, ?" d! r0 k: O0 ?/ B9 ?. w
8 ?2 ^2 L# {: e+ ~1 [
因疫情一度出现“芯片荒”之后,全球半导体正面临着新变化——需求走弱、产能过剩。《日本经济新闻》29日报道称,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英特尔等多个芯片行业巨头三季度利润骤降。27日,英特尔的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下降85%。报道称,过去几年半导体行业的繁荣似乎正在走向破灭,美国对中国芯片出口的新限制可能会加剧这种痛苦。有近1/3市场来自中国的美国半导体设备商科磊(KLA)在26日的财报会议上就警告,美国对华芯片禁令将在2023年重挫美国半导体业。另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预计将增长7.4%,低于2021年的26.3%。
3 q4 N m2 t( _/ u& i% M: K k- {* l. j' g% H* ~' e4 }9 R' T, P! r
还有台媒报道称,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台积电,很可能在今年底前关闭部分EUV光刻机。而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储存制造商美光也宣布,2023财年设备投资将减少约50%,并开始采取减少供应的措施。此外,韩国SK海力士也正式开始减产。$ P3 h& R/ o+ j% o
8 a" |0 E0 _( x" k0 D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是全球芯片最大的市场和进口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需求高速成长。中国的市场规模在持续增加,在行业下行阶段市场地位更为重要。$ q. Y9 h) \- K1 j5 ~) s/ E5 j
- `% t' P- @- Z/ z; S
美媒援引新美国安全中心资深研究员基尔克里斯的分析称,“美国一直在与盟国讨论这些(对华芯片)管控措施,但事实仍是实施的控制措施依旧是单方面、境外的。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说服任何人。历史表明,我们的盟友通常对美国的境外(限制)措施反应不佳”。
2 k* p6 u1 _) C0 E& v+ p6 j* v; c: x0 H# j, w; I: W! I9 o
中国怎么解决“卡脖子”
& }2 V2 [( {) |8 Z$ M [4 r% n/ |7 I" `: t3 J( Y- c, A
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半导体制造四大环节中,制造依然是中国产业界的短板,包括光刻机等一些关键设备依然存在“卡脖子”问题。1 Z3 W f9 u6 Y: J- z7 a+ W
% ]" g% v+ _ j/ T5 [$ ]; c据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和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销售额为187.2亿美元,同比增长39.2%,但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为20.2%。近年来,国内多家企业已在光刻机领域攻关。有媒体称,上海微电子公司已经可以实现90纳米光刻机的商业化生产,并且正在向着全球先进水平继续开展研发,但仍需要一定时间。3 l- h5 r+ {; d2 W
2 a+ P8 |. D* }4 ]' |
顾文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限制,已经从制裁中国半导体企业,到限制国外半导体企业在华发展。如今,国际企业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一方是看中国政策应对,并希望推动与华合作,甚至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也有人在考虑削减对华投资,奔赴美国。- s3 u; e, M% \/ }1 U+ Z2 m
3 z/ I" M& H9 v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产业界更需要保持开放。顾文军说,境外厂商因美国禁令使其利益受损,他们有能力和动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此次制裁中,有些欧洲企业就在持续地与美国谈判,“我们要鼓励荷兰、日本、韩国等厂商,在艰难时刻更加融入中国半导体供应链”。; I# N* l" e- W& Y+ V+ w& e
Q, T I' D3 O5 G4 \6 X. P6 O% a/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