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自危的世界,当然越来越多国家只求自保不断向内转
6 W2 J' k- O9 P9 h1 T5 G. L: C9 e" H5 M( T+ T+ K6 v& Q
普华永道最新报告的数据表明,全球化进程开始逆行,尤其中国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不佳。. N# H! G( I/ j {5 {3 @+ z
, w% L! ` D- K. r; h* B
在疫情打击和战争的阴影下,全球经济开始告别持续了数十年之久的全球化进程。普华永道(PwC)发表今年上半年全球运输与物流晴雨表,呈现出这一发展势头。
8 N$ |8 e) o% @7 Z6 f [. K* k* B
$ j/ T* b1 e" J' q9 Y作为论据,运输专家尤其指出中国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不佳,在全球运输物流领域的兼并与收购中,与中国有关的只有19件收购案,占15%,这是十年以来的最低值,而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尽管如此,就案例数量而言,亚洲以其60件收购案位于榜首,超过欧洲48件件,北美36件。7 \; t1 E( |0 t) c( ~8 B( y5 Z
% ]' k4 H- M4 ?1 d* F$ X报告指出,运输与物流行业的集中化程度在2021年达到顶峰,今年上半年开始微降,一个解释是达到顶点后的自然回落。2022年上半年,全球总共完成129件收购案,作为比较,2021年下半年同类数字是175件,而半年收购案在五年当中的平均值为134件。
# v* @7 S5 {# |. P, M: P
! | Q5 g- z" b中欧班列运输仅用运能的不到25%7 U. W* L% F2 o( M% Y
) `2 S1 ^/ e3 j5 ~
另一方面,战争破环了原有的供应链。中国"一带一路"项目中经过俄罗斯通向欧洲的铁路运输线路,因为制裁受到很大影响,报告举例写道,中欧班列经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的南线,以及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的北线,在2021年共发车15000次班列,运送150万个标准集装箱,即每周27500个集装箱。战争爆发后,虽然经过俄罗斯的线路理论上还在运营,但因担心制裁和没收商品,运输公司更多转移到经过哈萨克斯坦、阿萨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线路,在巴库转道里海航运。但即便里海航运能力在今年9月扩大一倍,整个线路的运载能力也只能达到每周6000个集装箱,相当于经俄罗斯的该铁路运输能力的不到25%。
0 w3 G; S" _( B$ p$ A- s
4 {2 D. t; j. n+ X报告认为,中国在物流收购领域非同寻常的走低表现,首先同国内为控制疫情采取的清零政策直接挂钩,但同时,专家担心,为抗拒西方势力,一个在中俄主导下的东方阵营可能正在形成。
& A0 C" V1 y% S* {. {"去全球化"可能出现
- e, R# n; k7 J1 }8 k
' ?6 h; Z, l6 G' c j; Z普华永道的这份报告是在对业内专家以及政经界决策者问询调查后撰写而成。报告认为,如果俄乌战争还将持续下去,俄罗斯继续受到制裁,全球贸易受到限制,以及国际经济持续处在不安定状态,在这一前提下,"去全球化"将是最可能出现的场景。
1 m% e( G4 i9 P1 r% u/ {$ W: b7 [
2 Y) y- R+ N) q% E1 r$ ?因此,报告在对未来展望部分的总结相对悲观:总体而言,无法希望今后在物流收购领域展现出更大活力,而更可能的是,今年上半年的这一式微趋势将继续下去。
: P" v) a- P/ G" c* b: B7 O' C3 X* _; b5 N7 f6 j" |, L2 U/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