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在哪都抑郁焦虑,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q- M* V& Z4 p; S- J
8 g$ ^9 U3 j5 }) l* s( f" p在英港人团体“英国港侨协会”(Hongkongers in Britain, HKB)和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员Mark Liang合作进行移英港人心理健康调查,该团队在2022年3月至4月,向在英港人发放问卷,并成功收回658份回复。当中近九成被访者是BNO(英国国民海外护照)持有人,少部分是仍在申请政治庇护的香港人和已入籍英国的香港人;年龄以35至44岁为主,在英时间以7至11个月最多。
. v7 S% K; t0 @2 Y9 F& [: e+ i5 C
& w; J9 i* K3 F, V近半移英港人有抑郁或焦虑症状 逾两成有创伤后遗症
/ e7 r% Q7 f6 [( T% L% u8 y. ^ d3 l
+ v9 V d3 o% o: ` @& K作为首份针对移英港人心理健康的报告,调查发现,18.9%受访者有明显抑郁症临床症状,而有明显焦虑症临床症状的受访者则有25.8%,两者都是根据英国国民保健署(NHS)的标准进行评估。而移英港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和香港政治情况有关。 23.8%受访者因2019年香港社会运动和《港区国安法》实施,而有明显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临床症状。7 d# `( s; ]$ ^6 v# ]) @
8 r" x4 I( i# q$ ?2 b+ w3 o* M
主力撰写报告的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员Mark Liang表示,不少港人即使已身在英国,却仍无法摆脱过去伤痛记忆,在努力适应在英生活的同时,也尝试处理个人情绪。3 _$ q' p# B* S. y) i. y
9 K9 q2 q9 c2 s# c6 I$ n港人群体独有的心理健康问题:怕不能回港, d- \( F% {. o( \) @
6 \% K. z$ G# I
) E- I& T/ N) o, n9 u/ p) E首份针对移英港人心理健康的报告发现,近半移英港人有明显抑郁症或焦虑症临床症状,23.8%受访者因2019年香港社会运动和《港区国安法》实施,而有明显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临床症状。 (英国港侨协会提供)
. J1 S0 O9 j7 N9 V2 B5 K/ A* _. Y. J
& m. L7 P" X/ d1 g3 P1 {* E5 c1 U而影响移英港人心理健康的因素,除了语言、就业情况、家庭及子女关系等典型移民问题外,团队还发现一个香港移民群体独有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不敢自由谈论这个话题。" ~, w0 W0 J) L. ^6 H8 I
% |" Q: S, Q+ L. M k+ x
Mark Liang说:“有相当一部分在英港人忧虑讨论政治会招致报复,同时担心仍在香港的人。这是我们的重要发现之一,即使这些BNO持有人已到了英国,这里尊重法治和言论自由,但仍有因素窒碍他们公开谈论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受访者说他们仍有家人在香港,他们仍想回去看他们,这令他们很难讨论政治情况,担心不能回去看望家人。”
1 } S. w! _7 U" h& H/ T
2 d4 C, | |) E7 A/ ?. s$ S; c报告引述一位被访者的话:“一想到不能自由回到我的故乡,我就觉得很讨厌。没有人希望被流放,或被称作逃犯。”
3 f J. g7 X! T2 p3 r& u" Y$ e/ Z5 [& J" ~, ^; Z7 T
不信任华人团体
, q+ o6 e, D$ c0 |% e
" {& U/ F. _4 n1 l/ B& o正因如此,报告显示即使九成移英港人已登记英国国民保健署的系统,却只有6%受访者曾向家庭医生反映心理健康问题;75%受访者认为,他们未来半年都“不太可能”(unlikely)接受心理治疗。
/ y9 z9 p Q7 \$ n: C1 r5 r4 c- A# s* X. C& V
而更多移英港人则选择私下与朋友和家人倾诉心理健康问题,而不太愿意向港人团体及政府治疗师倾诉。他们也甚少向华人团体,以及非洲裔、亚裔及其他少数族裔(Black, Asian, and minority ethnic, BAME)团体倾诉。9 l3 H. s% J7 q) e) W
l; |0 a7 d2 n9 t
Mark Liang认为,这显示移英港人正努力重建他们失去的社会支援网络,但同时显示他们对其他族裔的团体缺乏信任,背后亦涉及政治因素。英国政府早前拨款向港人提供教育、心理健康等支援服务,却有中标的华人团体发生被中共渗透之嫌,增加了港人的不信任感。
! f% i7 H& l D* ?* M h$ n+ Q4 g1 v* b5 s
由港人提供、专为港人而设的心理治疗
. ^8 {) A- b4 H2 M. h- Z* f' |4 g4 a0 u
" Z |( ~/ U% m& _/ v/ \主力撰写报告的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员Mark Liang表示,不少港人即使已身在英国,却仍无法摆脱过去伤痛记忆,在努力适应在英生活的同时,也尝试处理个人情绪。 (网上发布会截图)
! Q9 \" a) M' E. w) M4 L6 p7 }: T; |! h4 B$ Q2 [
Mark Liang表示,既然英国政府致力欢迎港人融入当地,就必须关注能否向港人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援。他建议从学校、教会及职场开始,加强不同支援团体的沟通,以处理香港家庭的需要,并研究推广由香港人提供、专为港人而设的心理治疗服务,同时令港人建立对英国社会支援的信心。
/ ]7 c) z* y/ w- P
) D. l. X2 B8 Y- k8 @Mark Liang说:“港人这个移民群体仍在处理很多不信任和政治问题,这使他们不能自由地和某些团体讨论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有一些会说粤语、曾在香港生活,并受过特定训练、不会无视政治情况而是会意识到政治环境造成的心理影响的人,他们可以和香港人倾谈的话,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建议。”
( |8 |" X; L( D2 U1 ~8 d4 E# {% J' z
《南华早报》则引述在香港的临床心理学家Brent Horner表示,人们不愿寻求心理健康支持的因素,包括财政问题、社会污名化,以及担心寻求协助是软弱的表现。
4 K7 ^4 j8 U& i8 m
; A: B. d% e) F7 g5 fBrent Horner说:“新移民可能很难找到以他们属意的语言提供的服务,也很难找到了解他们个人和文化经历的治疗师。”
$ r2 L6 [& X. \6 i3 {2 O
n. ~/ I, M: V( t$ J5 P0 o不过值得留意的是,报告同时发现,62%的港人认为移民英国后,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2 f4 W6 T6 ]; l9 z- s4 } a
5 ~. s' u3 w9 f/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