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能力是最基本的硬实力,否则军事实力就是水中花镜中月
8 _ ~' A8 z1 Q; F" J7 R1 Z1 ]
0 X2 Z* v$ |/ V( E2022年中国造船业延续2021年的火爆行情,再次强势开局,在中国船舶工业重镇上海,今年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三大船企,江南造船、沪东中华、外高桥造船,一月新船订单金额和完工量双双打破单月纪录,实现“开门红”。4 Y' t/ b6 [. @3 v( W$ B2 h
3 g5 l( g, [- e0 I; q0 |# J2 D( n; Q7 @一月中国新船订单量全球第一 船企满负荷生产
6 m. j$ E5 h6 |1 q
3 G6 ] `* t. Z. t( U" b在上海外高桥造船厂,记者身后正在建造的是两艘21万吨级的散货船,目前正在进行船体搭建,而在另外一侧的码头上,一艘散货船和一艘阿芙拉油轮已经进行设备调试,将在近期完成交付。据了解,目前整个厂区的船坞和码头上同步建造的船舶达到12艘产能处于满负荷运行的状态。
% g G/ w* e- w9 W; M
0 ? m; N. G/ Z# x+ }! `0 v( o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副总经理 张启鹏:2021年外高桥我们相比较2020年订单的承接,以金额计超过了3倍以上。截止到目前,公司手持订单大概60艘,750万载重吨,交船的时间已经排到了2024年。 Z! R8 [6 y7 [* u& U
A) H- q, @$ t7 U& g
2月14日,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刚刚举行了一艘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入坞仪式,部分船体总段正在船坞两侧等待被吊装进入船坞进行组装。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型。据了解, 沪东中华目前手持订单达57艘,金额高达680亿元,同比2020年时翻了一倍,交船周期已经排到了2025年 。9 k+ u4 c! p' M
# f% G6 n3 |+ d8 B为了加快生产节奏,船厂各部门都在不断提升效率,在沪东中华的钢板加工车间,切割和焊接生产线一派繁忙,一条自动化流水线也是马力全开,四台机械臂承担了原来20个工人才能完成的焊接任务。
& z5 y$ t6 \2 |: s. T: b: j0 \/ j5 Q. n* i% a
3 [8 \0 ^( g1 Q A; J& i% l+ y克拉克森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球新船订单量为307万修正总吨(CGT),环比增加72%,其中中国承接订单量147万修正总吨,占比48%,位居全球第一。截至今年2月初,中国造船业手持订单量达到9685万载重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6.9%。
1 o# ]) a8 W# A5 A
9 \, }* }( l4 }# d申万宏源交运物流行业首席分析师 闫海:因为上一轮的造船的高峰是2003年加速,2011年达到高点,我们按照20到25年的替代周期来算,2024年造船的景气度替代需求也会加速到来。疫情其实是让一些订单提前在2021年出现了,现在船台已经相对满之后,即使后面的新船订单量有一个小幅下行,但是船厂的产能利用率还是会维持在一个高位,新造船价格也是在一个易涨难跌的情况。
- F1 _8 I2 W! m6 L! |' C) A% r1 R" v; f0 s& ^ z0 y- x
减碳环保船型占比大 船企向中高端转型
' H3 d4 d% a) b8 L+ t& K6 g$ ~2 F! Q) {/ B# g
船企订单倍增,船台由空转满,景气度从产业链上游的航运业传导到了造船业。这一轮的新造船周期又出现了哪些新技术、新特点呢?
$ }; D- B8 J1 W) m! [% n9 H. h
. _9 ?- [5 ~4 I& V6 [6 W9 I6 {; i5 {$ L1月28日,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向新加坡EPS交付了全球第一艘20.9万吨纽卡斯尔型双燃料散货船,这艘船采用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和传统燃料油双驱动,并配置两个C型LNG燃料罐,燃气续航力达到2万海里。在LNG燃料模式下,这艘船基本消除了颗粒物和硫化物的排放,能效设计指数相比基线降低了41%,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第四阶段规范要求。' a5 Z3 Y- m2 J6 t6 z) _
2 L4 a @; P; W) U
与此同时,沪东中华造船厂也在今年1月收到了6艘17.4万立方米LNG船的建造订单,总金额75亿元, 创造了国内LNG船一次性签约最高纪录 。
* U N* C* d S; C7 A4 m中国船舶沪东中华总经理 陈军: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船东都在关注减碳的这些方案。大型的LNG船,包括大型的集装箱船,现在都在采用双燃料的这些方式。今年的订单中,LNG船的订单接近45%上下。
/ ]0 a& Z! `; ?# c% t/ F# G8 e- D) q: s7 K, m @
节能环保的要求为全球新船订单贡献了很大的需求,许多中国造船厂也推出了绿色船舶模型。一月份,上海的三大船企累计新承接6种类型18艘新船订单,全部属于高附加值的中高端船型,船企向中高端转型势在必行
* x& @- [, N9 \* l6 I8 q8 u, ? a( d. [3 j1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