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失业一样,贫穷成为经济结构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 v; _* o# I" m) R' E% o5 q
6 h2 F3 l9 @1 }# q, ~' h德国平等福利协会(Deutscher Paritätischer Wohlfahrtsverband)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德国的贫困率在大流行期间创下了历史新高。根据该协会本周四(16日)的公告,德国目前有16.1%的人口、即约1340万人应该归入贫困人口行列! 协会主席施耐德(Ulrich Schneider)表示,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新记录”。2006年时,德国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4.0%,从2006年至今,这一数据一直在稳步上涨。至于“贫困”的标准,则是收入低于社会中位数收入的60%。
" _0 h; P+ C' ?, ]4 T$ g6 T$ j7 l
* W; Q' q: R, g" E+ P- P0 V施耐德介绍称,尽管退休人员、公务员、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人员等人群的收入并未在疫情中受到打击,但部分行业的从业者确实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尤其在自雇人士之中,贫困率的增加最为明显。“2019年的一次微型人口普查显示,上班族中有8.0%、自雇者中有9.0%属于贫困人口,而在最新调查中,这一群体在上班族里达到了8.7%、在自雇者中占比高达13%。”$ w" u( R! q0 D7 q8 K. N
$ N7 h" c* {9 l& z& Z. V" H& m除此之外,社会人口风险状况仍与往年相同:有3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和单亲家庭的贫困比重仍然是所有家庭类型中最高的,比例分别为30.9%和40.5%。失业者(52%)、低学历者(30.9%)、有移民背景者(27.9%)和没有德国公民身份者(35.8%)所受到的负面影响也均高到了比例失调的程度。
1 M1 _7 c% J- {" q2 Y6 r: k8 f& c; f8 r- P$ [0 g/ r" q n
0 ~" ~: c- x- K; {- s9 |如果以地区区分,各州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根据该报告,巴伐利亚州和巴符州的平均贫困率为12.2%,其他州则平均为17.7%。所有联邦州中巴伐利亚州贫困率最低,为11.6%;不来梅最高,为28.4%。梅前州、柏林、萨安州等地的贫困率都在20%上下。
1 w4 N" R5 F# Z; J, C
) A. Z2 N n. I3 \) Y" x' X/ F5 v) @/ E
根据施耐德的说法,与疫情之前的2019年相比,德国贫困率“仅”增加了0.2个百分点,这表明联邦和州政府迅速采取的援助措施发挥了作用。尤其是短时工作津贴和失业救济金,显然使得许多人免于在这场危机中陷入贫困的命运。
" v2 U& G8 _% ]7 l- ]- T
. n. s- T/ A g1 |
3 U1 [( Y% N5 {+ q6 j$ ?但他也表示,德国目前是一个“在社会和地区上存在严重撕裂的国家”,“如果一个联邦州有十分之一人口属于贫困群体,另一个联邦州则有四分之一以上,那么整个德国将与‘平等生活’不再有任何关系。”
# G# `: S9 o; l4 ?0 p( q' \, b1 t& n& Z6 M
天主教慈善机构“明爱会”(Caritas)主席韦尔斯科普-德法(Eva Maria Welskop-Deffaa)认为,“一旦贫困,永远贫困——这对越来越多的人而言是一个真正的威胁。”施耐德也指出,大流行对穷人的打击“更加严重”。因此,新联邦政府应抓紧执行执政协议中宣布的、关于基本儿童保障和住房福利改善的措施。社民党议员施密特(Dagmar Schmidt)已表态称,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受疫情影响最大,这些家庭应立即得到补助6 F Y# i4 B% i: p* q4 h1 x0 I6 O
' H) j6 M* L) J" s5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