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与胁迫更廉价,影响却更深更广
, r) n$ R3 o, M- d4 q8 V% V" V! |
/ b8 |4 D. }+ r- q* O3 k; y( \! S9 Z3 L3 J$ {) o) P8 o
|3 v |, Q4 z9 Z
相较之下,大陆透过警告、军机扰台、向台湾海域发射飞弹,以及利用社群媒体制作影片,反而产生更庞大的影响力。这类威胁影响对象包含选举、政策、贸易。
3 t. j' d$ s5 E# W0 s1 K7 I V' q' y
0 C* ^) @; ?5 ?
$ H4 |: M; b/ i! d- L透过对某些小举动采取极端措施,北京不但展现其喜好,这类威胁同样也对企业命名与繁荣,甚至是好莱坞影片制作等都产生影响。北京对台湾的威胁甚至影响其他看似与此无关的活动;如果国际社会不安抚大陆,入侵的危机就会迫在眉睫。' x# d/ g* ~0 S; }$ t/ C" i
; r% ^7 A. S% O, b2 G
8 z3 @7 d' R% W0 b) d! l- L; }; B: v
然而,美中关系动态且不断地变化,意味着大陆威胁可能不再拥有相同优势或相同效益,这恐让台海长期模式发生危险地转变。4 M8 K+ J3 k8 P+ [; @. L
* f) X' ~- b, S& T7 a7 t
5 g9 H! u7 _1 L& ~( V
; b4 P/ b, d; G) U% l" M作者将北京对台湾威胁分为3大类,包括:目的性交流、口头与书面警告潜在后果,能力的物理性展示。这些威胁可以透过极少的资源执行,而且充满灰色模糊空间,可规避国际法的规范。6 Z9 _- h" s9 x( m$ F( n% |
7 W. ^( X( K6 D0 R
% e1 Y/ w: K/ M% c* \: p7 b
4 j/ `8 f) I M大陆透过警告、军机扰台、向台湾海域发射飞弹,以及利用社群媒体制作影片,反而产生更庞大的影响力。
# F& Y) Z" I% ^ t" k( u
: I% o+ |# E+ y6 ^+ U
" p2 c4 `+ W: @5 A V# {. D7 a! g8 ?. l" e* z& t* A" F
从过去两岸的历史,可以说明这3种威胁的有效性与局限性。在1995年到1996年,北京开始重新推动「统一」政策,此时恰逢台湾第一次民主选举的准备阶段。 1995年10月,大陆进行空中、海上演习,战机与直升机飞越,海军舰艇发射火箭与飞弹,核潜舰在东海演习。
! A* E3 S4 ^1 Y. ?. v! ^4 }8 ?
: N% L0 p8 V( n3 ~7 i+ d3 e6 }1 f
2 k6 L* j$ P1 z) i9 {, D9 K8 `6 }- B* I
1995年11月,大陆设立南京战区,明确拟定攻台作战。随着1996年3月台湾总统大选登场,新一波军事演习随之展开。; s( e3 |) Y, Y0 t
! b2 C! `1 f5 U1 v% M
8 w% z3 e/ D# a0 o1 |# s
* ?. O$ ?2 ]- g" g' b5 C) W( l/ L2 O3 U然而,美国随后派出第七舰队前往台海,无疑赏了北京一记耳光。美国国会以1979年制定的《台湾关系法》,通过「抵制任何诉诸武力或其他形式胁迫」的决议。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克里斯多福(Warren Christopher)谴责北京行动带来「风险」,恐导致「严重后果」。
" g4 e8 V, W& @: j a; `$ ~) j9 H, Y
1 X( ^1 J F7 v1 r$ d3 V) ~, ?/ D5 e3 u1 X- g# r. S$ P! |5 M! r
美众议员汉弥尔顿分析,国会的决议等于将美国政策由战略模糊,推向「承诺保卫台湾」。当时,美国派出载有75架战机的航舰、4艘驱逐舰、1艘导引飞弹巡防舰、飞弹巡洋舰与3艘核动力攻击潜舰前往台海。' k5 ]% Y) M4 c( X) s
W2 \# T2 f1 u
( d# ]( X! K$ ]% r5 h5 P0 C# n4 u" s+ H5 p
由于当时科技远不如美国,共军的威胁很难持续执行,最终并没有发生任何战斗。事后判断,大陆可能从来都没有军事冲突的打算。毕竟,当时经济现代化与经济建设的目标,远优先于投注资源夺取台湾。甚至,北京还压制数间大学举行的反台示威,而共军的演习也在选后数天停止。
. m* j6 J5 s$ O( N5 n- \0 q$ Z' c% R) |. o9 j' j/ d* f% c& k' ?, z
% N( }7 p4 @: v
, S. D8 G9 u6 q( j1 M( v! s6 t
2000年2月21日,北京发布对台政策白皮书。北京在文件中表示,「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大陆将使用武力统一。就在1999年的夏天,即将卸任的李登辉喊出应以独立国家台湾的形式,与中国大陆进行接触。& l$ a- j0 p3 k+ D+ A
# L% l9 H( A8 Y [, t: |( E% ~8 e X) q; u& ^3 a) p( |
1 D; p( Q" ?$ z+ d' d( a到了2000年3月18日,民进党陈水扁与其搭档吕秀莲透过台独议题与国民党因李登辉而分裂,取得勉强的胜利;在2004年大选中,又取得连任。自此迄今已过了20个年头,北京作法仍不出威胁、胁迫与外交情绪字眼,但台北依旧没发生任何事。
' r0 s" o6 v3 R1 h+ S: ]+ ^
& h* a0 ^! v* |, d5 _
0 n X% t; V- W+ M. E0 H% F" E7 V- O3 Z: o w% {; m
中共空军日前推出台语版的「神威与战神相约」宣传片,以轰6K轰炸机为主题,结合大陆官方近来一连串的反台独宣传。 (图/中央社)※威胁带来多种效益
# n2 l8 ~/ ~7 V0 J. J. y1 u; G: ?6 q+ Y& V
0 j1 `5 u, n) V+ E
0 g. W0 C/ R$ X5 Z
作者认为,威胁本身才是重点,毕竟其带来多种效益。第一,这类威胁使台湾地位永远处于灰色模糊不清的地带,进而阻止其宣布独立,而又将台湾排除在国际机构与国际活动之外。8 \% m) M4 e# J/ L: i9 {4 P
( p0 t$ Z. }4 ]0 q" H- p
" }2 I2 g& O. S& H
8 m9 v8 ?2 Y/ l- o$ `# g
其次,大陆的威胁让陈水扁与吕秀莲克制台独行动,两人最终并没有走上台独之路。 z- `2 V' u2 U2 ^
! D1 }2 z' g' J; E" q3 a8 B8 c% L
. u) f/ X' g8 L) Z, M5 Y, s
8 {! b; x+ y; e, d8 F7 e& L第三,只有威胁而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让中国大陆在整个1980年代到2000年代得以维持与台湾有意的关系。当时台湾资金涌入大陆,进而启动中国大陆经济。% D. x* l O V( ?& i8 O: s: n
4 K8 i! M1 ]& l* D
* e9 b2 O0 `& u3 k* a& Q
; }5 E0 Y* K" c' I% J2 x: W+ F※美国加强对台承诺促使陆威胁效力滑落( m" G+ P) e" h% G" V2 S. x
$ G$ k) z, z M5 \9 ~; ?
2 ^ M( }0 w4 d9 i- Y& q4 T
) Z* W$ x' p3 Q1 ?# O) K但随着美国加强对台承诺与军事存在,大陆对台湾的威胁正逐渐失去效力,也让北京面临新困境。在看到香港的前车之鉴后,如今台湾对北京的反对更为大胆;在历经北京的经济惩罚后,台湾将目光瞄向大陆以外的投资机会。
& f! a5 A: L7 F- m' J/ c, U* \; a) m% y+ O
8 u. g [0 u2 P/ O1 b" I$ s, r% ]3 ]) w& q
另一方面,大陆的国内政治也在推动对台更激进的政策,并强化习近平将统一作为政治遗产的可能性。不过,北京可能意识到,随着南海行动与香港丧失自由,大陆不但在全球人气、声誉与外交急遽滑落,占领台湾也会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5 ~( i" ~' \: |4 \6 V6 y' \
2 J" t* B# w1 G0 e
+ ^' u) d& r6 d% K) e$ e4 ]% f7 K& O
% F% m2 v0 U$ d. ?1 ~作者总结,讽刺的是,允许台湾独立,大陆可持续获得实质经济利益,甚至拥有一个经济繁荣的可靠、密切的贸易伙伴。这个伙伴拥有共同文化渊源,却拥有北京所没有的软权力与影响力;但这对北京政治无疑是不可能的。武力统一的论调尽管还未实现,但仍将是大陆对台政策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