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政策,没有个十年八年是没办法看清楚其真正的影响的4 C; @# V% B& _; c
6 x" o, j+ z' w7 ]& @“双减政策”之后,近日教育部又发布了一条重磅文件:《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6 J) \1 U8 R9 r0 U# C
! d; {; I P9 ^" V. f: g要求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民办、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学校,应办为公办学校;不再审批新的“公参民”学校,公办学校也不得以举办者变更,集团办学、品牌输出等变相举办民办义务教育。, q' Q* u# [3 p, C1 ~
3 y+ | b1 r! G' y& _! [; v7 p! r* a; ` h* u( A' B
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后- Y" t! S" W# o- j4 T u" e
# }$ c& h( i, X0 s% @9 u( V对学生而言有哪些好处?# o4 D8 \6 f5 T9 Q: L( C& d
/ c/ r0 b8 O! z# f众所周知,相对于公办学校来说,民办学校的各项费用都是比较高的,而且没有一些所谓的优惠政策。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会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民办学校当中。+ E9 u1 f) }- [, y3 S
' U9 y$ @! ^- K" D' R为什么呢?民办学校一方面高薪聘请老师,另外一方面掐尖选拔学生,有了名师,有了高徒,学校的教学成绩自然就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提升。' j* ]7 o+ f* i2 u
. @9 J, i, K- H) N( V但是,这也打破了义务教育阶段原有的公平性,民办学校成了少部分家庭实现弯道超车的阶梯。
# x" O; q; D5 x; E" l# ~/ n+ L% s
而当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后,会使得现阶段的义务教育变得更为平衡和公平。5 G, q* e" K9 H: J
" W# c4 I/ ~; ^6 V4 v7 t: O( j
不过仅仅是没有达到标准的私立学校才会转为公办学校,如果能达到标准的私立学校还是保持原本的学校性质。6 g) m$ u9 {4 J3 F9 e/ B
5 Y) H/ p6 p( v/ `2 M" X
因此那些想要给孩子有提升的家长仍可以选择达到标准的私立学校报名。
2 S7 |5 G' @, \
5 S& i5 p- T5 C! l9 ~6 E& k6 c' Y& S4 s+ {0 l1 ]
真正拼爹拼妈的时代来了7 E2 l# P; A0 r* @( p1 x1 ?
3 ]: A+ M% b& _ m* V现在来看,2021年,足可以称得上教育的“改革元年”了。
& z7 h3 F. m% j
" w; {+ ?, O/ C9 s, G/ B双减意见出台,学区房变天,中考美育实施,校外培训改革,现在又是民办学校的整改,重锤一个接一个,“双减”配套政策真的来了。4 Z5 M9 n3 z% G+ t* Y
* W+ C) M4 u [" c
但“双减”到来,孩子、父母真的就可以放松吗?9 i. s7 r1 H: x) l9 O0 v( q) m
; O5 V# ?% m* _8 k. ~0 X* ]* L2 t
不见得。* g" p0 j* _7 q
9 l1 [0 J) w$ W这场教育变革指向的地方很明确——教育均衡化,改变教育生态。
/ E# i3 x: E8 s" C+ v4 F" T y1 l8 e- [# o4 k' x9 E9 o
“双减”政策的推行,可总结为:减轻教育成本,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让家庭教育回归本色。
! e/ v; o f4 j; q; h7 K4 @: }( k+ ?2 j
随着校内不断减负,校外教培机构逐步退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反而是更加凸显了。% \- W5 U% N5 F) n
" l" B% i k' {3 F* i
学校没有顾及到的,老师没有覆盖到的,都需要家庭来做功课。双减政策对家长的价值,重点并不是减负,而是重新思考如何抓孩子的教育,适时调整教育途径和方法。0 V0 h m5 q. m; f8 O# B* R
. ]3 C8 \' O) m s! L双减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但是却加强了家长的责任,尤其最新出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已经明确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时间,包括学习、游戏、体育及休息。
$ t" Z) ?: p; p* t! I
% l C2 t" }: [" I# C4 Z7 h+ S- X或许正是印证了那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 m, l/ V' T3 X6 |& A$ y: g7 {8 Y) X
4 e5 ]2 T4 ]) C/ V- _& }+ O1 {9 [
未来的孩子要想出人头地,改变家族命运,实现阶层跨越,有可能越来越难了。% c8 f% s m6 E: N2 X
/ J/ s$ i1 K( _$ n, t! A
中产阶层和底层家庭没有学区房做掩护,没有培训机构做加持,没有艺术素养和审美做熏陶,只能凭借自己的真本事,真刀真枪的勇闯独木桥了。
" j4 E1 T9 Y/ X- T4 A" q
( T% ?9 \8 U" F7 o% a* W# m1 x而富人阶层和塔尖的家庭早已经跨过中高考,他们请高端家教培养综合素养,请学科老师拔高知识技能,请艺术大师培养兴趣爱好。他们的孩子和我们不在同一个赛道,因此不会影响教育公平。, H7 I; S" Z: J9 k/ f; _) ]
- f+ g0 r* ^2 l0 p
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公平是实现了的,可喜可贺!5 ~) t2 p/ j: f! a
4 ^6 ?: a& c.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