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尽在掌握中,一切尽在不言中,都是活蹦乱跳的跳梁小丑
1 y; J: O2 f% e6 `& w+ o' x O6 M$ P( L- X0 B
《南德意志报》指出,整整一代中国人从来没有经历过严重的经济危机,而恒大破产却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全面崩盘。《新苏黎世报》则分析,北京如果着手处理债务顽疾,同样可能导致经济剧烈震荡。% U5 F3 B' j4 W
$ C* g v, z) Q7 F( b3 }
中国60%的财富都藏在混凝土之中
3 J3 K/ N1 @2 I$ D8 C) \
8 I% F) I: t3 X$ ~0 ~! r. O/ i, a1 Y/ _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志报》以"有保证的混乱"为题,刊发驻华记者的评论指出,十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靠借贷拉动经济增长,如今的恒大危机则有可能是混乱的开端。
4 d0 [0 K. u: f4 {8 }4 v6 M) `$ W
"这不仅仅事关恒大这一间企业,而是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在中国,60%的财富都藏在混凝土之中,这个比重在美国只有25%。假如恒大破产引发恐慌性抛售,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市场崩盘就会酿成严重后果,并波及政治层面。中国政府当今主要依靠的是城市中产阶级的支持,后者还从来没有蒙受过重大经济损失。中产阶级和中国政府之间的契约非常简单:我们保持沉默,你们则让我们的经济状况不断改善。自从1989年天安门事件以来,这一契约一直运转有效。"
7 ?, }* c+ p }) H6 l" t0 w' x2 D g- F3 m. b8 Q
"关键问题就出在中国政府的这一保证上。如今,北京或者上海的一套房产,其价格早已和纽约、伦敦相当。唯一的细微区别是:在中国,房屋土地租让期只有70年。而且,许多房产还处于空置状态,找不到合适的租客。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疯狂投资房产。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泡沫,但是这个泡沫绝对不可以破裂,政府会阻止泡沫破裂。"
& p9 {" v/ P8 Q" x) J8 A, x# g- o( V* G2 a3 c
"然而,北京当局现在真的开始要打破之前的保证了。政府不再不惜一切代价地死守7%或者8%的经济增长率,恒大也因监管部门收紧法规而无法继续借债,从而陷入了危机。本质上来说,这都是正确的措施。只不过,若想可控有序地戳破泡沫,现在可能已经太晚,必要的改革措施拖延了实在太久。"7 E$ ~9 \, {6 S- Q2 c
9 F/ Q [9 {" |3 x2 y" s
文章接着指出,掌握中国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银行一直受到强烈的借贷限制,因此更倾向于借款给国资企业,包括炼钢厂、水泥厂、电解铝工厂。而这些企业和房地产息息相关,而中国的储蓄者也同样因为这一局面,除了房地产之外别无其他投资选择。/ T" C! r/ b5 _8 t" ~; x
% V+ z4 N+ l. ["这些钢铁、水泥变成了房产,变成了一座座鬼城,还有许多新机场、高速公路,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铁网络。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许多地方政府因此不可救药地背上了高额债务,但是经济却像北京所许诺的那样维持增长。如今,整整一代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增长许诺开始变得不那么牢靠,这场由国家煽风点火的经济增长面临着戛然而止的危险。"' l( B( \. r/ Q4 B% w
5 e! v0 Y% z4 @" T$ J
恒大集团的债务规模占中国GDP的3%/ O1 S$ i4 S. o: `: a
5 J& t2 j' |! S/ b+ W {! n" q1 ~* e- S8 \) `& d
瑞士《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同样就恒大危机刊发了评论。文章以"中国必须治疗其债务成瘾症"为题,指出中国政府清楚地知道债务问题的巨大风险,但棘手的是,如果严肃处理债务问题,很有可能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
Y- {8 _8 M6 D* w5 g; k& X' H1 {- w; h" _
"要想更好地控制债务问题,中国政府必须学会适应低得多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几乎无解的问题是:这是中国债务危机的根源。三十年来,国有银行放贷时,非常笃定地相信,那些大额借贷者就算陷入了麻烦,国家也必然会出手相救。" v& L9 D- V2 ]: q2 e
" W/ ~/ w9 f) q* d# z' G, @
作者指出,中国必须彻底改革其金融借贷体系,让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真正按照市场规律来评估放贷风险,而非像现在那样依照政治判断。但是,这会引起恶性循环:"只有当银行能预判市场形势时,才能重组其贷款结构;可是,要想知晓市场形势,又必须先对其全部贷款进行重组。这就导致了一个巨大风险:什么都不会发生,银行也就突然不再借出一分钱,从而引发金融危机。紧随其后的将是债务违约、大规模破产、失业潮,并引起社会动荡。为了缓解市场上的紧张情绪,中国央行已经多次为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3 o+ ^( u( N; O5 J7 n% y( c1 S0 c
6 h F' j; S; P! [, ["如何处理债务问题,将是中国今后几年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要是中国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全球经济都将面临严重后果。"# w$ f+ @: Q3 k& I, d$ p2 b
, m* I0 z( n" f5 j _4 Q,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