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狼来了,这次狼是不是真的来了
: H! x( m9 e) S8 c* }9 W
' b4 ^3 o/ w- F/ g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本文。2 c/ C! p; ?4 X T/ C5 ?
; B+ `9 }) x$ R# v }9 N2 x 他在文中认为阿富汗事件是美国霸权衰落的标志,而这种衰落主要是美国内部原因造成的。他呼吁美国放弃霸权妄想,专心维护现行世界秩序,应对中俄威胁。他在文中声称中国执行扩张主义政策,中国对民主价值观构成威胁等,这些都是他的个人看法,并不说明实际情况。2 Z! k0 \7 V1 L* A
8 J; V7 W% z, L7 V* {
观察者网翻译本文以供读者参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S7 S- N* b* g5 S3 L# U2 \
- B) B8 l! i& b' y' I/ e5 z0 b: K 本周,美国支持的阿富汗政权垮台,绝望的阿富汗人竭力想要逃离喀布尔。随着美国与世界渐行渐远,阿富汗的这一恐怖画面显示出在世界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一事件所反映出的真相是,美国时代的终结提早到来了。导致美国虚弱和衰落的长期因素更多来自于国内而非国外。美国仍会在未来数年保持其大国地位,但它到底具有多大的影响力则取决于其解决内部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它所执行的外交政策。
6 b. w) }- k0 p e8 E, G
7 A& p+ z. a2 D4 u 从1989年柏林墙倒塌到2007-09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霸权独占鳌头还不到20年。那时的美国在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权力领域都占有优势。它最狂妄的时刻出现在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当时它不仅想要改造阿富汗(两年前入侵)和伊拉克,而且还想改造整个中东地区。7 H$ q6 D; Y: P" k- d
+ D7 ]5 W, i0 H4 S' i0 E! e
正如它低估了本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对全球金融的影响,它也高估了军事实力对政治的影响,以为单凭武力就可以引发重大政治变革。历经十载,美军深陷在两场游击战中无法自拔。由美国领导的全球化运动引发了严重的不平等,而一场国际金融危机更使这种不平等雪上加霜。
0 k1 P3 T1 c" }+ ?* M- r: w, f: Y" T; u
弗朗西斯·福山在《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本文$ D0 Y6 U7 d; {, F( t* W
& q4 n7 \8 a5 J- a+ A/ v6 ~5 C
这一时期的单极化程度在历史上都是比较罕见的,此后整个世界逐渐恢复到一个更为正常的多极化状态,中国、俄罗斯、印度、欧洲和其他权力中心从美国手里拿走了部分权力。阿富汗可能最终不会对地缘政治造成太大的影响。美国在1975年撤出越南,这一提早出现的耻辱性失败并没有击垮美国,它很快就在十年后重回巅峰,现在正与越南一道遏制中国的扩张主义。美国仍掌握着许多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经济和文化优势。
$ P5 y3 Z. {& D k& B* t7 u* p+ h4 D0 g
对美国全球地位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其国内形势:美国社会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几乎在所有议题上都难以达成共识。这种两极分化始于税收和堕胎等传统政策议题,但此后就演变成了一场有关文化认同的激烈斗争。认为自己被精英集团边缘化的人群要求得到承认。我在30年前就认定这是现代民主的一个致命弱点。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严重的外部威胁,如全球疫情,应该成为团结民众共同奋斗的机会。但新冠肺炎危机却加深了美国社会的裂痕,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以及现在的接种疫苗都不再被视为是单纯的公共卫生措施,而是划分不同群体的政治标识。3 o# u" i; j- j: x+ O- i
: ^. @6 }$ t8 V 从体育比赛到分属不同政治阵营的美国人要购买不同品牌的商品,类似的冲突已经蔓延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后民权时代,美国作为多种族的民主国家,其引以为傲的公民认同已被叙事分歧所取代,即1619年叙事对抗1776年叙事,两大叙事的区别在于这个国家是建立在奴隶制之上还是建立在争取自由之上。这场冲突发展到对立双方各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现实,即2020年11月的选举要么是美国历史上最公平的选举,要么是一场产生非法选举结果的大规模欺诈。
2 @9 [" C# N0 C7 |$ ]1 r+ n1 i% z2 _8 K. B3 ]- R4 X+ r* t$ ^4 w) _
从冷战到21世纪初,美国精英达成了一个强烈的共识,美国要引领全球政治。磨人而又似乎永无尽头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不仅使许多美国人厌恶类似中东这样的麻烦地区,而且也使他们不愿再卷入一般性的国际事务。
6 T1 D) }# B' [; `2 }$ o# F' d E* R/ r0 P
两极分化还直接影响到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在奥巴马执政期间,共和党人持鹰派立场,指责民主党人想要“重置”美俄关系并对俄总统普京抱有天真的幻想。后来,前总统特朗普公开拥抱普京,扭转了这一局面。如今,大约一半的共和党人认为民主党对美国生活方式的威胁比俄罗斯还大。属于保守派阵营的美国电视新闻主持人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前往布达佩斯,向匈牙利的威权派总理维克托?奥尔班(Viktor Orban)表达敬意。说“拥有自由主义者”(右翼分子的流行语,为了“激怒左翼”)之类的俏皮话比捍卫民主价值观更重要。) ^4 o$ Q3 E. Z3 a/ h% E. s9 }* T6 D
! X1 b5 W; g8 Q
在中国问题上,两党的共识更加明显:共和党和民主党都认为中国是对民主价值观的威胁。但共识也就到此为止。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更大考验来自于台湾而非阿富汗,即如果台湾地区受到中国的直接攻击,美国要怎么办。美国是否愿意为了该岛的独立而牺牲本国人民的生命?或者,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美国是否会冒险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这些都是不容易回答的严峻问题,但各方可能都会戴着党派斗争的有色眼镜去进行一场有关美国国家利益的理性辩论。
2 Z* `! ?" w5 r. N2 D% u/ w! H6 [: C9 ?5 g8 \7 E* n
两极分化已经损害到了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更不用说未来的上述考验。影响力大小取决于外交政策学者约瑟夫?奈所称的“软实力”,即美国制度和社会对全世界人民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现已大大减弱:我们已很难说美国的民主制度近年来运转良好,或者说所有国家都应该效仿美国的党同伐异和功能失调。成熟民主的标志是国家权力能在选举后和平移交,而我国并没有在1月6日通过这次民主测试。5 T; M2 N3 ~4 V
: J; s7 O0 H4 U+ V 执政七个月来,拜登政府最大的政策败笔是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去应对阿富汗的迅速崩溃。无论这么说有多不体面,但没有证据证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个明智的决定(即使这个决定最终可能被证明是正确的)。拜登表示,为了集中精力应对以后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更大挑战,撤军是必要的。我希望他是认真的。巴拉克?奥巴马从未成功地“转向”亚洲,因为美国一直在专心平息中东的乱局。本届政府需要转移资源和注意力以团结盟友遏制地缘政治对手。
( ?% J' E- {8 m* U8 Q
7 O& S1 E7 R; j. w1 ?! R3 o 美国不太可能恢复其早先的霸权地位,它也不应该抱有这样的想法。它所能怀有的期望是与志同道合的国家一起维持一个有利于民主价值观的世界秩序。它能否做到这一点不取决于它在喀布尔采取什么样的短期行动,而是取决于它能否在国内恢复民族认同感和树立一个目标。* m/ ?% L0 U" k1 A/ v p% ^. n
# O) b @, R6 Z0 t$ h3 H.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