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台湾都希望能趁乱捞一把,最后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P0 A# f$ R) m
' ]" L) t" @6 j9 F“打印”与台海的联动$ P3 x1 V4 U& E# Q0 D
( Z$ b: n- P, j2 \
要避免局面演变至此,除了中国自行增强战略吓阻能力外,关键还是印度的战略收缩。
; o0 c; v& j/ |7 g1 }1 m6 S, Z0 S4 e# [3 U' I: I
平心而论,美国煽动固有其政治目的,但印度的持续“行动”也是不争现实。从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到双方第一线脱离接触前,中印之间屡屡举行会谈,但印度虽总有代表坐在谈判桌前,前线的非法越界、鸣枪生事却从未消停,数量之多,已非简单的擦枪走火四字可形容。9 y3 }5 V, }2 s6 `( I/ e3 X
5 x& z% S% |# b6 P
如此“人格分裂”,凸显了印度内部的阵营撕裂,军方与外交部、鹰派与鸽派在对中立场上相互博弈,军方尤其依赖前线的“英勇表现”累积政治声量。此次的增兵5万,虽说不乏媒体渲染、灌水可能,例如报道只载明将印巴前线2万官兵调防“拉达克”地区,其余便语焉不详,但印度国防部长辛格(Rajnath Singh)于6月28日前往中印边境巡视、鼓舞驻军士气乃是事实,辛格也在当日宣布启动“拉达克”地区边境道路的63个基础建设项目。如此发展,实是对中印和缓的暗中背刺。
( b3 G- r/ R4 @0 h- F8 B- b; y3 k6 }2 b. [
但此次事件亦有不寻常处。例如彭博社在报道中表示,印度军方和新德里总理办公室发言人皆未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报道刊出后,印度媒体也一反常态,并未如过往般高调鼓吹“边境开战”,而是全文转引彭博社报道,也未格外追加“消息人士”的新爆料,显然无意将此议题炒作成全国热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亦在28日回应,表示中印边境局势整体稳定,双方正通过谈判解决有关边境事态。5 b( m/ L4 n; c+ V3 O
4 O7 O5 t* @8 ]1 c5 {. I+ G如此发展透露了两大音讯:一是印度或许真有相关军事部署与调动,但其无意在此时配合美国炒作,故而非军方政治人物与媒体皆相对低调;二是中国或也将有所部署或准备,故在回应此事上相对气定神闲,并还是诉求谈判为第一管道。 U5 o# @8 J1 {( V! v6 G; y/ @8 v
, K9 D$ E, P, g) H- Q7 J" t在调控中印关系上,双方皆有一定话语权,但眼下中国具备了绝对军事优势,印度若欲诉诸军事对抗,只能是徒增伤亡、难求显著利益,再加上中国已于2020年超越美国,重登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宝座,印度若无法克服内部的反中民粹叫嚣、克制在中印边境的挑衅行动,并持续服膺美国的抗中战略,便只能重复徒劳的自残。然而这种“自残”虽不至让中国伤筋动骨,却像遭遇蝇群包围般,足以扰乱前行步伐,台海问题便是一例。
1 x0 X" r/ K$ P. Y$ N. V( `3 P1 s3 }, J. O; H/ q- W
倘若武统当真爆发,美国的行动固然值得留意,但印度会否趁机背刺、于边境生事,进而成为他国利剑,也是一大地缘隐忧。以中国眼下的军事实力而言,其未必不能两线作战,但就冲突本质观之,中印边境与台湾海峡毕竟不同,前者只要管理得当,将能通过中国绝对的军事吓阻、印度的自我克制,达成“西线无战事”的目标,避免无谓牺牲。5 _: h9 D- b1 \& I) ^
, U F% b. Y3 Y I3 O( y4 b, q' j而台海局势伴随民进党的玩火、美国的操弄,正在逐步削弱武统的门坎,倘若中印边境吓阻得当,中国面对台海将更无后顾之忧。台湾与其在报上替印度加油打气,期望一场中印大战痛殴中国,不如反求诸己,正视台海上空逐渐密布的武统战云。千年暗室,一灯即明,在中印边境上,唯有自我克制能让印度解脱,进而求取共同安宁,台湾亦当明了此理8 e! W0 i) C, }, D
; H( n. C0 @' U; I8 X- K a6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