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虚构的故事,让印度自信满满不可一世,只不过吹得越高跌得越惨
2 T: {" e1 W0 N* { c/ M
9 i& z: n; N3 U" f$ s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经常被拿来比较,印度对中国也一直存在“瑜亮情结”。尤其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部分中低端制造业加速向印度转移。德勤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早在2010年就联合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印度制造业正缩小与中国的差距,预计可在5年内赶上中国。2 S8 V* J( y+ v5 P
$ `- i! v- R- C可以说,上个世纪的“龙象之争”主要是争夺第三世界话语权和边境控制,如今则变成了:印度经济想赶超中国经济,印度制造想取代中国制造。; l% m- J2 Z" s( m" F1 H `
6 x, G2 F" D: q2 b) [( R q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尤其是莫迪上台后开始大刀阔斧改革,把“印度制造”的口号喊得响亮,提出到2022年把印度制造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提高到25%。但现实是,印度制造业的实际占比从2014年的15.58%下降到了2019年的13.72%。看来,莫迪总理的2022年愿景是要落空了。5 O j0 \! R' M" ]' Q7 ~( w
+ Q# H9 N' J) |. K
去年上半年,印度原本想趁机加快承接中国制造业转移。但印度疫情暴发后,大量订单不得不转移到中国生产,以至于去年下半年江浙一带纺织业订单多到做不完。
$ q0 y9 k8 n" ]/ n7 l F
* r6 d A+ S/ X# p$ ]# }总结来看,本次疫情超级反弹,给印度制造业发展带来至少四大利空:9 k5 T& @. }) ]# H; b
7 `, d$ d2 x/ N; F8 C
第一,充分显示政府治理能力之羸弱,外资信心受挫;5 N3 g2 s% Z! F" W
8 @) K, Y2 N2 R* y* I* u% i1 a
第二,号称世界第五大工业国,却连氧气供给都困难重重,移动制氧设备需德国进口,充分显示制造业产业链之薄弱;
' W7 }; A- X' J; N
; W/ w S# D' c+ x( J第三,恶化政府财政,严重拖累印度基础设施完善,拉低制造业竞争力;
$ B, J ~ ?- Z8 b! f( v! r6 j8 |5 ]% g# Y' B# Z
第四,社会可能进一步动荡,对内打击产业发展,对外打击国际产业转入。
/ L, {7 e6 V' c: j7 a) y; _$ }. V6 S* T8 _' x: _# G
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2.3%,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正增长;印度经济下滑7%,是遭受疫情摧残最严重的主要经济体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中,印度将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位置让给了英国。0 Y& @. \( s( R
/ H7 ~/ o* L4 _+ Q如今,疫情超级反弹下,世界各大机构纷纷下调今年对印度的经济预测。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一份报告表示,严格封锁、死亡病例激增、疫苗接种缓慢都是印度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威胁。“未来几个月将至关重要,因为疫情对印度不成熟的复苏构成了挑战。”6 B* Z; }: d! Y' o, q
. J: V% h+ n0 a1 A现在这样的疫情形势,印度哪还有挽回的机会,只能是群体免疫。牛津经济研究院把话说得还是很含蓄的,不妨大胆预测:印度制造已经梦碎,中印龙象之争已不复基础。
% [# M0 \* g4 w# T0 t, h/ m9 Q# ]# b7 Y4 K, c7 K
当然,印度政府肯定不这么认为,疫情之后必然继续高喊“印度制造”口号。此外,环境倒逼改革,印度有可能在后疫情时代对国家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并开启史无前例的大改革。比如,劳动法、土地法等进行大改,重塑政府治理体系。0 d* y2 g2 s4 n6 _6 P
: ]# `# p; U6 f7 @
当然,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离不开莫迪这样的政治强人。但莫迪是否还能有之前那么高的声望,并雷厉风行推动改革,还不好说。* `4 f) C* z2 [/ R" f( _
' S+ X% Q1 k* G/ y! X
目前,印度国内对政府的不满持续高涨,网上骂声一片,甚至有媒体批评莫迪政府的防疫表现“简直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如出一辙”。
M. `( N5 d6 Y" o+ M3 v W( L d7 [% \# M9 a!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