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一个神经病吧,而且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时日无多的那种3 G& Q! O% H- ^( ^
4 E9 K3 [ O: z
“如果时机成熟,澳大利亚必须做好准备与中国战斗。”当地时间26日,澳大利亚自由党成员、前众议长布朗温·毕晓普(Bronwyn Bishop)在接受澳天空电视台采访时,再次抛出了所谓“中国威胁”的论调,她声称中国正在“完全控制”世界的计划上,变得更加“咄咄逼人”(aggressive)。
3 C: @. t- i9 Z, @4 n @% B! H5 Z) c8 L3 b
为了诠释自己的观点,她亲手为中国“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目标:“中国的目的是要把我们所在的世界,包括我们,变成他们完全控制的附庸国(vassal state)”,“这个国家决心要打倒美国作为世界主导力量的地位,他们想要摧毁美国货币”。
+ O7 v( K) A7 j& L0 E7 ]+ A& O! [: [# u4 v' G( W
捏造完“中国威胁”的靶标,毕晓普呼吁道,“倘若有必要,我们必须做好战斗准备。”毕晓普支招称,澳大利亚可向美国求助,让美国提供一些核潜艇充实澳大利亚国防力量。; O0 D/ W7 v# w! r
( `; ]& _ a0 r% [5 t* h3 U Q8 l: D
“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毕晓普说。
( P" |$ ~1 h8 H* K- }2 l2 z
$ A* q; G; g2 l9 n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现年79岁的澳大利亚前众议长履历并不干净。2015年,毕晓普曾被澳媒曝光在2014年使用5000澳元公款“包机”参加筹款活动,而目的地距离出发地仅相距1小时车程。进一步调查又发现,她还曾在2006年使用公款参加同事婚礼。
- f" O; M" T- U5 v& ~' g, \9 s6 X9 U9 Y8 A D; D
在丑闻曝光之初,毕晓普拒不道歉,后迫于压力,她在2015年7月底公开道歉,并于8月初宣布辞职。
% H8 I; p' c( `- s$ J3 f; A
2 i( J% o1 b \2 u) ]" M" Z- J6 c& i. x8 ]3 S
6park.com
; Z) O# B3 R! P l5 R+ G# [# _《卫报》2015年报道:毕晓普为自己旅行丑闻上的“错误判断”而道歉7 X0 u2 Y3 g" `% h
- B: a1 D8 x! v6 N近年来,由于澳方多年来数次主动挑起事端,导致与中方在牛肉、大麦、葡萄酒和煤炭等方面的贸易来往严重受挫。而曾因丑闻辞职的毕晓普,又在涉华问题上暴露了自己的丑恶嘴脸。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她多次对中国大放厥词,为中澳关系恶化“添砖加瓦”。0 X' ~. _- Q+ h' w- _6 H
% g; G4 q. n0 P' C
去年4月,毕晓普对中企收购澳企横加指责,她扬言收购澳企的不一定要是澳大利亚公司,但绝不能是中国拥有或支持的公司。她称中国一方面想要澳大利亚的资源和粮食,但同时又想让澳大利亚“卑躬屈膝”。" ~) \" i/ `% D( V" g' u5 Q/ Y
# V7 C! T5 H, |; t$ u3 s11月,毕晓普又将中国称作“侵略者”(aggressor),声称中国把澳大利亚视作“附庸国”,而不是一个自由而独立的国家。她警告澳大利亚政府需要找到中国以外的“替代市场”,并把澳大利亚民众放在首要位置。1 h. L) i: ?0 i
8 t9 U9 d# h2 F& C D8 c此后不到一个月,毕晓普故伎重演,形容中国对澳大利亚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而至于澳大利亚主动挑起争端导致两国关系的恶化,毕晓普也颇为嘴硬地表示,“如果我们弯腰跪下,向中国磕头,那我们就完了。”
. [* [# s: q, o. L$ b& u/ }5 G5 E7 i# j7 W0 P3 R) A/ b
不过,即便毕晓普摆出一副“硬抗到底”的姿态,中澳关系风波已让澳大利亚感到切身疼痛,也已经引发澳国内不少人焦虑。7 _( M% u; Y, o' `* z
5 h4 ~: N$ ?1 f: ]1 |比如澳前外交官黑格(Bruce Haigh)本月23日在政论杂志《独立澳大利亚》撰文,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继续盲目地与中国对抗,澳大利亚将会自绝于亚洲 。”他毫不留情地批评澳总理莫里森宛如“活在梦里”,“对他来说,钱仿佛是从树上掉下来的。”
# s! G8 C7 j, L( a/ s6 o1 S# F+ S5 z, A
事实上,一手加剧了中澳关系争端的莫里森政府也没能坐住。3月20日,澳大利亚外长佩恩在接受澳媒采访时抱怨,数月来,中方一直没有回应 她试图通话的请求。不过佩恩在希望与中方展开对话的同时,仍不忘给自己“找台阶”,称本届政府不会为了对话而牺牲原则和价值观。- H. w& y; c! @: @; d5 O
' }/ S6 H, Y: r* @- `0 x0 j
相比于澳大利亚在两国关系上反复横跳,中国的态度始终非常明确。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去年11月就曾强调,中澳关系时间线和是非曲直十分清晰,连澳大利亚国内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澳大利亚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问题上,应该秉持理性、公正立场,澳方应当对此予以正视,认真反思,而不是倒打一耙,甩锅推责。澳方应正视两国关系受挫的症结,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国的发展,切实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处理两国关系。$ T. D- X1 D3 h9 U5 [* @. I, v
! e9 {# \) X% _ [!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