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笼换鸟,不适应香港这个小笼子的大鸟们可以远走高飞了
5 y1 U* v0 b/ T9 y) x7 t2 M G7 g; W5 c: Z+ `2 v& @7 U( [4 G) v
港府统计局18日发表的最新人口数据,截至去年底,香港出现死亡人数多于出生人数的「死亡交叉」,人口增长率为负0.089%,令香港步入人口负增长年代,亦是继韩国和台湾之后第三个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地区。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讲座教授叶兆辉在《明报》撰文指出,香港整体人口少子化是大势所趋,加上本地男女单身人士的百分比维持在20%至30%左右,可以预见,这个低生育率,即使是本地经济有所改善,也不会有很大刺激作用。
( F v6 d; h0 J2 _+ \) S
/ _3 K O: o2 m7 ~9 \8 {另一方面,统计局数字显示,去年净移出的港人有49900人,而持单程证由中国移民来港的人数只有10100人,打破香港九年来人口移入多于移出的「净移入」纪录,而「净移出」人数高达39800人,亦创下三十五年来新高。+ C0 N- Y) K2 i# ^8 `
; J6 F* }. Z" i7 N: s; c5 b
本台从网上只能找到由1986年至今的三十五年官方纪录,过去只有五年出现移离香港多于移入的「净移出」情况,人数由3100人至25800人不等,都较去年净移出的39800人为低。事实上,香港去年流失的人口,比1990年因中国「六四事件」后引发的移民潮更严重,当年的净移出人口是23700人。3 P. Y7 z' @5 O& i% I
t5 D; J1 _- b: v$ S/ Y
港府发言人指出,去年人口出现净移出,与疫情导致各地实施关口管制以致移入人数大减有关,以单程证持有人为例,便较前下降74%。另外,身处外国的港人亦未能回港。' o3 c; b( j; j( R
+ e, L3 p+ Z" R
不过,笔名「股荣」的专栏作家质疑港府说法,他指出,「一条国安法、一连串大搜捕、甚至连赖以成功的司法制度,亦渐渐支离破碎,……有能力的都送走小朋友,有生育计划的也搁置,未来数年也会是香港出生率的熊市。」他又说,「当连净迁移也逆转,走佬速度及人数多过『渗沙子』,香港人口也迎来终极的死亡交叉。」, |* q5 C9 q7 |% U1 O/ P, R/ I
- n3 e" [9 K9 m$ n1 D2 X* ?. S+ c& i而身兼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非官方委员的叶兆辉教授亦指出,面对香港步入负人口增长时代,而其他地方又不断向本地人口招手移民,单是英国因应香港政治形势恶化而推出给BNO持有人申请的「5+1」移民计划,未来五年便可能吸引三十多万人移民该国,香港只可能用单程证人士作补充,这将会令香港人口发展面对比1997年回归前「更大和更深远的移民潮所影响」。. v) _" e* H) T8 Q9 A! l9 v
4 c5 j8 U9 W3 n' H+ U( h
5 [# s1 K% n, ]+ V- ~, R他续称,根据媒体报道,打算移民的,有很多是医务人员,若此,日后港府即使不断兴建医院和改善设施,亦没有足够人手应付增加的医疗需求。
1 y. r3 Z, }# {7 h
3 m/ t6 q0 l6 {9 {0 ~9 C% |- `他又不满港府人口政策过于被动,响应低生育率的挑战,不及新加坡、台湾等地积极。他建议,当局增加人工智能,以替代人手密集的工种;改善人力培训和建立一个家庭友善的工作间及关爱社会,这些都可望改善市民的生育意愿,强调这是一个务实和关注民生政府的基本责任& x F2 _% a0 w5 w) C! ~! M2 j1 N
" s h6 q8 ]/ }! q, }. v7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