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可怕,难以置信,人类难道就束手无策了吗?# b1 B& @) T4 C1 q6 A, j6 W; Q
3 l0 M7 I4 g5 w. a* T
据英国《电讯报》(The Telegraph)1月17日消息,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在英国“康复出院”的新冠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五个月内重新住院,八分之一的人因曾感染新冠而死亡。
/ @8 w3 d$ }# V$ g7 n1 ]) X6 D7 ^: a |) @7 e4 A- U
这项研究基于英国莱斯特大学和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调查数据。* C) b7 j- \* D* k
9 s8 \0 f$ p8 \6 T5 D- A+ s' V- W6 m研究显示,在英国第一批出院的47780人中,有29.4%的人因为其严重的并发症,不得不在140天内重返医院,有12.3%的患者死亡。在“康复出院”后,英国新冠患者重新住院和因病死亡的风险在增加。
# E) l" A. `. x b' J$ Q- ?' u* M4 N/ O m* M
- o& _4 j9 R) B- @3 w; ^$ `; ^
研究人员还指出,与研究对照组相比,新冠患者出院后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心脏问题、糖尿病和慢性肝肾类疾病尤其常见。长期感染新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新冠带来的风险是跨年龄、跨性别、跨种族的。% @; U5 x, }) b. A0 i$ C* G+ H) h7 r
/ o1 F9 O! G% L# Z
参与撰写该研究报告的莱斯特大学教授卡姆利什·昆蒂(Kamlesh Khunti)对英国媒体表示:“患者看上去康复了,回家了,但他们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的长期影响。他们最终不得不返回医院,之后死亡。”
( k: ~9 F2 s) T3 |- R3 V& W+ B. f! R+ `4 D- @. R' i, P
研究认为,目前英国确诊的新冠患者已经超过了300万,还有更多的患者没有被检测或者筛查出来。基于研究样本的巨大规模和研究内容的完整性,有理由认为:新冠病毒引发的疾病,会给患者和医疗系统带来更多的压力和更大的挑战。$ N2 m6 d( P& O7 a8 O4 L6 j! u
# y4 O0 v3 V+ P/ B f ?% W' x% |3 R! C3 {1 L, ?
研究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里,英国需要建立长期的、可持续的高质量护理;需要逐步消除医疗和保健服务中的不平等现象;英国需要用“综合治疗/护理”的逻辑来对待新冠患者,而不是只盯住某一疾病或者器官。" v4 r0 h, V0 P
, T. s0 y8 k9 i; a9 N此外,在论文的结论部分,研究还指出了英国的一些现实问题,诸如社区和医院护理不完善、医学研究应用于临床治疗时效率低下、医学和医疗资源不足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 T; r, D0 K$ s3 D3 i/ B, U
" G8 l1 M8 b$ f0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该论文目前尚处于“未经同行审议”状态,但已经引发了医学界和舆论的重视。
|! {0 S7 }7 w* E6 l3 o7 L
$ j3 l( v1 j0 Z% ]
2 I3 Y n0 L+ U' `+ ~, `7 d7 K伦敦大学临床运营研究部主任克里斯蒂娜·佩奇(Christina Pagel)表示,“这项研究非常重要。”/ l/ t) U* W/ v/ v* S' R! y/ D
" x% |3 h q2 j2 k, [! J
: j; o# L0 F' f; ^+ ^在英国《镜报》等媒体看来,如果研究无误,那么这意味着英国的疫情现状比想象中还要严峻。# _; q* y; |! g# {. d g
* @0 W5 H, \' |- a+ M; ?- D- V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去年12月16日的统计数据,每10个英国新冠患者中就有1人处于“长期染病状态”(症状持续12周或更长),在英国新冠确诊人数超过300万的前提下,这从概率上意味着数十万患者或将处于“长期染病状态”,他们面对的疾病和死亡风险正在上升。
$ |1 c T$ e! D, r. v, m n+ W/ l5 f1 [! g& r: [
. q- Z1 V" |) ]: Q: ?9 ~1 Q- N Z在英媒看来,根据英国政府今年1月19日公布的实时数据,该国有将近9万人在新冠检测呈阳性的28天内死亡。如果“1/8的英国患者在康复出院140天内死亡”这一研究结果没有较大偏差,那么这意味着“新冠造成的死亡人数会更多”。4 r. l9 ~) x y9 e- h6 w4 ^: n
2 v9 F, F3 E+ N2 ^; k
% I _7 d6 K( A4 g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月19日上午9时30分许,英国新冠累计确诊3443321例;累计死亡90030例,均位居全球第五
7 B+ ?6 \- @, l, k
2 o# F+ h/ K! z5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