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在的技术对比半个世纪以前的技术确实胜之不武,但现在的技术确实比过去要先进也是实事求是4 ~& K0 e* U% h5 r8 B9 M+ I
( T4 l2 b: D9 ]5 _ w d# Q0 y
当年苏联月球-16号的设计很简单,只有上升器和着陆器两部分,登月和返回过程也很简单。 7 ?! \+ I6 z! `" c2 |8 s
进入环月轨道后,总重5.8吨的探测器在抛弃燃料箱和导航系统后以1.88吨的总质量软着陆在月球表面。
, R m* E e" o/ w3 ~0 \完成月球采样后,上升器发动机点火升空与着陆器脱离,开始返回地球,最后分离出返回舱再入大气层,带着月壤标本返回地面。
) _- D7 {- q- A6 s" \画重点, 苏联月球-16号可没有搞打水漂,直接就冲进大气层了. 就是靠耐火材料硬顶回来的. 苏联做的和美国是一个技术路线的, 得你们咋就不敢质疑了? - V! j8 @ G7 }" |. y! x; x
我们这次嫦娥五号则复杂的多,8.2吨重的探测器被分成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和轨道器四个模块,登月-返回过程也更加复杂。2 k m3 N8 a3 n% |: ^: C
进入环月轨道后,整个探测器中只有上半部的上升器和着陆器组合会软着陆在月球表面,下半部的返回器和轨道器则继续绕着月球飞行。
8 u o1 p# b% m. [, o+ _/ T嫦娥五号上升器-着陆器模块的月表采样和上升器脱离升空与月球-16号基本相同, 但上升器升空后,类似阿波罗,嫦娥五号会要再次与轨道上的返回器-轨道器模块对接,然后集体飞回地球 3 R1 H( E( G# X3 P" U
和阿波罗不一样, 因为美国没有掌握无人对接的技术,不得不靠太空军士的勇敢冲上去,人工对接,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堪比我国杨利伟. 都是英雄,没必要互相贬低. 9 y, z% |5 O3 B0 z" q! P3 y
最后返回器单独再入大气层,降落在内蒙古四王子旗,完成整个登月-返回任务。由于存在月球轨道上的无人分离和对接步骤,所以嫦娥五号的登月-返回难度远高于月球-16号。 ) Y) @1 p" a* f8 V" |
由于是地月距离遥远,通信时间差很大,遥控的风险是很大的,反而是人工上去安全.除非计算机技术很先进可以实现脱机智能控制. 或者设计上大量的冗余. ) X0 i% z C0 D, i+ c
特别强调:嫦娥五号比起阿波罗11号更复杂的地方是, 阿波罗11号各个环节可以进行人工干预操作,相比之下嫦娥五号的所有过程全部自动化完成, 更为精密和对容错率要求更高,一旦出现故障或者失误,将考验一系列的备用方案。5 ?+ k0 j7 L+ B
现在嫦娥五号已经完全成功. 我国载人登月所需的关键复杂技术将得到充分验证,为中国探月工程载人登月的成功打下基础。' p5 z5 H+ M; q9 O3 Y0 p
* N y% e5 K) ~& T+ E* f' h% `& ~
因此,中国的嫦娥五号是人类科技上的一大创举, 技术上全面包括了当年美国,苏联的全部难点,并创造了非常多的新科技亮点.
6 `* [# ]$ r8 }! v8 ^! W: @: D从其采用看似没有必要的更复杂设计可以看出,这个探测器还承担着验证我国后续载人登月任务关键技术的重任,毕竟这套系统放大一点,加上生命保障系统,完成登月任务完全不是问题。$ m; R0 ~; l, i
" E4 ]& l! m0 c! n l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