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基本上没有真正的威胁力! t: Y% f S! l4 ~% g# ~
! H" U8 r/ Y( r3 a( r( _# s y) ^' ]
据彭博社报道,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显示,10月份 SWIFT的现金转账中有37.82%是用欧元进行的,这是2013年2月以来,欧元的全球支付占比首次超过美元。而人民币被加元超过,已降至第6位。
$ R6 N: T% W9 ?
6 W( o2 }- G9 m2 y$ X, K不过也有外媒报道称,相关媒体对于这一数据的解读可能存在误解。德国商业银行外汇与商品研究主管勒赫特曼(Ulrich Leuchtmann)表示,可以更好地显示货币在国际支付中所占份额的数据并非总体数据,而是SWIFT关于“跨境”支付的数据子集,其中不包括在欧元区内进行的支付。此项数据显示,美元占跨境支付的41.71%,而欧元占38.52%。6 }4 ~$ n8 Q3 R
) i g* U) S" R4 `9 M6 m! W有分析认为,在贸易动荡、新冠疫情引起的衰退和政治冲突,令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有率面临被削弱的压力。而近日,高盛集团还表示,鉴于美元仍然被“高估”,他们预计美元在2021年将继续贬值。' J8 f, P6 Z+ h, ?
6 v7 {7 m2 N9 D) V: c# a# F9 @
" D) V- @3 z' V9 G, }( L' y. N. A, g
SWIFT数据:美元份额被欧元削弱7 K$ ~" U/ [* G
- K0 K5 o0 s0 j! J5 S6 `, N: e- U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显示,10月份约有37.82%的SWIFT的现金转账是用欧元支付,比2019年底上升6个百分点;而美元的支付比例为37.64%,比去年末下降了约4.6个百分点。
, D( N, v( d# {9 e
/ l- u. h8 T& V# a; \, w! z, u& I) P1 ~# [彭博社就此表示,10月欧元成为了在全球支付中使用得最多的货币,自2013年2月以来首次超过了美元。
1 N2 J% [7 ?$ J) l5 x4 t9 J8 |% l/ D: U
不过英国媒体“Pound Sterling Live”报道称,这一结论可能存在误解。德国商业银行外汇与商品研究主管勒赫特曼(Ulrich Leuchtmann)表示,SWIFT通过其系统处理银行间支付流量的主要部分,每月发布数据,其中货币占这些流量的主要份额。在10月份的总体数据中,欧元的份额确实首次超过美元;但是,此数据还包含一个国家或货币区域内的付款流量。他说,有关媒体可能正在查看错误的数据。7 A/ M8 q% w2 t. N2 h
7 ?& ?: o! I9 \$ E+ `# a* e
勒赫特曼表示,可以更好地显示货币在国际支付中所占份额的数据是SWIFT关于“跨境”支付的数据子集,其中不包括在欧元区内进行的支付。此项数据显示,美元占跨境支付的41.71%,而欧元占38.52%。
0 f- d5 _/ Y0 J# L1 f& B
, c- f* s# o9 w9 N6 |2 D" C尽管美元仍然是全球贸易的主要货币,但数据仍然表明欧元正在从全球默认的储备货币中获益。勒赫特曼表示,美元是头号货币,但一段时间以来欧元一直紧跟其后。这也说明美元作为主导货币的吸引力已大大下降。
& i( K6 I; J* {- H
* |5 y5 C0 I2 M7 X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对券商中国记者说,美元在全球跨境支付吸引力有所下降,很大原因是美元指数单边趋势贬值,美国疫情和大选的不确定性加剧美元指数波动,降低美元跨境交易中的吸引力,而欧元对美元呈现缓步升值态势。6 O5 y- r$ |/ B/ M5 W, _' k! I
! [! p% F' X/ Z- t另外,周茂华指出,2012年以来,美元与欧元在全球支付体系份额中均占据主导地位,使得投资者选择并不多。此外,受疫情影响,全球贸易投资明显萎缩,降低美元结算需求,以及近年来美元被“武器”化和美国财政货币政策松懈,债务不断攀升,削弱市场对美元长期前景信心。4 f4 J7 v2 z$ v+ S" v; y
5 W* D+ l$ x' S0 U5 s; {6 k, A高盛:美元仍被“高估”,明年将继续贬值
' p" ~/ b( n1 e5 C" ^; \! D5 ~/ ~) k6 J3 H8 D0 `3 M
虽然贸易动荡和新冠疫情引起的衰退和政治冲突,进一步削弱了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业内人士还预测美元将进一步贬值,但美元的强势地位仍难以撼动。
3 V2 N0 q3 J! V* m8 w$ C) ? I3 A# l; V
国际清算银行(BIS)在7月份报告中说,美元仍然是最强融资货币,所有跨境贷款和国际债务证券中约有一半以美元计价。BIS表示,所有外汇交易中约有85%是兑美元的交易,美元占官方外汇储备的61%,而且BIS还补充,约有一半的国际贸易是以美元计价的。
! X0 ]+ v! p* ?. Z
/ O0 m: t5 X6 }5 R! k6 y周茂华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欧元在全球的支付份额有望提升,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取代美元。! ~1 O% X! a- g) q; A
1 k i3 r$ y/ M% B8 C* q! D; S他指出,一方面,美国经济仍是全球最大的发达经济体,美元在全球大宗商品计价、投资等方面仍占据主导位置,目前国际储备货币中美元占61.27%,欧元为20.27%;另一方面,美国仍垄断着全球支付结算系统;而且,由于欧元区难以形成财政真正统一,包括结构性问题、地缘政治问题等,将继续影响欧元长期稳定基础。
5 l" |. b% } x; L; ~
# v" O8 d" d1 P e/ o0 l( l不过,对于美元后续走势,仍有一些机构表示不看好。高盛在近期告知其客户,鉴于美元仍然被“高估”,他们预计美元在2021年将继续贬值。华尔街银行表示,他们的研究表明,按相关衡量标准,美元被高估了约10%,而明年美元的贸易加权价值有可能下降6.0%。
2 E1 i5 B* c4 q* h7 E9 d/ J
' n, D, _' r" ~9 ]$ a! a+ l1 I高盛经济学家Zach Pandl表示,宏观经济前景对美元不利:美联储已将利率降低至零,消除了美元的套利优势。其新的政策框架将长时间导致短期实际利率严重下降。在他们看来,高估值和负实际利率的结合使美元的前景下降。同时,全球GDP的强劲增长势必会抬高商品出口国、新兴市场以及最适合全球贸易的经济体的货币。
6 |7 N2 [* k2 U( O1 n) j2 B: v8 t& u( I8 g1 N; d
不过,丹麦银行外汇研究部的克里斯蒂安·图克森(Christin Tuxen)表示,现在就说美元走强期结束还为时过早,认为长期来看美元是赢家;美联储已经证明比最初预期的更强硬,因此丹麦银行预测未来美元略有走强。/ { H) N- s& F1 J' o4 w& P$ v
: s2 I1 O" s% u. ~周茂华认为,短期看,美元指数延续弱势,但趋势单边走弱的概率偏低。同时,欧洲、英国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宏观经济金融也同样面临压力和不确定性,并不支持欧元、英镑等非美货币趋势大幅走强。2 x7 x$ K; s7 O. {1 F, P5 N" n
% ~ Z# u" h8 A' {0 E9 v人民币国际化仍有差距# W t4 k2 m: a
/ p1 P/ L; ^" {5 H; h
回到SWIFT的最新月度数据,人民币的使用占交易总额之比降至1.66%,这是自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加元已超过前者,人民币降至第6位。而英镑、日元和加元10月份共计占比12.25%。" z: I8 p- }4 c* R* F. [
% _3 f2 W4 U T% W1 @! S# ~
在2010年10月SWIFT开始以这种方式追踪人民币时,人民币排在第35位。其在2014年跻身前6,之后人民币在全球平均占比略低于2%。在国际支付方面,人民币占1.09%,仅仅排名第8。就此,德国商业银行外汇与商品研究主管勒赫特曼认为,人民币未来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性并不大。
+ h% I8 i! `+ m1 W; l9 c% S1 V( L& m4 M+ a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是个水到渠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目前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份额较美元、欧元仍有差距,但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态势看,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将趋于上升,预计这一进程逐步提速。
2 W6 x" S4 H; E+ `
0 J4 x: f- {6 I9 g3 v9 } N: I( e1 d# K" _4 V/ V
0 T9 ~1 A+ W# y! E, Y; m1 s近日,15国共同签署了RCEP协定,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诞生。
4 l) u1 X2 V9 s- y Q# d) j+ m. O$ R2 v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RCEP的签署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首先,从政府层面看,政府之间可以开展更多合作,为人民币跨境流通使用创造更好的条件。另外,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也助推了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就能形成一个闭环。所以近年来,人民币跨境流通使用方面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应该说是更加友好0 J `5 l' B) g5 ?$ j/ s" M
- M. ~* j; ]# s9 A!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