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美国优先,其他国家只要超过美国就是不正常的,宇宙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d+ i o. Q7 e* c3 X4 L
, c7 a( b* o& a. I, D
《华尔街日报》17日报道称,近几十年来,一种让德国经济与中国挂钩的“非正式伙伴关系”正在瓦解,这威胁着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后疫情时代的恢复,因为那个亚洲大国正在强力崛起。 a+ ?$ A. c- Z B! ~& \
7 u. ] A1 U, I, ], ]0 R! s
报道解释道,这种关系就是德国为中国提供机械设备,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同时,德国的经济也从金融危机后快速恢复。报道援引一些德国商界人士说,这个模式很快行不通了,因为中国从伙伴变成了竞争对手。: G1 L2 S! J! z {# X8 `
6 U' D& o+ e. X/ F- @" \2 g
报道称,多位德国经济学家预测,今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缩水5.8%至7.1%——这比绝大部分西方国家都要好,但跟中国预计增长2.5%的GDP相比,情况要糟糕得多。. t f" U2 P9 x! Z
# Y3 R! G, J$ ]《华尔街日报》直言,德国出口商虽然从复苏的国际贸易中获益,但没有10年前从中国那里赚得多了。7月,德国出口同比下降11%,而中国的出口已经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长了。
/ t* _- H$ O/ j7 @- ~6 n: H3 k8 T9 t: j$ }1 T
4 F Y' a5 N. c+ x. g
有德国商界人士分析称,这种情势的扭转,部分原因是中方鼓励国内制造商生产更精密的仪器,导致中国设备比“高端的德式生产资料”更有竞争力。而此前,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水平。 p/ ?; w% O% m% @8 z+ B2 Z
( r7 A* I! n1 x4 g9 T. L
报道称,对于德国的出口商,这不仅意味着把东西卖给中国更难了,而且中国的各个公司接连“冒出来”,变成了竞争对手。1 b- _! d; c7 W( B0 r4 \
2 h% E$ _9 O' e: m9 M第一个感到“阵痛”的是海瑞克(Herrenknecht AG),这是一家生产隧道挖掘机的德国家族企业。* z* J7 {- B- j8 B- H* L8 Q- @
8 m/ v9 O& b; h* N# d" K( \
进入21世纪后的头15年,海瑞克从中国的基建项目中赚得“盆满钵盈”,营收翻了6番,达13亿欧元。但据《华尔街日报》,最近4年,“中国大型建设公司开发了自己的挖掘机,不用买他们的产品了。”
9 [1 w7 D G. @. Y0 o& W) Y% N$ l8 J7 _7 i; P
“中国公司甚至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他们的价格低得离奇,”海瑞克发言人阿奇姆·库恩(Achim Kuehn)称,“欧洲惊讶于他们的发展速度。”
4 n5 i2 j' r8 g" N' { O+ V: i/ s
; U5 p* z! V# _# Z b报道称,之前中国需要从德国进口工业机器人、工厂设备等,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制造国,德国公司对于两位数的营收增长,早已习以为常。本世纪头几年,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甚至超过中美。0 `: [6 l; G" @$ y- e9 ?/ u1 O, e, r% ?
# G& [ c4 N7 t8 P& B
8 x# J/ I$ J; c! \: O/ Q" U* }+ Z9 j: }8 p
而现在,中国公司把风力涡轮机卖给法国、公交车卖给挪威、电网卖给波兰、先进的工业机械出口世界。在高端制造业的核心产业,中国也与德国公司拉近了距离。哈威液压公司(HAWE Hydraulik SE)主席卡尔·豪斯根(Karl Haeusgen)说,在液压泵等产品领域,来自中国的竞争越来越多。5 A/ w; S6 { g, E. f- s( L
' L# x8 O3 {! |8 g8 r, C! L( L6 e
“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根本不是。它是一个老牌的、一流的制造业国家。”豪斯根虽然没有理解发展中国家的界定方式,但是感叹中国制造业的强大。
- U6 y- L/ r) X# K* V* R1 O5 T! v+ N8 y8 e5 [$ q
德VDMA机械工程产业协会的乌尔里希·阿克曼(Ulrich Ackermann)说,“中国企业成为第一只是时间问题。”1 o+ B2 _0 g2 [5 v3 C# c( ~, u4 |; O/ z
$ a/ s' S' d7 O: f9 ~报道举例指出,去年年底,中车唐山击败西门子等公司,拿下葡萄牙第二大城市的18条轻轨网络项目,成为首个得到欧盟国家轨道交通项目的中国企业。当地政府发言人称,中车唐山因价格、技术质量、设计而中标。 o, m8 a1 @+ L1 C
4 Q% y1 s; h% l5 N. F5 J3 ~/ J
在对中企近年来的发展进行了一番渲染后,《华尔街日报》还抛出了这样的论调:一些德国企业人士希望政府效仿特朗普,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
5 a4 S4 ^& {7 N9 D4 z7 r
" q7 {/ Y5 V( c. @5 F" b事实上,连续4年,中国都是德国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华尔街日报》对于“伙伴”一词的理解、或者说恶意曲解,还停留在中国是“世界工厂”的时代。* `2 I2 U+ i. H* \
! [; B. ]" X9 }4 d0 X与《华尔街日报》论调不同,德国媒体报道称,4月至6月,德国对中国的出口总额接近230亿欧元,德国对中国的季度出口首次超过对美国和其他国家,德国出口商对中国业务的依赖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z# H4 G* X% e/ L! } e, |; ]6 I: D
! A3 _% H* ~! |! U& t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7日表示,中德长期互为各自所在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根据德方统计,2016年以来,中国成为德国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二季度,中国成为德国第一大出口市场。
: g" R: G( W) |" U/ L+ x: M# Q S- m2 O2 r# `# l
“中德贸易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两国双边关系良好、经济优势互补,也得益于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德贸易发展的格局,是两国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合作共赢的结果,满足了双方的市场需求。”他说。
: f) c! G7 b$ E, T) i5 v% |0 ^2 n
高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德积极开展医疗物资合作,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人员和货物跨境流动提供便利,为中德贸易的平稳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9月14日晚,中德欧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为下阶段中欧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愿与德方共同努力,认真落实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中德和中欧经贸合作提质升级,释放更多发展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力: l$ U/ d% S. {8 I" o0 ^* L6 X
! ]6 n. {& F" g! i5 t$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