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是在与病毒战斗,其实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比拼,刀光剑影险象环生,都力图至对方于死地
$ N) s1 n7 A$ Z0 X8 S0 M5 R
6 z& s( V) q9 \( N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一行两会(央行、银保监和证监会)以及中国国家外汇局相关官员出席。中国金融监管官员最新表示,当前中国实体经济已在边际改善,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将继续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增加流动性及引导贷款利率下行等政策予以支持。2 w+ K! Z% w9 t( z8 V$ c
z5 t* m# k. s9 u7 X3 X- X, W: m( S
上述官员称,中长期看,中国经济企稳向好、货币政策仍处常态区间,且外汇储备充足、跨境资金流动稳定,人民币仍将在合理区间内双向波动,不存在大幅贬值基础。“目前从3月份以来所掌握的支付结算的数据,包括存贷款的数据动态来看,实体经济持续向好,估计在第二季度各项经济指标会出现显着改善,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比较快地回到潜在产出附近。”中国央行副行长陈雨露称。+ Q( J8 _+ B% U' J5 P/ {, m
) j- u1 ~! P( E' |他并指出,在国际疫情扩散蔓延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各国都在出台增加流动性以及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各项措施;但这些措施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h3 ~) h- e9 C2 K9 ^
! {: U- `! z# A! a7 `/ R6 a# y6 N+ E( ]0 y2 a# {. d1 `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2%,涨幅较1月创下的逾八年新高的5.4%略回落。中国国家统计局解读称,食品价格上涨较多,主要是受部分地区物流不畅、部分企业和市场延期开工开市、以及有居民囤购等多因素影响。8 C f* K9 ^- C; R* A) \
/ O- ]- h# @7 H/ |
新冠肺炎疫情令本在企稳的中国经济受到重创,最新公布的1至2月工业、消费和投资数据均超预期跌至历史新低。分析人士普遍预计,随着中国国内疫情形势好转、企业复工复产节奏渐入正轨,以及一系列政策对冲的逐步发力,3月经济数据将有所改善,但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可能会带来二次冲击,一季度中国经济大概率负增长。
) S% P3 U9 p& _$ j+ f3 E' ~
9 l6 a2 v+ H3 O1 Q, [- n1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地时间3月20日发表的最新文章认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方面,中国的经验表明,正确的政策能对抗击疫情和缓解其影响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正逐步复工复产,“经济出现了令人安心的正常化迹象”但仍面临严峻风险。- k- [5 ?% X3 z- k! N! O
s9 X7 [# I) j! \; @0 a2 c; ~/ `
这篇题为《削弱影响和艰难的选择:中国的早期经验》的文章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和严重的影响,成功控制新冠病毒的代价是经济活动放缓。中国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最脆弱群体提供支持,有效减缓了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 [! m, u( V- \5 O# S
1 H6 ^6 n7 {0 L' ^) v“中国经济出现了令人安心的正常化迹象,多数大型企业已经复工复产,很多员工也已返岗。”该文第一作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助理主任兼中国事务主管黑尔格•贝格尔认为,随着疫情逐渐消退,中国的政策组合已转向支持经济复苏,重点是减轻疫情的影响,并提供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支持,通过针对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稳定复苏,“这是正确的方法”。
6 v+ W m$ h5 x4 w/ b
+ _* y3 F3 N4 n( G# Q但IMF也提醒,由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金融市场持续波动,这将给中国经济复苏带来挑战。黑尔格•贝格尔表示,政策制定者需要保持警惕,提前做好准备,在必要时为已经制定的计划提供宏观经济支持。
/ H) E O; _4 A7 p2 x( u* T
, y0 ~" Y& _ p3 F/ p% Y4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