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寻找口罩,处处一罩难求
3 ^% l% x& r8 u! p6 D3 o! W0 m$ q Q
一方口罩虽只有巴掌大小,背后却是一张纵横石油化工、塑料制品、纺织以及医疗行业的巨网。制造业上下耦合的特点决定了其环环相扣的生态链条。: {% y w+ o8 L! g! o- A: f: t% T
7 x) U7 W7 q$ n. N+ v! |2 _
仅仅拥趸在高利润的产业链下游搏命,企图单点突破传统产能,却无视高成本中上游市场的饥渴,不仅徒劳无力还滋生出疯狂经济。+ a1 K* h, R4 n+ G
1 ?6 I' i1 _0 P# K8 K y& Z
刘璐向机器之心表示,他们改造的全自动生产线平均每分钟可以制造 90 只口罩,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日产能(三班倒)约 13 万只。
$ [7 Q& K0 a# |5 e1 @' t- F' I$ @/ ^9 \( K8 S+ T$ A; s9 H
据吴军透露,仅广东在 2 月底就会上到 4000 多条产线,这意味着大部分全自动线要么可能加工的并非医用口罩,要么会因为拿不到足够的物料和订单,出现闲置。
$ F: I$ y% v5 M
* W4 N1 e* Z' M+ `& P; u2 ]下游造口罩的突然变得那么多,「供需失衡,设备、原材料、人工,哪个不疯涨?」吴军说。上游也会要求合理的利润,最后都会传递给下游口罩商,如果坚持口罩不涨价,没有政府大力补贴,生产一天,也是亏一天。0 L/ f7 G- [0 k9 J( `
% h/ ]* R( B/ j5 r
. \+ @, S: w8 ?% C; i& Y0 e
# i K9 K9 l. C% c' Q# e1 @
全自动生产线
- m( O& g/ R# u: l4 o
2 z N; {* S1 A3 O7 E; Y, @+ e工厂里,剪裁好的医用口罩本体秩序井然地顺着流水线流向耳带焊接工序,然后入袋、包装封口、生产日期和批号贴标、封箱打包。
! n, U( s' f: K/ C6 o; g
* F7 z I* x. J- `' w打包好的半成品被送去环氧乙烷灭菌房,在灭菌柜里灭菌 6 个小时,再进入环氧乙烷解析房经过至少 7 天解析,才能流向市面。
) ~# x: K- D# ?3 [/ ^7 |- l `. h K& y) ?9 J2 z8 Z0 g
这些无法加速的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口罩的应援速度。
! e% ^5 ]2 h' V% V+ i- q: K8 t* J& }, W
目前,除西藏外有 30 个省区市都陆续新上了口罩生产线,同时还不断有新的口罩生产线投产。但是,对于大多数还在排队苦等自动化生产线的口罩厂来说,机器吐出的一张张口罩,更像是放出的血。
2 i3 T% c i5 `) a8 D) }" { t% T* r3 G3 ` @" k* j! x
在刘璐看来,目前口罩紧张的供需关系至少还有持续一个月。「没办法,有一些供应商刚刚开工,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工。」
6 K3 [% x. _: R5 t) _* I) ?" S
2 K9 o5 A; S U0 Y6 R吴军则认为,至少还要持续两个月,广东一个镇政府一个月的口罩需求就是 400 万,产能跟不上需求。造设备不是敲代码和粘贴复制,永远受制于供应链网络的整体效率,库存清完了,只能等着工人复工。3 e& G4 V2 i- I8 J4 ?- E3 ~ n& \
" x) d2 [' s8 e6 i l/ `口罩不难做,但问题「不是一个行业可以解决的」。
$ c9 \" z0 n; @6 T( m6 B" y. g# R
6 J4 I, U& y. J2 u% }2 g, Y2 Y) l8 E#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