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一头雾水啊,到底是改革派还是卖国派只能等时间去证明一切是是非非了, o5 ^& z) S( K' d. |
# d" q6 x1 E. H; {8 l
路透社1月16日星期四的一篇分析称,随着美中两国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签署,中国的改革派现在应对华尔街或将打入中国市场倍感欣慰。( e/ o% M( }; G; p2 q, R
, u! l1 u0 u$ |/ ~4 _) G2 d) h
根据美中星期三签署的协议,中国除了在2021年前增购380亿美元的服务外,还承诺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路透社称,这将意味着中国的金融机构很快将面临来自美国的激烈竞争,而这可能将对两国都有益。
) ?, @. r0 L- @* j, ]* [1 r7 ^ M& N/ S* x
路透社的这篇分析承认,人们对华尔街大公司能否进入中国市场展开竞争仍充满疑虑,毕竟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所作的承诺迟迟未能兑现。在拖延开放的同时,中国现已将国有金融机构做大,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拥有4万亿资产的中国工商银行。此外,中国的银联几乎垄断了中国的银行卡清算支付市场。0 V, b9 h7 `+ v' _
! \! T7 G; M5 ^, K- G$ X但这篇分析文章说,虽然中国的大银行和证券公司规模庞大,但他们视野狭窄、经验不足,几乎从未涉足海外市场。为了让效率低下、早已落后的工业继续维持生存,很多中国银行贷款仍在发放实际上是政府补贴的贷款,另一些银行则热衷于贷款给地产市场上炒作的投机商。考虑到现在美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在中国自由地开设网上银行,可以自主控制合资企业,文章的作者指出,美国金融机构现在有可能比人们预计的更具竞争力。, _, C; n3 c: R; A% k' z5 B9 a0 Y
5 D5 u2 x1 ~8 N. _. y& G但在另一方面,美国纽约时报星期四的一篇报道说,目前还不清楚这项协议是否会给美国的金融服务带来新的巨大收益。报道说,多年来,Visa、万事达(Mastercard)和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等信用卡公司一直寻求进入中国市场。在协议中,中国同意接受这些公司的许可证申请,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动允许它们进入中国市场。即使中国批准了它们的申请,也不清楚这些企业是否会在中国由国内企业主导的先进电子支付系统中取得很大进展。8 {4 U; l& | h" s; B2 H
8 @3 y) L @4 j" `4 M
路透社的文章说,中国的经济自由派人士,如副总理刘鹤和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等长期以来希望引入国外竞争,以鞭策中国机构提供效率,减少风险。现在,他们可能如愿以偿了。" |7 O4 F0 |8 M! S8 I
4 s) F7 o$ N* d% N-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