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本来就是人为推高,都希望别国减产,自己增产
% h* D/ Q) n) M! t
4 `. k/ e! M1 G1 G4 k; a7 L导致国际油价大跌,主要有三个因素:首先,伊拉克总理辞职造成隔夜油价暴跌的重要导火索。近日,伊拉克总理阿迪勒·阿卜杜勒·迈赫迪表示,伊拉克近期发生的全国大游行已经持续近两个月,全国处于极度困难的情况,有关各方已无力控制事态。为保护伊拉克人民的权益,避免国家再度滑向暴力、混乱与破坏的漩涡,他决定辞去总理一职,希望伊拉克政府能够重新回到正轨。% `% V' V% v& q8 S9 b0 P6 x
: x6 j c5 K1 q% E0 K, }3 N# S: a: P) s! ^/ D5 q7 U1 k8 a
据悉,伊拉克多地10月1日至9日爆发示威抗议活动,抗议政府腐败、服务不力及高失业率。自10月25日起,伊拉克多个城市又出现新一轮示威抗议活动,示威者继续抗议政府腐败、缺少公共服务及高失业率,呼吁政府推进改革等。直至目前,抗议浪潮仍未停止。示威活动越来越激烈,以至于事态无法得到控制。9 b( J l) M% |; _3 c( ]- j* H5 Z8 v
" @0 i! u6 w) I7 k! ]2 ^/ j* h8 d
而现在,阿迪勒·阿卜杜勒·迈赫迪的辞职消息,让一些市场投资者相信,伊拉克的抗议活动未来或将趋于平息,也正因此,原油市场的风险溢价消退从而带动油价暴跌。资料显示,伊拉克是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日产量接近500万桶。而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伊拉克继续进行反政府抗议活动,它们最终可能会影响石油出口。如今,伊拉克总理表示要辞职,新一届政府要上台,意味着这场抗议活动将走向终结,伊拉克将石油生产能力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6 V, H$ }1 E" F& m/ m$ A( p
) M8 p, U/ K% l4 k) g再者,俄罗斯近日表示在冬季减产有很大难度,因为俄罗斯经济主要靠能源出口,如果冬季减产,会影响至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当然,俄罗斯之前表达的减产“口头大于实际”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沙特方面也表示,将不再通过自身的超额减产去弥补伊拉克和俄罗斯超产的份额。这意味着,沙特不会为这些国家减产执行不达标而买单。毕竟沙特也不愿意失去冬季石油出口的大好机会。显然,OPEC+俄罗斯的石油减产协议已经名存实亡或者説效率大减。于是,国际油价就出现了大幅下调。& W. {5 v6 N5 U
: Y2 J) s7 J6 s: M# k2 ^2 \# [% K% q# ]' z7 g- D$ _# R8 F5 z0 L
最后,美国页岩油技术的成熟,以及在美发现大量页岩油储量,这意味着美国将来石油出口能力将大幅上升,由之前的进品大国,变为出口大国。根据美国能源署(EIA)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原油及石油出口量超过进口量8.9万桶/日。这是自1949年有政府记录以来,美国首次成为单月原油及石油产品净出口国。很明显,美国在增加石油的出口能力。如果以沙特为代表的OPEC和俄罗斯持续减产协议,那美国很可能会乘虚而入,抢占他们原来的市场份额。/ v8 k. h% F6 ?
9 }/ U: G" ~3 T% C国际油价在11月30日出现了大跌近5%的行情,这主要是伊拉克总理辞职,伊境内的抗议示威将结束,伊拉克将恢复石油的生产。与此同,俄罗斯表面上执行减产协议,但暗中为了自己不愿意削减自己的配额,沙特看到俄罗斯不愿意减产保价,沙特也不愿意替俄罗斯、伊拉克去承担原本他们的那块减产份额。美国加大了石油开采和出口的力度。市场对于国际油价的反弹已经心灰意冷,所以近期国内油价大跌就不难理解了。未来国际油价将一直会在低位徘徊,继续大涨的概率基本为零
. N: k' D, c& s8 d
, f1 {; v' Q- e* Z1 T;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