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成一锅粥的香港就是一个自讨苦吃的天大笑话- m0 G; q! Z, C7 n U( |6 ~
1 L7 f( D4 @ G9 M' Q香港无线新闻星期四引用消息来源报道,港府行政会议星期五召开特别会议,拟依据紧急法,就“禁蒙面法”立法。- }: {4 Q/ G) R- S+ n" d
: _: C5 |7 k5 u9 s0 w* E+ N 南华早报引用消息人士称,陷入困境的香港政府将于星期五宣布禁止人们在抗议活动中戴口罩。一位消息人士说,如果这项法令获得通过,新法将在短时间内生效,并补充说:“没有必要等到下星期。”* k% g/ J" C0 E
; I' K4 b4 [4 E- ] A" a: m 港媒“香港01”引港府消息人士表示,“禁蒙面法”的相关筹备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 ^( I0 z( a3 z8 _: u$ x
" P0 f; z' j# t; p4 D/ w0 w 香港亲政府建制派星期四成立推动政府制定相关法令的推动组。香港商业电台报道,由建制派成立的禁蒙面法推动组将发起网上联署,并计划会见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促请政府尽快订定禁蒙面法。
0 Q+ N" M" X& @9 {0 _- M4 G; z8 T/ g& c# ?! a0 A$ w
. ?+ z+ H) R* G# I; w) D6 ~% ~% o$ F! l8 F1 C# m N8 ?5 }- C
另外,香港警方还敦促政府实行宵禁,以帮助遏制香港不断升级的骚乱。不少香港警察在“制暴”过程中不佩戴警号等标识,使得港人无法指控他们在执法中出现的滥权和过度使用武力等行为,香港目前警民对立激烈。7 [0 L, f: f) k+ r
. N0 P- G6 h# R/ e
香港泛民团体民间人权阵线(民阵)星期四发表声明,反对港府行使紧急法以及订定蒙面法。民阵强调,民众在游行中戴口罩面罩是为了保障生命安全,第一个应该禁止蒙面的是滥用致命武力的香港警队。
0 A5 W5 K/ ?5 R
% F! w' o* ]+ [5 l. v$ @ 民阵星期四下午5点在其脸书发表6点声明,指出紧急法是殖民恶法,赋予港督无上权力用以压制被殖民者。民阵认为,必须废除殖民时代遗留的紧急恶法,阻止行政机关权力膨胀,迫害香港市民。
* K5 J- Z# B+ {7 d- `5 w, K
, p/ q0 U" M& K3 t: I# ~0 E- P 民阵在声明中指出,第一个应该禁止蒙面的是香港警队。香港警察在最近的行动中多次滥用致命武力,多次以各式子弹打向示威者、记者的头部及眼部以致永久性不能恢复的伤害;甚至用实弹行刑式意图杀害一名仅手持塑胶水管的中学生,却因为警队遮蔽警员编号、蒙面而令公众无法监察警队,无法作出投诉、追究。民阵“敬请警队做好榜样,不需借紧急法权力立法,政府上上下下以身作则,不蒙面的榜样由前线警员做起”。
7 Z: O' ^; X r2 l% t; F' P5 H$ K7 O- R( G& t+ K+ Q4 s2 H% b- N) r
香港示威者继续抗议警察10月1日开枪将一名十几岁的年轻抗议者打成重伤,他们与警方的冲突一直持续到星期四凌晨。 V* I$ V( {7 u
% O- \7 T9 ]% C! i' B
民阵在声明中重申,民间的诉求已经很清晰,五大诉求缺一不可。声明说,林郑目前只是勉强算有回应其中一项诉求,而最基本、最获广泛支持的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仍然无影无踪。声明表示,如果林郑只会用严刑峻法来对付前线抗争者,并以“对话”的公关表演来糊弄港人,想必是徒劳无功,只会招致更大反弹,更难收拾的局面。
: h v/ U7 X% o" z3 x, W2 z) a5 p2 Q9 [% [5 ~
资料显示,《紧急法》制定于1922年。这条法令允许在紧急状况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况下,行政长官可会同行政会议,在不须立法会通过下,订立针对通讯、出入境、逮捕等事项的紧急法律。1967年,香港发生“六七暴动”时,当时的港督戴麟趾(David Trench)引用过。
+ [& }; F6 N% j; N: n* k( g" A
' a* M; v( ?3 ~十一枪击引发抗议潮 港警促特首颁宵禁令% Q8 x. S+ ~ {. K# j: M
/ i) i2 C0 _+ r1 k' j D* S& Z
香港已经紧绷的警民关系,在港警称发射实弹射击18岁中学生乃是“自卫”后再次恶化。最新消息是,中枪学生被控参与暴动与袭警。同一时间,港警也要求特首提出对策,不要让警员“孤军奋战”。
- T/ p |) N* r3 V9 U5 j2 d. A% x+ M a( `
8 X9 Y) S! C$ [1 P3 R R
$ N0 x+ h2 G+ k. O9 I) h+ O
综合《香港01》、《明报》、《香港苹果日报》等多家港媒报导,荃湾中枪男学生遭控“参与暴动”罪”和“袭警”罪。3日下午法院也传唤他到庭接受讯问。除了他之外,还有6名38岁到18岁的男子也被控“参与暴动”罪。
5 P4 G8 [/ i/ P: I0 x
8 D7 ], h8 ~9 g7 s" ^2 ] 另外,综合港媒报导,香港警察队员佐级协会敦促政府颁布宵禁,或根据殖民时代严格的《紧急法》采取措施,以赋予港警更大的权力,以应对不断升级的社会动荡。+ f2 p( z9 r$ s
6 ^' E, v$ s/ ?8 L& ], C0 w “反送中”在香港发酵四个月后,激进的反政府示威者在香港继续以暴力表达不满。《南华早报》提到,在中国庆祝十一国庆隔天,警方表示一天之内发射了约1400发催泪弹、900枚橡胶子弹、190枚布袋弹和230枚海绵弹。
5 I, f% V* j$ J% u. f: x; s! {
- {6 }# p7 h; \9 E2 N* N" I 这个数字对比到6月9日冲突爆发到9月20日之间4个多月,总共发射了3100枚催泪弹,590枚橡皮子弹,80枚豆沙袋弹和290枚海绵弹。
3 C9 B) p: S3 I' [& b
% V& d# l7 U5 E) g 香港警察队员佐级协会(JPOA)抱怨,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至今尚无提出任何具体解决方案,港警疲于应对各区冲突。
2 k$ }) Q+ n8 t0 x( K o4 l/ ^# n# |$ k" D# f" a
多家港媒也报导,许多示威者在2日喊出“解散警队”诉求,对警方实弹射击示威青年感到强烈不满。在事件发生的荃湾,数以千计的示威者周三(10月2日)晚间参与“和你行荃湾”集会,在荃湾沙咀道球场合唱《愿荣光归香港》,呼吁港人关注枪击事件,并谴责警方近距离枪击示威者。- O' o5 E! Y: I. \; q" G' A
4 p% [3 J* H7 L; M; r- ~
不过和平示威再次转为暴力抗争,有示威者用杂物设置路障,堵塞交通,有人投掷汽油弹。警方则发射催泪弹和橡胶子弹,驱散人群。1 H! W# M- R# W |" l5 ]3 f/ E8 e+ G
% R9 o; c: K& E' o3 r+ w& h 同一天,在黄大仙、屯门、将军澳、铜锣湾和沙田各地都有数百甚至数千群众聚集抗议。
3 U7 R) i/ {, M+ B5 }/ ?9 W& [8 ^% r% d
, T: D0 I0 @9 O0 X
9 Z! B4 J: `2 B; ^- a. K5 G* k
“中级武器”警棍变“低杀伤力武器”
) ?) A! f' H" r2 w
. x: f3 g. Q" [+ X 在香港警民关系日益紧张之际,港媒报导警务处修订《程序手册》内容。 其中,警棍、橡胶和布袋弹及水炮车接列为“低杀伤力武器”,可用来应对暴力攻击。+ n! T; \7 h C
" E4 i+ Y1 j( ?: @0 S$ e 在旧版的手册中载明,“中级武器”警棍可用来应对暴力攻击,现在则是罗列多种“低杀伤力武器”。《明报》引用警权团体意见,认为“将各武器置于同一层级是太笼统,警员使用过度武力时变得难以追究,令警员误解武器的武力”。0 Y8 V' f! [/ D% _9 x$ _
4 b) t' J; B3 ?4 t8 R 此外《手册》中提到面对“致命武力攻击”时可使用枪械。新版本中,致命武力攻击的定义为“以殴打行动引致或相当可能引致他人死亡或身体严重受伤”,与旧指引的“以殴打行动意图引致他人死亡或身体严重受伤”不同。( p) ?" }7 N* |0 l2 n
9 c5 O# p% w1 w
6 F6 U+ H' h2 z( s/ _ \! ?$ G4 m9 h. m6 H
《明报》引用监警会前委员郑承隆意见,他认为新版《手册》下,警员开枪弹性较大,但也强调警员用武时,必须根据《警察通例》使用最低程度武力,并于达到目的后立即停止使用的原则
& N* \, t5 b7 F+ m9 j H: r" z0 ]7 v7 p2 a( n' i L8 k4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