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也不奇怪,劣币驱逐良币
3 s+ E$ a# G2 j- e) P5 Z
, A! j" I4 U I) D8 w2 VBrightwork研究中心做了一次“史上最完整印度IT外包公司企业文化研究”,汇总了各路资料之后Brightwork研究中心发现,这是全世界各地有印度人集结的企业发现了相似的“套路”。
9 g; m+ Y2 ~/ j8 [; w
c; t; ~% G3 T8 Q) M: X5 X* Y引起Brightwork研究中心注意这个问题的是美版知乎Quora上的各种吐槽,很多用户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在面试时、工作中被印度人歧视的经历,但下面的评论往往严重的两极分化,有过相同遭遇的人们特别认同,反对者则为印度人叫怨,所以实际情况到底如何?Brightwork研究中心决定自己破解真相。
6 R8 Y3 V3 f1 G
; F; K; ?( ^/ u- d9 L企业背后的利益集团8 ?6 V, L. w" Q8 y" ^9 A
" n4 F' }, k5 `; g/ R* R
如果你是非裔、亚裔或者来自中东地区,那答案很简单,印度人种族歧视。但如果你是白人可能会幸免于难,美国人不会容忍印度人独断专行、蛮横的管理方式,关于这一点印度人也有很清醒的认识。& m+ N$ n7 O9 l9 w% `
: I5 |* |0 t7 Z. I" N6 w9 R
非印度裔员工普遍反映,不知道是否是刻意为之,反正非印度裔员工在印度公司里感受不到健康的工作氛围。像TATA、Infosys、WiPro这样的大型印度IT外包公司的员工中,大多数都来自印度本土,这些公司这些年来没少因为“歧视”在美国产生雇佣关系纠纷。
0 t% L% l7 h' P" g' F2 F
3 m* R& C- r7 ]) \# z这种“不健康、不友好”的工作氛围中有一点很突出,印度群体表现出了很强的“排外”特质,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歧视非印度人”。 F# [ Y# g. q6 f8 {; c
0 K' C+ \. s0 f7 O7 N) \
对于这些问题别说美国政府毫不知情,相反在一场又一场针对印度IT外包公司的官司中,多数都以印度IT外包公司缴纳罚款收场,美国官方只是简单地收走了罚款,并未实际上为美国本土员工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 o7 G7 X' X, C( d# ?6 V6 ~. V1 D% r* p0 m
+ }: p) r$ a% c; E; _$ }! q
* ]9 k8 u) t& h; F' z像在Infosys、TATA、WiPro这些印度本土创立的IT外包公司进军海外市场后,大多数员工依旧来自印度;而像Cisco、IBM、Oracle这些美国公司这几年也不断被印度员工“占领”。其中以IBM为例,这几年IBM已经不再内部总结IT服务业务员工的来源国,无论是IBM美国、还是IBM加拿大、澳洲、欧洲分部,本土员工大量地被印度员工取代。1 [; r& c* m% C# h' g% f
& G5 @" A- I5 \. t
去年川普开打的美印贸易战中,印度IT外包产业与美国利益之间的矛盾逐渐被美国媒体曝光,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注意到这个问题- f3 H$ t8 C6 i0 | e# h' m9 P6 W* m% d8 e
; C( O8 K7 t, B6 }) @" z. s
. u3 e, k! y$ D6 L# q6 b
美印两国之间的贸易涉及到IT外包产业简直不能使用“贸易”一词。美国几乎是在纯进口印度的外包产业,几乎不能向印度输出任何内容。像埃森哲、德勤这样的咨询公司不会向印度“出口”任何咨询服务,而是雇佣印度外包雇员完成这些咨询项目。) l& h) D' O, S2 e/ h: o3 O; A8 l
, G9 Y5 ]( K5 h以知名印度IT外包巨头高知特Cognizant为例,高知特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花费了185万美金和91万美金用于美国政府政策游说上,其中与H-1B、职业移民绿卡相关的政策都是他们的重点工作对象。2019年截至目前可统计的91万花费中,花费在与印度职业移民利益密切相关的H.R.1044与S.386的预算想想也知道不会少。3 h/ l: o0 L3 _$ ~# L
) i" \; O5 t, b7 L# x% X
另外以美国“本土企业”Oracle为例,他们2018年和2019年花在政府政策游说的资金分别是769万美金和374万美金,在他们的游说法案中我们同样看到了H.R.1044与S.386熟悉的身影。为什么美国本土公司也这么不遗余力地为H.R.1044与S.386摇旗呐喊呢?答案很简单,是为了保住大量工资水平低于本土员工的印度员工。
, ?* P+ j6 E5 H5 T+ Q Y8 H7 p
# \. l% x# e. V% Y+ U" U2 g- x把印度“传统文化”带向全世界$ Y% q" R- l+ T4 Y$ }9 s
4 w' D$ n" b! Z8 Z& S
除了公司层面的行为外,印度裔员工的“抱团、团结”也很出名。Quora上的这段吐槽展示了印度人的“抱团文化”:
" l0 g, }2 O& d9 }8 j }/ g3 q; P" k+ T
截图来自于Quora,版权属于原作者一旦公司的某个管理职能岗位由印度人担任,那么这个人的家庭成员、朋友都会随之而来。连印度人自己都承认“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在印度文化中源远流长,印度移民把这些文化也原封不动地带来了美国。8 e" X) l* C: a! c3 X" d& z
: Y2 x; r. }0 j# C
不管是在硅谷的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只要管理层是印度人,你就能在公司里找到他的表亲、老婆、连襟、儿子等等各种亲属。一家人其乐融融在一家公司工作也没什么不好的,但问题是这些人根本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反而能力胜任的人因为没有裙带关系进不来。2 q$ k8 Z# d* v! J4 _4 ~
; m9 k- H6 f4 w, z+ G' g/ e
印度公司的企业文化不仅歧视非印度裔,而且把印度人也分为三六九等,歧视在他们的文化中并不是存在的问题,反而好像很正常。3 P, j- n, A, @* C0 T- i
4 J9 j; }6 }2 F) N
对于非印度裔的外国员工来说,大家都在抱怨印度人分走了大部分的H-1B名额,但对于印度人自己来说,拿走大多数H-1B的印度人都来自印度的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这个比例高达90%-95%。
/ c4 E5 M, ? a5 V+ ?& x* {% }! [
( C6 r# \5 y4 H6 L印度安得拉邦最主要的民族之一是泰卢固族(Telugu),美国高新技术产业最集中的地区湾区有大量印度泰卢固族,Quora上有人吐槽自己在湾区这些年在IT企业中遇到了无数位泰卢固族经理、同事,而湾区的很多猎头公司也更倾向于招聘来自印度安得拉邦的外籍员工。
1 l$ S& H+ ~( e6 ^- A/ j3 p6 q3 I0 U7 l, ?* _0 j' L1 T3 n: T
这条帖子下有人跟帖回复说,连印度人自己都对湾区的很多招聘感到气馁,恨自己没生在安得拉邦地区...6 }+ q: l: m: O9 u
* L- ~. G% x& o& H3 A8 n1 [
借着最近大热的“H.R.1044与S.386”话题,Brightwork研究中心的这篇印度IT外包公司企业文化研究也是十分应景。+ w. q0 i: i6 W& V8 [
; P6 U. ^) k: d1 I- K: S(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