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9 ]2 X% f2 H2 N
6 l, ?& P6 ?: k- ?; D$ [【侨报网讯】据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网站27日消息,9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决定对半导体设备及其下游产品发起两起337调查。 [' G3 m, [* t
) U1 F5 q8 L4 Y* N3 h# P7 n" [
中新经纬客户端报道,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介绍,该调查由美国Globalfoundries公司于8月26日,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ITC提出,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上述产品侵犯其专利权,请求ITC发起337调查,并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 o2 B4 H+ ?. W: H0 h; M
3 [/ j' S: h- b! _$ Y' I
中国涉案企业包括TCL集团、海信集团、联想集团和深圳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One Plus)等。' c7 j, n6 t( O% T( ] e
F2 M$ _7 B5 ~) Z“337调查”得名于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这项调查是针对美国进口贸易中存在的不公平竞争行为、重点是知识产权侵权启动的一种准司法程序。
- a$ L ~4 I" D2 A9 W! c3 t
* Z2 y/ G8 `/ e" B' H4 g# t. n“337调查”可以针对特定被告发布有限排除令,也可以不针对特定被告、不区分产品来源地而发布普遍排除令。普遍排除令将使涉案同类产品,甚至可能使下游产品都被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
6 _3 N# E! F F9 v* l X' C1 T& d+ k
) W% V; ^5 X+ \# f5 J! ?4 j侨报网早先报道称,中国已成为遭受“337调查”最多的国家,2018年涉及中国企业的“337调查”达到19起,占全年案件的比例为38%,后者创下2004年之后的新高。
3 } l- ~1 K9 J2 `3 ^* g, b( W/ C( ~. Z2 ~& ~* a4 [9 I- ~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美企对华已经发起了10起“337调查”申请,分别涉及LED产品、含有PFS荧光粉的LED封装产品、磁阻有氧训练器材、塑胶地板、女性时尚服装、食品加工设备、儿童背袋、光伏电池片、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器件、牛磺酸。
# u7 |" R3 C- D6 X4 w4 v1 Y" k! h- t' R7 u
ITC今年以来已对华发起了6起““337调查””,涉及光伏、儿童背袋、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牛磺酸等多个领域。
* L2 |9 L3 R- _: u; n% R" g L
6 S' a5 p6 T% \4 j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合伙人冉瑞雪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蜂起,中国取代了日本、韩国等,成为遭受“337调查”最多的国家。
8 [# i- S' J& d- ^9 L# _2 g7 e' |* t
她指出,“337调查”的麻烦在于,被诉企业不能不应诉,假如不应诉,ITC将认定提起“337调查”的指控成立,裁决该企业败诉。立案不难,应诉成本高每案律师费往往高达数百万美元。
# M8 C, f4 ]2 ~2 J6 x& J1 m- Y7 n- c" S0 l9 Q- F2 n6 r( t5 _
冉瑞雪等人在“知产力”上发表的一份《2018年度中国企业应诉美国“337调查”综述》报告指出,在过去18年中,ITC受理的“337调查”案件数量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2018年立案50起,尽管低于2016和2017年,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1 R5 |+ R5 y0 w t/ y
* I' Y( H2 w" v1 ^0 R其中,2018年涉及中国企业的“337调查”达到19起,占全年案件的比例为38%,为2004年之后的最高比例。
9 S( w8 ~- P9 O. Q3 w# p1 H/ M7 |% P2 o9 t
在过去18年中,中国企业涉诉美国“337调查”产品多种多样。具体地说,2018年“337调查”涉及中国企业的产品包括不倒杯、固态硬盘、燃油泵、跳绳、墨盒、LED照明设备、LED显示屏、血胆固醇检测仪、全收纳箭盒、耳机听筒、净水器、化油器、插座盖板、高度可调节桌面、无人机、力量训练系统、LTE和3G兼容移动通讯设备、电子烟、电子烟烟弹等。机电产品仍占绝对比重。
/ d( D7 C+ {8 B# n0 f
" U7 q7 M% n$ E$ a2018年总共有84家中国企业被起诉至ITC,数量较多;其中39家中国企业选择应诉。2015至2018年,中国企业的应诉比例逐年攀升。& T k. M6 p0 P2 D
2 A0 B4 L9 ?) Y v
该报告统计,2018年“337调查”涉案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涉及高科技或者新兴行业产品。比如道通就无人机产品提起的针对大疆的“337调查”、电子烟生产商Juul公司针对大量中国公司提起两起“337调查”等。% x' L K7 s; L4 Q
6 r7 S9 U: B9 x* J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的固态硬盘“337调查”中,委员会在2018年6月份作出的关于国内产业的终裁推翻了该案行政法官的说理,允许将研发费用纳入国内产业经济要件计算范围,这一决定降低了“337调查”原告证明国内产业经济要件的难度,将会导致更多在美国没有生产活动的知识产权人提起“337调查”,这对在美国有重要商业利益的跨国公司以及中国大型企业是一项挑战。(完)
' o: \3 p1 E: b+ K* B$ n) [* ? Z: ]0 U2 y+ G6 z
: @: r4 k3 `! p; B1 d, \; Q;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