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 3岁发现了负数 10岁爱上了质数

[复制链接]
路盲 发表于 2019-9-29 12: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微信公众号; s8 H- `- R( n1 O
% v' ~/ M  }  U1 d
  他却是历史上第二高产的数学家,他一生写了超过1500篇论文,仅次于18世纪的另一个天才数学家欧拉,并且开创了一个数学的分支——离散数学。
, ^' x( ?5 s4 ]7 Z, y& _% W
+ F4 C. R( f" y$ O7 ~  他是谁呢?  他就是埃尔德什·帕尔(Erdős Pál)。
5 r. X) W1 q. W7 f3 N  K1 W0 g# {1 e( q+ B4 Y% f
9 }0 N0 z; F8 I7 ^
  你愿意过一辈子居无定所,没有工作,靠朋友救济的生活吗?: Q2 e% w# z* m- J
1 N; u; Q2 a2 I' L/ E( y
  相信你肯定不愿意。# O: s+ W" ~6 x( f8 a: ~
! Q! W& R# t2 \% Z
  那你愿意一辈子做数学研究吗?  z: [+ O9 w2 y- I( g. @" K4 m

6 T5 ?7 V! D( W  ~+ Q  大概你也会说不。/ E5 K% u- ^' A, L

0 Q; R# J, E7 b5 v2 ~1 S+ v/ o* x  那么,你愿意一辈子居无定所,没有工作,靠朋友救济生活,同时做一辈子的数学研究吗?
7 \7 ~  n7 H$ L, v5 h/ }) A2 D( O9 I
  ……( s' H: j- j! o* h9 G

4 R  u/ B; @1 W; o! e5 r+ ?$ `  可是,真有这样一个人,他一辈子居无定所,没有工作,靠别人救济生活,全部家当就只有1个半空行李箱。' Q2 @( K* T. }3 M; M. m: u

1 c$ S  f$ Q  g2 A  可是,他却是历史上第二高产的数学家,他一生写了超过1500篇论文,仅次于18世纪的另一个天才数学家欧拉,并且开创了一个数学的分支——离散数学。
: w# D1 b# a, A$ V" U0 x4 U' H) j7 Y" Y- i! o
埃尔德什·帕尔埃尔德什·帕尔
7 J, o, X0 ~  D6 P% T4 G; A& ]- ]! g' |3 X0 d; e& Y4 t' y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计算机科学教授罗纳德·葛立恒(Ronald Graham)认为,埃尔德什是本世纪排名前10的数学家。) k/ @7 }$ h9 v# f+ f
5 ]: d. l6 u4 f2 s" _/ q0 ?
  曾经和爱因斯坦以及埃尔德什合作过的 Ernst Straus 干脆称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欧拉。”! V; h: s) Q8 N
0 D1 R/ }$ l- q$ e' G6 w3 n5 o
  3岁发现了负数,10岁爱上了质数
. I# V* V, r3 D) x5 h& J* ?6 v8 Z+ R! x
  埃尔德什出生于1913年。
1 u. O9 N6 }" T0 e6 k& a
% [; B& B7 f% y# D- t  埃尔德什生前的挚友葛立恒说,3岁时埃尔德什就在用100减去250的时候发现了负数,还能心算一个人一生的秒数,甚至可以在客人面前表演四位数乘法心算。+ b; r) {& X! K1 s/ }4 A/ a8 e

: U- r+ ]4 e* E  10岁的时候,他就爱上了质数。17岁他就上了布达佩斯大学。4年后,他同时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一生至少获得了32个荣誉学位。
4 F! k; E& A: ]$ e2 v4 B
( _9 z; o. q- a# C" l6 L  20岁时,埃尔德什在数学界名声大噪,因为他证明了数论里的一个重要定理——切比雪夫定理(Chebyshev‘s theorem)。* S% ~; q/ T$ I
2 [, Z+ y8 u! w
  切比雪夫定理指的是,在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和它的2倍之间,必然存在至少一个质数。
0 ]1 W3 G9 a! z( F: \
- i* {& T$ _& a6 Y  虽然埃尔德什并不是第一个证明切比雪夫定理的人,但是他的证明过程却被认为更为优雅,所以当时他一下打开了国际知名度。数学界还有以他的故事写的一首打油小诗:
" U' H6 \. Q# l! ?4 S/ t; M0 W
6 Z$ y* ]/ C2 g! c8 u" {; t  When Chebyshev said it and I say it again。(我重申切比雪夫说过的事儿)- \5 j6 n$ P" ~1 Y

- N1 @5 b, k1 ?& {$ H$ I7 z  There is always a prime between N and 2N。(N和2N之间总有一个质数)
$ n; L# ?( Y! n$ X7 x* `) o( p" K. c) |! b4 E  X# L
  然后大家把印有这个小诗的明信片互相寄来寄去。- `% R% W1 h% @( M

7 C& J$ C" i2 t8 W5 `4 s# N. A' K& T0 F: y6 T+ H) c
  埃尔德什的另一个招牌,是对拉姆齐定理(Ramsey theory)的研究。
: ]: ^" S) q- O3 s4 `: d# P
$ ^9 O! H9 L9 K+ K  拉姆齐定理的一个经典问题是,开派对的时候,要邀请多少个人,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一部分互相认识,或完全不认识。
; P6 K- r) W2 Y% b) U, l: v4 H0 ], n) Y
3 j1 t& h, `: b1 N
  拉姆齐定理导出的一个结果是,如果开6人趴体,那么总是至少有3个人互相认识,或完全不认识。18人的趴体的话,就至少有4个人互相认识,或互相完全不认识。
4 \4 ]& ]3 G3 r# M8 ?& E( ]  d
2 t+ b7 U7 l- T* F) p; Z  这个数学段子好像可以单独出一期名侦探柯南。不过拉姆齐定理对于数学的贡献在于,它证明随机中也可以诞生“规律”;只要数量足够大,你总可以找到某些好像有道理,但纯粹是随机性导致的“模式”。
" |2 J* d+ r8 Q, A  c3 g0 i$ i1 m5 i  q6 s/ J
  所以,拉姆齐定理证明,活久见是必然,而许多经验谈,只是披着“规律”外衣的随机性而已。
- M: w$ g* A* a$ P* w" D' _" s
7 v; r5 Q; |7 d  一生没有工作,居无定所
8 z$ ^% _+ v, @2 k4 y" [6 w0 n' Q5 x) r0 Y8 Q% q) g  Y% @2 x

5 r. ?* I0 G- t$ n6 A( o  尽管是数学史上第二高产的人,但埃尔德什本人没有任何大学授予的教授头衔,一辈子也没有做过什么稳定的工作,他的生活几乎全靠在学术界友人的包养,而且全世界至少有500个数学家心甘情愿为他煮饭洗内裤。- g0 m2 X+ I+ a: M
# U1 r1 R# P- J) G* E- Q  I" \  w) b
  一个数学家的家门突然在半夜被人敲响,门口站着一个瘦小的男人,嘴里喊着“我的大脑现在正开着”,是常有的事。“大脑开着”的意思是,埃尔德什现在想要和别人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l' \! N9 }& t) v& |+ c

$ z' o) X* D- S  一般来说,埃尔德什会在被“选中”的数学家家里住到问题解决为止,或者呆到他自己厌烦了为止。然后他就会收拾包裹,寻找下一个数学家。. _; V1 U9 K" W( F& B: w( t0 j

0 H* f/ \  s- j( }' K  埃尔德什曾说:“我没有家,世界就是我的家。”他带着一个半空的箱子,不停地从一个数学会议赶往另一个数学会议。他的同事负责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给他塞钱,带他吃饭,给他买衣服,甚至帮他填写纳税单。
% R: u% d8 A: b) j, M6 N% V3 L- R0 B" U
  不过时尚方面倒是不用怎么操心,因为埃尔德什最经典的搭配就是凉……鞋……里……穿……袜……子……; D+ e  K, M7 ?. B9 Z! Z; E
* j/ x- X8 }% K& A
  可以说,他的生活是被数学家们众筹起来的。
, Q; F3 b4 H- A9 p1 Y# H- v
; M9 e2 f8 j6 N/ D  这听起来有点像寄生虫的生活,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许多数学家都把接待埃尔德什看作一件荣幸的事。许多人甚至为此积攒数学问题,期待有一天“埃尔德什叔叔”像圣诞老人一样出现在家里。  @$ t, a3 x3 J' i1 }& ?2 D4 u7 J

. G, Q' }" k& m( X# M8 O' [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芝加哥大学的计算机和数学教授 Laszlo Babai 说:埃尔德什的朋友们“热心地照顾他,因为埃尔德什给他们的生活和学术带来了光彩。”
2 u7 o& M. z+ o! k, u1 [
" X. U: {$ q* q  用埃尔德什的话来说,他“一家一个证明”。从概率论、数论到图论,在吃百家饭的一生里,埃尔德什什么证明没有玩过。' p5 X9 P4 q8 R! U/ ]- J; ^5 A
% R/ y8 e4 i0 _. E8 Q; o
  普渡大学曾经给埃尔德什提供了兼职的教职,但是他干了几天就不干了,因为他经常讲课讲到一半,突然就有了大胆的想法,然后开始满世界给数学家打电话。这谁家的学生抗得住啊?  z: Q8 K9 p2 w7 `
1 i! i* K! o* t6 l5 [; F. ]! c
* |% m0 |+ O" Z

8 K+ ]$ w2 F( ~) [) s  r$ P, L1 t'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盲 发表于 2019-9-29 12: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呢,埃尔德什并不是讨厌教书。相反,他很乐意做数学能力的伯乐,帮助别人。" n# t0 t7 @7 G/ K, f! I
4 u( {+ R3 w8 R* S

2 C- I1 Q8 X% N4 O4 V6 W$ ]$ C
纽约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 Joe Spencer 说:“埃尔德什总是在追求数学上的真理,他能识别有数学才能的人,并把他们抬升到另一个境界。”数学界有一个笑话,就是如果埃尔德什上了一辆火车,他就能和检票员证明一个定理。: f( S# q* `" L! V# |% r. d

0 U( j1 q+ F+ A
3 S, B. e/ ?6 O# V0 k$ U$ y4 @" e6 |4 O3 `: \& N
  他还非常关心小朋友们的学习,还经常去小学和幼儿园做数学科普。他喜欢把小朋友叫做艾普西龙,epsilon,因为艾普西龙在数学上指的是很小的值。
$ z/ O' a5 K  d+ F7 v7 p
% Q! J7 z) w" j* i' i; [+ V  o! p0 Z. I0 r. q5 d$ @) b( X2 I- e
3 h1 h7 c9 s( f5 h3 f
  不管年纪多小的艾普西龙,如果他们对他说的东西有兴趣,埃尔德什就会和艾普西龙唠嗑,还会和艾普西龙的爸爸妈妈唠嗑,然后帮艾普西龙找一个当地的数学家带着孩子成长。
$ `) E' J3 m# H, o) j2 r* U8 Z7 ]3 }& y: n9 g* D
( R! ^$ e( U- B0 h

1 L+ w+ J$ {5 H6 j% Y  1985年,埃尔德什就曾来到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给后来的菲兹奖得主,已经开始上高中课程的10岁的陶哲轩辅导作业。
) l% r, b& t; e8 G2 G6 _7 B* J$ U  ]2 U7 a
2 _( r0 K# k7 K, Q
) r+ ^% r# G1 n+ j
1985年,埃尔德什给后来的菲兹奖获得者,已经开始上高中的10岁的陶哲轩辅导作业。$ M4 Y( R1 r) G; {! S
  Z0 O6 n$ O$ w4 ?& X

: e& z# ?8 }* j5 [& E- S$ }( E
9 C' E$ M: S, U  顺说一下,陶哲轩在30年后,也就是2015年解决了让埃尔德什抓了很久脑壳,并且迫使他在50年代悬赏500美金巨资寻找答案的埃尔德什差异问题(the Erdos Discrepancy Problem)。- }# _+ a8 }8 f. [; t$ }
& C$ {, D( `  x7 ^* h6 K

' T1 w0 _. O# A8 g8 ^$ E
: i* o6 ?) ~# V  “财产真烦人”
- }9 o) h; F' F% z" C, W# V7 e7 }5 N, Y* l+ E

9 ]3 F% O( s# }' N3 Y/ U$ R( R: _9 j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埃尔德什就像数学界的苦行僧亚西西的方济各,一生漂泊,对名誉和财富毫不在意。 IBM 研究院、北美最大的移动服务供应商 AT&T 等公司有时会付钱给他让他解决数学问题。
# q" P& r$ G' G7 K. V1 V& ]0 H/ L4 T- X( X, w$ e; o

# {7 u5 p3 g: c8 n2 N8 A/ G6 ^0 n6 b/ M
  葛立恒说,埃尔德什会把大多数自己通过讲座或者短期项目挣来的钱捐给学生,或是当作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的奖金。% C  w6 V: V) I
. p( l& [! n1 y" L
' f* a9 E4 d# i; r$ S

) f- n* h% p$ L8 \  不过,他也常会把赚来的钱还给借钱给他的朋友们,因为他自己会偷偷记账。如果在路上遇到流浪汉,他常会把身上的所有的现金给他们。- u+ F; U( C) D; c
5 V3 J* M& S4 w0 I- [$ H7 b

4 ]* G: m/ y- e6 S- ^5 h8 t6 t/ k( A) G6 J8 n# [$ e, f  ~- _
  不仅不在乎钱,一切生活琐事他都不喜欢,找地方住啊、开车啊、写纳税单啊、购物啊、写账单啊,他统统不喜欢。他曾说:“财产真烦人。”! N9 L! ]6 ^4 Q# Z9 J) |* K

9 a; C6 o3 K) v% u
; p$ c4 p1 d( U0 X6 P) ~
! C( c/ l" U2 f! b4 l' X0 e& a+ T  埃尔德什死时,只留下2.5万美金的财产。
/ `0 Y8 c7 @$ A7 h6 `! {5 G3 l) A* Q5 v' _9 b& P9 ]" O
- G( e2 ^# m) n+ C6 u# _3 y
. F9 @4 x% M- P7 r. X7 e
  数学狂人
# x' ~& l0 R8 A+ o- g9 t$ R* }# F9 s6 J: s' n; o

" t. u9 t7 m; J( }3 `; }9 `2 D/ ^2 Z7 H; [( G: I9 G/ J
埃尔德什和其他数学家,其中的华人是祖籍浙江温岭的数学家柯召。埃尔德什和其他数学家,其中的华人是祖籍浙江温岭的数学家柯召。; p5 V# F7 v! ?: t; G; ~

/ F9 ]4 t: U0 x( N2 n  葛立恒说,埃尔德什的“动力就是求知欲,这是他人生最大的执念。” 6 E' g4 H( _+ T2 \' b$ i

. L# O) R+ [: g& ~* q
3 {; G! c8 [6 G/ o3 ^! X" U+ K( X8 f; O. I- Y* _) \
  因为埃尔德什对数学以外的事情没有兴趣,葛立恒就成了他的“监护人”,负责为埃尔德什管钱,还在家里专门布置了一个“埃尔德什房间”。埃尔德什每年大约有2个月的时间呆在葛立恒的新泽西的家里。2 m$ Y, q: U  C/ \- C$ Y

% n2 Q& i$ X+ U6 E& n) n2 |0 |. ^7 I) A' ~, ?: {6 }
, s5 u: y  T8 s; i: N2 w& k7 v
  凌晨4点钟,为了讨论数学,埃尔德什会在厨房敲盘子,把自己的数学玩伴葛立恒夫妇吵醒,因为夫妻俩都是数学家。
0 D5 M7 D8 F8 d1 w$ m. |
8 |( U: F# G1 N7 `3 h
- N1 R) E( F  Z0 A0 J: M
/ [1 V5 j8 W! J$ ~  u: D  说起葛立恒夫妇,他们也有很多故事。数学中曾经是最大的数——葛立恒数就是葛立恒提出的(无穷大∞不是数,葛立恒数后来被tree(3)取代)。
: |, z( z* m+ H3 t
8 v2 _1 V9 B# d" g' L
8 K9 X1 m3 ~6 x% _; x- x3 Y4 _& |' B9 {$ _0 P8 l
  葛立恒的妻子金芳蓉也是一名德高望重的数学家。她曾经做到赫赫有名的贝尔实验室的研究部门的头目的位置。但是因为想要别人因为她的学术能力而不是管理能力而尊敬她,她回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做起了数学研究。
7 r* V7 I, G# _: y0 ?6 d& Y
& L. k8 i6 X0 B: ]4 {1 R' m3 }& z! y  S

+ I" p. C# a& q  3个数学家算到凌晨8点钟,埃尔德什说,我们给加州的那谁谁打电话吧。葛立恒说,不行啊,加州现在是早上5点。埃尔德什说,好的呀,说明他在家呀。% ?9 b3 N7 Q( A: p; F- q8 ?0 d
' M8 R+ \) L6 B2 X. R
9 r, J  p$ D" ?& K4 L

. n4 W/ f6 A* J! f9 K& W$ D  有一次他又想换个人家住住了,于是就在凌晨敲人家的门。他不确定朋友有没有醒来,于是问:“拉尔夫,你存不存在?”4 L& S4 q: |9 O5 A) W

1 ^4 q1 {# R# g) |$ r* s1 C/ G2 Q# r1 e2 g4 b
6 I( x* R8 e; U4 i. W
  老年时,有一次他的白内障很严重了,严重到论文要贴在鼻子上看。他在美国孟菲斯大学的朋友为他安排了手术。他就全程把鼻子贴着论文进了手术室。 手术的时候,他和医生说,医生医生,既然你只是给我做一个眼睛的手术,那我可不可以用另外那只眼睛读论文呀?% w7 M3 Q4 }- ]
! v! \5 `, N4 p, M
7 N1 {8 e0 B& A6 M7 C( A
" P% P9 e" t; y( f6 G5 f
  医生给整崩溃了,打电话给大学数学系,说你们可不可以派个搞数学的,在我们做手术的时候稳住这个家伙,拜托拜托?9 B, P9 \1 @8 n! t
- n2 Q2 \% c' e: s
- R- h, l' D+ A

$ R7 w5 N+ [' q6 x- L  埃尔德什数
  u  m* d# N- }2 ^' |6 F' T! V) `0 S( L% }7 o2 e  [
6 L* L5 ?; k$ E! x

  j4 l$ x* I; C  n( @& ^/ e  直到现在,数学界还流传着埃尔德什数(Erdős number)的指标,用来描述一个的学术造诣离埃尔德什还有多远。差不多就是一个段子手和费玉污之间隔着多少个郭德纲这个概念。
! o/ k: c7 O  x" O1 O" D) M- ^* S4 U3 m. ^+ T# M

1 I% n2 M+ T; b* w" c/ i; A$ J. z2 l) t% ?. T3 I
  比如,埃尔德什自己的埃尔德什数是0,曾经和他写过论文的数学家A是1。如果B和A一起写过论文,但是B没有和埃尔德什写过论文,那么B的埃尔德什数是2,以此类推。0 k/ o& @- u$ b" B& b# q

- u3 H% `9 o- L" m& Y- k( g1 Z6 l; r5 B$ E" N/ R% E2 a

" R& ?  f7 _' U" {7 H6 O$ e  爱因斯坦的埃尔德什数是2。数学家们也经常用埃尔德什数互相比较。# @$ `* y4 j1 h: s" K! ^! I

4 o% A7 |4 t8 F) B- [0 _0 M, J! [
# t8 ^! t! c  n. j5 }2 I# J) g
- B+ I; p* _' R7 O* I  已知的最大的埃尔德什数是15,这是美国奥克兰大学的埃尔德什数项目(The Erdös Number Project)发现的。 因为埃尔德什数太过有名,不同领域还出现了变种。比如在好莱坞,就有凯文·贝肯数(Kevin Bacon),并且衍生出了六度空间游戏。因为贝肯这个家伙太高产了,啥片子都拍过,好莱坞几乎所有人都和他有过合作。 后来在围棋界,也出现了秀策数,描述一个棋手和棋圣本因坊秀策sama之间的距离。 21岁前没有亲手涂过面包
3 Z8 z6 U4 W( V! t; T2 e" E: Y( k3 e- z( \  ]. C
  `3 W( `9 C- \. M7 ~! m
# {7 |  h+ m7 s8 [
  像埃尔德什这样的人,一定有很多人对他的原生家庭感到好奇。
7 s7 t2 p8 |* y! D: ^/ A- y  C, o
, y6 ^& o, `% a# ]$ Q! Y% J' j" B- n' }( K6 r: {6 S4 w3 I' ?
3 m5 \- Y. K+ g: V% q
  埃尔德什的父母都是匈牙利的高中数学老师,都有数学博士学位。
6 v9 B$ |8 j; T" z$ L+ D. t. Y& i9 y- v. T7 `' \& [
- b/ z8 H7 [! g7 m% \( p

: {: \( K$ U6 S. ^9 d6 \6 H  他出生时,他的2个姐姐因为猩红热(一种细菌导致的感染,患者全身发红)死去了。埃尔德什的妈妈抱着新生儿子回家的时候,看到2个女儿的惨死。因此在他10岁前,妈妈都不让他出门上学。 10岁后,埃尔德什终于上学了,不过因为担心儿子和他的姐姐们一样早死,妈妈经常把他从学校接回家。
$ R- R3 C$ W' l& ?$ y: E" t' D, G

- G. j# i  J/ }7 P# u0 s: ]1 y; I
  埃尔德什小时候过着被妈妈溺爱的生活,12岁前他从来没有自己系过鞋带。4 s5 ?5 W# C4 E( F1 Z& u7 q

. y( w1 i5 ^1 M6 h7 g9 w
8 j0 P' a! ?: @9 e" s5 i" A3 c. D/ J
  葛立恒说:“到他21岁的时候,他都没有亲手给面包涂过黄油。”埃尔德什一辈子都不会开车,一辈子也没有结婚,也没有留下子孙。
$ _6 S% e9 Q8 x3 p" K2 l: g( y! \# o$ K" G
' i" e2 H0 i; j$ M. u+ Y# k6 W* x4 p( X+ i: p# J- l8 T

; l0 J: T8 u: `2 ?3 m7 f1968年7月12日,埃尔德什和妈妈 Anna Erdős 在布达佩斯。1968年7月12日,埃尔德什和妈妈 Anna Erdős 在布达佩斯。
! A& U( a# D8 V. [6 M; L9 `5 O$ {6 t+ ]$ f& W. C3 d% Y
  50多岁的时候,他把从二战法西斯迫害中幸存的妈妈从匈牙利接到美国。从那时候开始,他去哪儿都带着妈妈。在演讲的时候,妈妈就坐在儿砸边上很认真地听,不过她听不懂英文就是了。晚上他也拉着妈妈的手说晚安。
' o( I  n; H# [0 V( f& x. R( X% t4 P2 u) G9 G

7 j/ b) P+ u) U
' u: p) q  r" x. [: g3 b  来到美国7年后,他的妈妈去世了。那时开始,他开始酗咖啡,嗑安非他命(一种中枢神经刺激剂,主要用于治疗多动症),开启每天疯狂学数学19个小时的人生下半场。
1 _. l  s& C: }1 ?: O5 ~, ]$ |, G/ O2 W5 c

9 o( q3 A8 z2 q0 R+ k. r5 E" C- |% V1 k" T: }$ x* q6 V$ ^
埃尔德什的爸爸也是个奇人。埃尔德什的爸爸也是个奇人。- H7 z! b, R/ y, _8 T

9 w( h* W4 P1 S; G1 o
. h, m  Z) u+ [/ K+ a! E9 {+ S& J" P% v3 i* d/ R  p
  在埃尔德什1岁的时候,爸爸被俄国军队抓到了西伯利亚的战俘营。在西伯利亚的6年半时间里,埃尔德什的爸爸因为无聊开始自学英语。不过,战俘营没有人说英语。怎么办呢?他就用书叽里呱啦地自学。 等到他回到布达佩斯,埃尔德什已经7岁了,爸爸就开始用自学的土味英语教儿子。 所以说,埃尔德什从小的英语都是被他爸带跑的,口音有点奇怪,因此在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他说的话总自带字幕。
; X0 H; Y, p+ L! `6 y5 g1 \# R$ j6 ]9 j' X  s6 _

# z$ J# G9 n* {) {5 a, [1 k' Y4 [) i9 }2 ^& z/ k; q% O4 W" C& o& H- F% I# ^
  3岁时就开始担心变老
" n' a7 d+ p, S1 ?6 \& e  ~, o* R' Z; o- `4 N1 W

2 w2 o, H; f0 s6 j
8 I& q- s8 S1 J6 J/ d; S9 r) b  3岁时,也就是发现了负数的那一年,埃尔德什告诉他的妈妈,他发现了死亡这个概念。所以从4岁开始,他就特别担心变老。等他长大了,他就花更多时间研究数学,因为他知道自己和数学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6 r0 p4 `9 Q0 D8 F8 {' y
7 K7 F& u# m5 N0 f' f9 V( t' h0 y: C; \( o% I/ O# E1 H

/ @" P, t  x; C1 d' ^7 |  所以你看,很多人是玩着玩着发现自己老了,而优秀的人是从能开口讲话起就发现自己老了。
! T4 y' d( O! g" j$ _3 C" u6 ]* Q3 @$ c, {  V8 ]2 {

2 r9 g- t1 @: s6 s) D2 L! E  n# }9 r: D' n, b( y  [
  埃尔德什曾说,如果有谁不做数学了,他就死了。每天做数学作业做到死去活来的小学生不能同意更多。
5 O" V/ a4 Y$ E' D( h5 l1 m
6 X& S! ^6 F) j8 U8 g8 Z5 O2 v* i; ?$ P! l* ?$ g

, V8 ^- b* M( u6 @) P7 `  1783年,让埃尔德什崇拜的男人欧拉嘴里叼着香烟,用左手撸在膝头玩耍的孙子,用右手徒手算天王星轨道。
, q( w' k/ B) S# p+ P0 u; G
, D5 f1 J! {5 H- w# c+ o' }# n) E  E4 i

$ s; S$ T- L4 D% C" s# w  欧拉算完以后甩笔说了一句“我死了”,然后他就真的死了。 后人称,欧拉停止了生命和计算(il cessa de calculer et de vivre)。这就是埃尔德什心中理想的死亡。
. }' g# |* E! t1 B. a0 S9 b
3 _  S' e3 ]) O' ^3 L# E
4 F, K& R/ q" I% t7 r0 d$ L* C4 e! K
  1996年3月,也就是埃尔德什生命的最后一年,在佛罗里达的博卡拉顿市的一次会议上,83岁的埃尔德什在黑板上演算的时候心脏病发作,倒地不起。 大家吓坏了,保安要求大家赶紧离场。埃尔德什却四脚朝天在地上挣扎着说,哎米娜桑别走啊,我还有两个基本点没有说完呐!
. o7 @6 U4 b4 E/ V, @+ e% u+ B* ?/ ^/ Z! t' T
! s8 Y- T" E1 c6 D2 E

$ \# q, f& ?% A  1996年9月20日,在一次波兰华沙的学术会议中,埃尔德什再次心脏病发去世。3 W% R6 i( F8 ?0 F) x
6 ]3 ?9 Y6 F$ p( {#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卖破孩小火柴 发表于 2019-9-29 14: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必有好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4-11-16 01:44 , Processed in 0.0247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