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方不败 于 2019-7-23 00:52 编辑
, O! F9 N V' h$ p
, j3 w) U0 ]% H4 k1 {! `百事牛点评:应该说任重道远,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E. y3 ? H, w) y6 B& c \
" j& z6 I D7 {9 T7 X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加上港澳台,中国上榜企业数量史无前例超过美国,给中美关系的畅销书作家们又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梗。, j0 a+ @% h4 \8 }! X/ b- o2 X# `
( T& Z$ D5 O0 n" a! \/ a世界500强榜单就像是企业界的奥运会,在把全世界最牛企业都拉出来遛弯儿的同时,也间接展示着大国相对实力的此消彼长。
: [7 ^+ ]- Q# ~* a s" m' M, \8 ]1 E) N9 z
根据最新的榜单,中国上榜企业129家,直接登顶。即便不算上台湾地区,中国企业也达到119家,与美国旗鼓相当(121家)。其中,沃尔玛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中石化则取代去年的国家电网跃居第二。今年备受瞩目的华为虽然不断遭遇挑战,但仍旧从去年的72位上升至今年的61位。新上榜的企业中,“欢喜冤家”珠海格力与小米共同登上世界500强的舞台。
' `1 q$ K1 e" t: l( ~3 \. q
- n0 k/ C8 w) l l# v( W3 ]& ~
' H% ?6 W7 o7 ?/ W7 ^中国的企业竞争力到底发展到了怎样的程度,是否真的足以跟美帝抗衡了呢?DT君拉出了20年的数据,吃着群众的瓜,也操着国家大事的心,决定用各种榜单综合盘点一下中美两国的“企业国家队”阵容。: d S& S# e9 e5 k; e1 j0 [
/ z% F2 A8 C; J( H% \1
0 e. G q% p( u g9 r8 v, m6 \: a9 Q3 _( g
世界500强赛场:中国朝上,美国向下
' `) O: h$ P0 C' g4 l( S
( J" H& c" @! A7 F4 {DT君梳理了1998年至2018年《财富》500强的所有数据,描绘出了中美企业20年的变迁。+ g' g6 h# w/ |# Z8 R9 a+ I& }
( \" L+ ~2 O! @# I" R
总而言之,在世界500强这个顶级赛场上,中国企业一直处于上升通道。9 Y4 x. C' {' X
2 P. f8 f5 H8 |# G. W% n: o1998年,中国500强数量还只是美国的三十分之一,仅有中国银行、中石油、中石化、国泰人寿保险、中粮集团,以及由两个英国人在广州成立的怡和集团共6家企业上榜。到了2018年,中美间的差距缩小到仅有6家,而美国在2002年数量达到巅峰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2019年更是被中国超越。
4 y' Y0 _ D( E0 t5 c) l3 X( h1 l4 ~7 m
' P5 @5 ?1 W) U+ A
. w; s: Z& Z8 G8 s& ]
历史浮沉20年,我们目睹了早年间中国五大银行、中国电信集团等国企陆续上榜,也见证了2008年的联想、2010年的华为、2016年的京东、2017年的阿里巴巴、腾讯等民营企业的接踵登场,同时大洋彼岸也经历了GAP、LOEWS、摩托罗拉等巨头的衰落。3 i+ n) S& G3 X, g: m- K( \
: T% X; L5 ^! M. i
榜单Top10企业中,中国也从早年的无一家公司上榜,发展到2019年超越美国,占据三席。大家熟知的中石化、中石油和国家电网,分列2、4、5位。其中中石化是中国最早登上亚军的企业,但在2015-2018年由国家电网接棒,直到2019年再次登上世界第二。2 F' I4 p2 K0 O
: K4 E6 a9 }& j4 x! L0 \# U7 M, Q- t除了上榜企业数量增加,这些企业的营收也在飞速上涨。2018年中美企业营收差距已经缩小为20年前的一半。而利润方面,美国企业的利润呈周期性波动,中国虽稳步上升,但差距仍旧明显。根据2019年最新数据,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依然没有达到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
- O: g1 P) d: x* {1 h2 J6 B" m: b; f# a' g+ }8 F- C% ?$ i
# B+ U5 g* z% D, |9 N# X5 h6 c2 A' E5 {3 g4 \/ ~9 y2 y
从行业来看,中国的上榜企业集中在资源垄断性行业及金融部门,包括大家熟知的“两桶油”、五矿集团、中国铁路、太平洋建设等,以及国有四大银行。且多年来,挑起500强大梁的始终是TA们,地位巍然不动,格局少有变化。
4 [" T4 a8 V V5 F$ W! E( Y6 \7 |) u
- n% K5 L1 Q4 w$ @' [" k而美国除了早年由于大都会人寿、安泰保险、花旗等企业在保险、银行等领域就建立了优势之外,近5年来,电信、计算机等高新科技行业进步也十分显著,在2018年已跻身行业前十。
1 L5 l8 |' X0 W1 j
. W- V- p/ x/ B- H1 B0 ?4 I) G
/ Q- Y: M1 F! O虽然中国在高科技、现代化金融等科目的成绩较差,与美国的差距还难以跨越,但努力也还是看得见。* G& R& q1 T: m* t+ c M' q1 F+ D
. P7 G8 n% v! E/ h8 f
我们盘点了中美5年内进步最快的十大行业(进步指2018年行业占比高于2013年),发现中国进步最大的行业非房地产莫属,增幅高达4.17%,十分的中国特色。即便国家在2018年实施了宏观调控,在最新的2019年榜单中,房地产企业仍旧进步显著,5家房地产公司排名均有大幅提升,其中排名上升最快的企业为碧桂园,跃升176位。( ]: N9 C) b2 A- Z) @9 F) m
# K7 _ b$ m2 L( }: `) P0 m* ~此外,中国在互联网、电子电气、计算机、航天与防务等领域的投入与进步也十分可观。阿里巴巴、腾讯、海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企业颇为争气,这也是为数不多在企业数量上我国可以与美国正面抗衡不落下风的前沿领域。
0 |; g# ~: U% O$ A( |
7 v: A" ]" G$ i# e
4 j$ x5 M |) d/ i5 ~不过,与美国相比,中国在民生关注度上稍显逊色。美国在保健、制药、食品等生命健康领域优势显著,且还在持续加强。比如,自1989年中国引进的乙肝疫苗就来自于美国的默沙东公司,可降胆固醇、血脂的“全球最畅销药”立普妥,以及我们常吃的钙尔奇等保健品,则来自美国的辉瑞制药。
- ]( ]2 X. Q. O' T# d9 u# B5 n5 U# ]1 d2 }" F" I- Q3 Q
不仅如此,美国在信息技术服务、半导体等前沿领域也在持续发力,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垄断企业正是美国制裁中兴、华为的底气所在,而中国的半导体企业仅有的一个还是来自台湾的台积电,信息技术服务还尚未实现零的突破。5 H |$ d1 U( t' D
+ f5 N8 [4 K2 ]% _5 Z+ X! F9 H2# I. o9 V2 l" Y5 [: a
/ P) I: n6 y- T+ U, _* }3 Q' U美国500强VS中国500强:两倍速差
/ v: q4 j) V8 C9 Y6 ^
I/ l. q' {+ A7 O7 N. N' t# K5 p. a为了扩大样本覆盖量,我们又对比了两国的上市公司500强最新情况。+ I" k6 X2 {) b# [, E) s* n
/ e2 E' a" x5 j3 m7 X9 h7 h1 Z" N* _
根据《财富》2019年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上市公司500强营收门槛为162.38亿元,新秀海底捞今年就以170亿元的营收首次进入500强,位列482位。整体来看,500强上榜企业总营收为45.5万亿人民币,净利润为3.625万亿人民币。
- X8 E7 B6 ? y- X/ \+ ?# M& c1 {7 L3 B
与之相对,美国500强的上榜门槛为55.75亿美元,对应企业则是排名最末的牛仔裤品牌Levi's。500家公司总收入达13.72万亿美元,总利润达到1.13万亿美元。按照汇率折算之后,三个指标均是我国的两倍还多。- X$ v5 r9 Q% } D5 R1 ]& u( w
' C& K& i, j5 o5 E& Z
再看国家队的构成,中国的500强企业只覆盖了35个行业,而美国队有来自72个不同领域的企业选手,多样性和均衡性上又甩开鄙队一个档次。+ a- F! ^# c$ l6 b, @
& T8 x4 n* \4 L
DT君统计了500强各行业的利润占比,整理出中美各自500强中最会赚钱的十大行业。
0 N6 R1 I/ Q! h) l" S6 {' y4 f& P8 i m: b3 {- z1 n1 B0 k# Z
2 Z! n7 P2 n, A.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商业银行均以绝对的优势占据第一。但与美国不同的是,在我国500强中,仅占4%左右的银行企业赚取了40%的利润,吸金能力过于强横。以恒大、碧桂园为首的房地产业也可谓是中国的吸金大族。上榜企业数量是美国的10倍有余,净利润总和占比超过10%,加上银行,真真占据了半壁江山。
. h! T. h [0 Q$ i( v% _; o/ \& h" X2 Y& R. _, b9 |$ N
此外,中国500强企业的营收超过2018年全国GDP的一半,而美国500强的营收超过其GDP的三分之二。可见美国企业的头部效应更加明显。
9 ^+ ^: K) Y: g1 \- ]" F8 d0 G W7 q3 a+ U
经济学家胡鞍钢2013年在《中国国有经济竞争力评价》的论文中用大量数据证明,中国的一流企业不是是否出现垄断的问题,而是集中程度还远远不够。看来,经过了五多年兼并重组关停并转,中国大企业们的确更大了,可“大而不强”的老毛病还没根治。
# X6 o4 Q" j2 ^8 A$ l9 J# z' B) q% K) A/ G9 P* v" g& u4 J0 H
! ?6 b4 U2 A* N4 T4 z- H; U) c
7 P, ^8 h2 N2 S) U,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