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脉动生产线一年至少生产150架歼20
7 D& O; i& U8 c) S; n& H- E& R5 _1 K
真正的军迷眼睛是雪亮的,俄罗斯AL31FN发动机要是能推动歼20,母猪都能上树了。# b6 W& V9 j$ M' {
8 m; K }- C( H但是在官方正式公开宣布歼20是用的涡扇15 发动机之前,“各派”军迷们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不过,无论争论如何,不会影响到事实结果,歼20的发动机绝对是涡扇15,歼20会不断的进步,我国武器性能也会不断的进步。一起祝福,才是最好的。
+ [' m6 a5 O# S P! m) {' K
% O) |( d- C7 T' R; Q7 Q为何官方对歼20的发动机保密程度非常高,明显是上层对这个问题有红线,比如在制定涡扇15的密级时,给设置了一个机密级,那就不能在大部分场合泄露有关情况。
' v% }0 j* R: t% i( p/ G$ v# O( }' H: O/ e* ]0 t q6 n* f
限于我们国家的保密制度和习惯,歼20的发动机性能直接关系到歼20的整体性能,一旦暴露就会被敌人提前掌握,提前预防,起不到杀手锏的作用。
2 L" f2 F' b0 E" `6 Q0 Y8 F( E; `: ~; z1 G5 t" m7 m
歼20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一切战斗力的基础源泉,所以发动机的选用必然会引人注意,再加上各种不同渠道或有意或无心的信息引导,争论就在所难免了。并不是说只有我们国家这样,事实上绝大多数强国对待真正的核心装备都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对外宣传和对内保密根本在两个维度和空间上。5 ]3 E1 B8 T: i& P) }3 \7 \
- r. ]& f/ Y/ j9 B3 Z" R1 I
各国保密都有高招) e/ d# L J: l2 h
' h- b+ v* [% p6 }2 U
比如美国,F22根本就不对外出售,美国国会还因此制定了法律,日本是最想得到F22的,但是美国国会一纸法律将日本彻底挡在门外,有关F22的性能更是守口如瓶,现在仍然在云里雾里不为外界所知。
7 u& G" \3 ~$ ]! w6 Z5 O1 w4 n6 `) s8 F
F35一直被国际上广泛诟病,认为是一种非常失败的四代战斗机,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几次公开的要求取消订单,一度闹的沸沸扬扬,但是一场演习彻底改变了这些国家的印象。4 O! V$ D$ a3 V. j" H
/ A$ t+ m* l; r2 C! b; g( J2 \
2018年8月15日美国在挪威举行了一次F35与F22的2对2的对抗赛,F35A是挪威已经装备的现役飞机,F22是专门从美国飞到挪威的现役飞机,双方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F35的采购国面前众目睽睽的进行了近似实战的对抗。各个采购国作为裁判观看了这场对抗,令人意外和蹊跷的是,对抗赛后这些国家再也没有抵制F35,而且不再作声。
9 J, }$ \. C( D
# a$ u0 u8 b" v* i可以肯定,这场近似实战的对抗让之前百般抵制F35的盟国终于放下心来,那就是F35在与F22这样的隐身战斗机的对抗中不但丝毫不落下风,还大比分的战胜了以机动性和隐身性著称的F22,这才是让美国的盟国放心的结果。
4 A) M, n3 x% z$ S# [
1 i# m, c( q+ j; l; W+ b, K! q道理很简单,F35既然能对抗F22,也能对抗苏57甚至歼20,这才是盟国要的结果。而美国为了销售F35,举办这次有说服力的比赛也不得不暴露了F35的优势所在,算是迫不得已(不然盟国都不买了)。
/ ~2 x; n7 P, E! i8 Q I
; T/ q9 f% ~1 B5 i这样的事儿大家都在干,中国也不例外。
2 q1 Y/ J9 ^/ y0 D
3 x. \+ w; p3 @比如2018年珠海航展,歼20的总师杨伟就说,本次歼20的表演每一个动作都要经过上级审批,可见歼20在珠海航展上的表演仍然隐藏了真正的实力。
' q7 G7 ?$ G# F, m: f6 Q. s1 N
& Q, [- Y& X4 j0 x( |" e
" O( T4 Y: O8 I+ m4 A+ z3 ^: f6 O; C3 |- m' h
更有记者在展览会现场提问:“歼-20未来会用歼-10B的发动机吗?如果使用的话,对性能会有什么提升?”歼-20总设计师杨伟却回答:“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吧,就是我们什么时候有可能用上,对吧?你怎么知道我们没用呢?”,短短一句话足以让我们遐想万千。8 b" a) f& R, r( F( r; d
9 q$ L% P( g# W# h( Q根据笔者的观察和在“炮楼”上的高清晰度的照相机拍摄的图片证实,歼20的涡扇15发动机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的确没有使用推力矢量,但是机动性已经远超其他各种飞机,包括歼10。否则,又怎么理解杨伟总师“对吧?你怎么知道我们没用呢?”这句话呢?这句话其实已经证实了歼20已经装备了推力矢量发动机。4 b. M6 E: y% q: u
, [: H& b6 U* z3 x3 l5 m! q1 o但是在表演中隐藏了真正的性能,只能这样理解。: c+ }) T8 s5 ?3 K$ r2 L
, X) j# @9 j3 N" X$ r6 e
涡扇15发动机不可能扯后腿,歼20已经在大批量生产
2 T5 Q+ q* B4 L% Y% q6 U8 K Z; p1 u7 v& Z' A* t: o
我军在有了航母、055万吨大驱、高超音速飞行器、隐形飞机、超级计算机等等高大上的尖端武器装备后没有道理再让一个发动机扯后腿,单单一个发动机是长时间试验的结果是不能解释通的,中国的军工人员加班加点累积的时间远胜于资本主义国家下班就走的时间积累,更何况官方已经证实涡扇15已经大批量生产了XX批次,形成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皇上不急太监急”而这些太监往往还是一些跪舔西方的人,他们的话要反着听。 u' u9 L4 B1 ^: r& ] Q) y
* S% L5 A( h3 ~( z! N5 w8 V* c
能自产高性能发动机意味着我们终于“翅膀硬了”,说话做事儿肯定能更有底气了,工业技术水平肯定是脱胎换骨的变化。
* o$ e! a/ c+ j$ m' Y5 d4 W4 a8 z4 y* w, c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
2 J7 i4 r6 q }
/ n2 n1 C" J) t, Y* w当年研发蒸汽弹射器的时候,各种问题出现,就是没预期顺利,后来马伟明院士果敢的自筹资金两千万研发电磁弾射器,但是被很多人不理解,因为这个技术是比蒸汽高一代的,这就表示要越代研究,很多人就不理解,说你上一代都没弄清楚就搞下一代。但是马院士有信心,因为马院士是研究电力系统出身的,而电磁弾射的核心问题就是电能的巨大聚集和瞬间释放,后来这些都被克服了,不但克服了,马伟明研发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属于第三代舰船动力,领先就领先美国!
: ` n$ }. j" r$ T- Y; E, n/ _+ ~7 o
引进苏35的奥秘
: ?7 G- r& V' v6 h) R8 F
1 ?: U# ]0 P& Y) g7 V5 k6 Z现在咱们总算明白为什么要引进少量苏35了,不仅是为了帮俄罗斯创汇打广告,更重要的是验证自己歼20的四代机是否达标。美国的标准是“确保打赢3代机的就是4代,因为4>3!这一点它做到了,F22打三代机足够。1 j: F$ }( D# W. p$ R
1 \2 L, R7 y2 S) ~& Y9 K) `( j! {中国引进苏35有自己的目的。苏35是俄罗斯针对欧美现役最先进战斗机研制的一型战斗机,从地缘上讲俄罗斯要比中国更直接的面对西方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也最了解美国和西方。我们经常看到俄罗斯战机进入欧洲的防空识别区执行任务,故意撩逗对方,西方的各型战斗机包括F22和F35都曾经参与了拦截,对抗激烈的过程中双方都会不自觉的使出浑身解数,所以俄罗斯对美国和西方的战斗机技术,雷达技术等等防御措施了解的要比中国清楚的多,苏35就是这样一款有针对性研制的三代++++战斗机,而苏35的推力矢量发动机与F22的推力矢量发动机相仿佛,这都能使我们侧面甚至直接了解到美国和西方先进战斗机的性能和特点,非常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的研发自己的先进战斗机,我们买苏35绝对不白买。8 Y! y6 G1 ^& c, v/ g6 `: g
6 A* o5 ?# ~# Z+ R! `, c& i& K( Q9 E
实际上苏35与苏57除了在隐身性能上有差距外,苏35的航电系统基本嫁接了苏57的技术,这也是俄罗斯为什么不急于大量采购苏57而还在大量采购苏35的根本原因,我们了解了苏35也会不同程度的了解将来我们周边可能引进的苏57,这绝对是一举两得。 G/ z+ Z( Y0 @! J3 _2 F
' c6 ?, [7 {% e; F) X& G
另外,我军内部也进行了歼20与苏35的对抗演练,具体数据都是绝密,不可能泄露出来。
' {2 m( h9 i/ L" }$ w* G
\- ?6 x& y# q. a6 }* h X1 L如果歼20与苏35对抗都打不赢,证明4代不达标,得再改。只有确保战胜苏35这样的三代++++, 才有资格说自己够格4代,通过歼20与苏35的较量,应该说这个信心我们已经有了。; Z' m) W2 d7 m% \
0 ]! m' P" X+ A; k) I" w% H$ D
歼20已经进入大批量生产期
% z1 o. |& X; ~, U8 I/ `' i/ e5 [4 h" R8 L6 D0 g9 p# H3 z
公开资料显示,歼20的生产已经引入了脉动生产线概念和工作模式,而且已经建设了4条这样的脉动生产线。, L/ ` U; w% K9 H+ {) d
# }2 m. N& I/ r, l2 M. j5 W传统的飞机生产线是固定站位生产线,飞机在车间的固定位置装配,从开始装配到装配完毕,飞机的装配位置始终不变,叫固定站位生产线。假设飞机有1000条工序,就会有1000拨工人按先后顺序排队到同一个固定站位去装配飞机。非常麻烦,也许半个月才能装配一架飞机,一条生产线一年装配24架飞机很不错了。8 f# k0 t5 V( B9 y
5 y" L# @+ h5 l) q连续流动生产线。声明一点,虽然这种高速生产线常见于普通机械制造业。但是,截至今天,人类飞机制造还没有进入连续流动生产线时代。例如:汽车制造有连续流动生产线。汽车在连续移动中不停的装配,一个小时就能装配几十辆汽车,一年可装配几十万辆汽车。不过,飞机的零配件太多工序太复杂,目前做不到这一点。6 W/ @6 r, G: f) k
3 x7 g4 g! x, i
脉动生产线,既有固定站位生产线的一部分特点,也有连续流动生产线的一部分特点。但是,没有连续流动生产线那么先进。它的特点是:飞机移动时不装配作业,装配作业时飞机不移动。例如:波音787飞机是把飞机分成5个相对固定站位,同时在5个相对固定站位对飞机的5个部分进行装配作业,而且还大量采用模块化装配作业。相对固定站位的飞机都装配作业完毕后,再用各种手段把飞机移动一次,这种移动叫脉动。生产率虽然赶不上连续流动生产线,但是,起码比传统固定站位生产线高很多倍。例如:据说,美国F35脉动生产线一天能装配一架,理论上一年可装配365架。中国的工业装配能力并不比美国落后多少,假设F35脉动生产线产量属实,歼20脉动生产线一年可能至少生产150架歼20。% ~" k# @0 l) G3 C
0 Z8 g# ]; |* D5 |大批量生产歼20的前提是大批量生产涡扇15发动机,歼20达到服役状态必须配装推比10以上推力的高性能发动机,否则就不能服役。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想用嘴炮就阻止涡扇15大批量生产,这根本是狂犬吠日!* B% l6 ^% {" F! q8 H
$ s) x8 Y6 I6 e' u" P3 L% L$ \4 p! @ ?8 |$ i7 E
6 E" C6 p, I: k& [3 z& D) w
有充分的资料显示,涡扇15已经生产XX批,足够歼20用了!
4 d' R- K! G- W4 W" N4 `2 O! \. F: R# L
可见歼20在西方心目中的位置,西方给歼20的绰号就叫“火焰獠牙”,很是可怖!一架五代机装着的是三代机的发动机,还有什么利爪和火焰獠牙?8 v; C% Y9 Y) C3 c
' |" U4 W h; Y* }5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