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最后一刻提出了中国无法做到的要求,包括“完全开放互联网”,“并放松对互联网的控制,取消要求外国云计算公司将所有数据存储在中国的要求”等,导致了谈判破裂。
7 a- U' m2 M: k* V( M+ Y: O5 L4 t6 ^' Y# b
. k3 K1 l1 W( j8 ~5 p Y 这个消息的真假外界可能无从得知,但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讨论,却很有意思。/ \) P) H* ]& t0 @
* \$ p6 F8 ^6 Z4 w4 A
有关互联网开放的事情,其实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我个人经常在境内和海外走动,坦率说,不管是工作还是个人社交需要,严厉的互联网管制都带来了很多不便。很多在中国投资的外商,一些科研工作者,以及一些长期在境外工作或生活已经习惯了网络自由的人,对这些管制措施也非常苦恼。一些需要翻墙才能看我发言的“牛粉”,对此应该也深有体会。很多人,包括我本人,都有过网上言论被无端删除的“待遇”。3 D9 M- _2 E8 x% y8 r$ E& y
5 r& X% d9 x, \% x+ ` 但另一方面,我也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对国际互联网采取那么严厉的管制政策,屏蔽了那么多国际主流网站。
- J: G2 R! \- q9 e5 K; ?% D9 ]) Z- c
2 O4 D% w- R9 |2 } 有几个层面,一个是保护国内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个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新经济大国,除了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政府通过网络管制建立的“城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城墙”保护,任由美国的互联网巨头挟先发优势长驱直入,中国的BATJ等明星网络企业恐怕会很难这么快成长,即便是经过市场厮杀竞争最后成长起来,过程也不会那么顺利。如果没有产业保护,你很难想象,中国今天的互联网市场会是个什么样的生态结构,中国在互联网新经济中的话语权和展现的国际竞争力,可能根本无从谈起。
* ~. I/ V; T6 M6 s4 w
# @% D4 y% V9 Z- c6 ^, w1 d! C 第二个层面是政治与社会层面。中国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开放式民选体制不同。在民选体制下,网络自由与体制本身能形成积极互动,民选机制本身就需要有开放的舆论力量来保障制度运行,而体制中不同的政治力量也需要舆论来表达或推广各自的政治主张,网络作为一个政治主张和舆论表达的工具和平台,在民选机制下,能和这种机制和谐共存。
9 I7 E$ o; j& u$ K8 C" y7 m$ `, s6 Q! \" n/ [) v7 s
但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党执政的社会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它对政治主张和舆论表达的认识,是由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宰制定义。这种制度的内在逻辑认为,执政党已经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媒体舆论(包括互联网舆论平台)都是党的喉舌,是唯一代表人民利益的舆论主张,制度之外的其它声音天然地无法获得政治信任。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竞逐下,因为国际互联网巨头大多是由私人资本控制,既具有两种“主义”的竞争,又具有国家利益的较量,当然不会开放这个阵地平台。
9 w6 l" w8 D' k) @0 D8 n2 }& h) ?& _& w" m- r
如果觉得这些政治理论性的论述太过深奥难懂,你也可以尝试这样简单认识:因为民选体制下,今天这个党上,明天那个党上,政权需要通过选民投票进行更迭,所以各个不同阵营的政治力量,通过媒体与网络平台怎么宣扬你的政治主张都无所谓,因为这种体制本身运转就需要不同观点表达。但是在中央集权的威权体制下,尤其是一党执政或某个家族集团独享统治权的情况下,执政党(或王室或执政家族)的政权安全从来都是第一位的,试问哪个决策者敢让人民通过媒体或网络平台自由表达政治主张,并结成一股可以对执政党或执政家族叫板的政治力量?+ p$ W+ y( A8 f! r7 _/ w8 }% @
3 {6 j6 R* x+ d4 Z" X( h& h 尤其是,这个平台又掌握在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资本家手上!所以我们看不止中国,几乎所有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威权国家,都不可能允许开放网络与言论自由,这是因为网络开放与言论自由与这种制度本身存在着本质冲突,前者对后者来说是一股革命力量。
/ D2 J ]- @5 \5 e/ j* z9 @2 B
, |/ w% |5 e u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数民众政治懵懂,容易被舆论诱导,又富有革命精神的国家,不实施一些必要的舆论与网络管制,老实说,真是不行。更何况中国还有14亿人口,各种主张差异悬殊,各种观点之间又极度缺乏妥协、共存精神。可别忘了,美国是怎么指责俄罗斯介入美国选举的,在利用网络平台介入他国政治的事情上,俄罗斯恐怕连当美国徒弟都不够资格。- [9 K; r I. g o
' L' Q& O4 ~2 A* Q
第三个层面是国家安全,主要是企业和国民资讯安全的考量。这个东西的重要性现在大家都非常清楚。这次贸易战美国总是拿华为说事,说华为会在产品中留有后门,可能帮助中国政府窃取用户机密,这反过来其实说明美国一直就是那样干的,所以它才会担心中国也那样干。另外还有最近爆出来的联邦快递变更快递路线,把华为的国际包裹邮寄到美国的丑闻,这背后意味着什么,其实大家都不言而喻。3 |: q+ m5 o I& |+ p9 X* V
! _3 e$ ?( v9 a5 r( C" c 美国是个特别保护个人隐私的社会,那些互联网巨头们也经常宣扬会保护用户隐私,不提供给政府,但一则,鬼知道他们到底会不会将用户资讯提供给美国政府,二则,即便他们不主动提供,FBI也难保不会通过技术手段获取这些信息,三则,就算他们不提供给美国政府,FBI通过技术手段也搞不到, 让这些互联网巨头掌握这些信息,你用户的隐私就得到保护了吗?恐怕未必!
$ E1 i! t* K& e5 R1 ^" L0 A$ U
) b. h5 I" O+ L( J 在这个问题上,我是倾向于不相信这些互联网巨头保护用户隐私的口头承诺和道德底线的,尤其是当这些资讯是中国用户资讯,又可被美国政府利用以达到美国国家利益的情况下。 U" N5 X% @, t, K' S
9 B; X8 l+ k* t: b6 H Z 在中美进入全球角力的情况下,我宁可相信美国的这些互联网巨头是爱国的,当然他们爱的是美国,不是中国。我敢打*,一旦中美进入对决状态,基于维护美国霸主地位和国家利益又需要这些用户资讯,那些前一分钟还信誓旦旦,说不会将中国用户隐私提供给美国政府的互联网巨头,下一分钟就会或明或暗的将这些资料统统交给美国政府,连一分钟都不会犹豫!你不要觉得只有中国人爱国,在爱国这个问题上,美国人一点都不亚于中国人。9 w; n1 d& g( Z. v! J
% R7 V8 s' N0 g5 B6 Y, a+ m. O3 d 所以有人说互联网没有边界和主权,我绝对无法认同。互联网没有边界和主权是美国宰制了国际互联网主导权后的“行销主张”,是美国在占有了互联网国际霸权后一边把手伸到他国的互联网领地乱摸,一边为自己进入他国互联网领地乱摸建立正当性。互联网一定存在主权边界,不然美国为什么不放开华为进入美国市场?或者你让扎克伯克把FB卖给中国试试,看白宫和国会,会不会第一时间跳起来?. i, b( k n% r8 z0 Y$ j4 d
+ k7 P2 k% a1 p' h" G# q) a/ ]
所以,中国政府要求美国的互联网企业把在中国收集到的用户资讯存放在中国境内,我举双手用户。中国用户的资讯就应该存在中国,美国用户的资讯就应该存在美国,大家应该各自管理好自己的互联网边界。* b; L1 M) w+ A9 L
2 P1 B$ _- E$ I$ j3 e% e- c `
在中美谈判进入最后阶段,华盛顿不断改变要求,在协议文本中塞进去一些新的内容,要求中国完全开放互联网,要求中国改变让外国互联网公司将所有数据存储在中国的主张,绝对是强中国之所难,是明知中国做不到也不会做,而刻意为之。1 d; R) Y& ~! N: Q/ T
h" H3 }( v' A
其目的,要么是根本就不着急达成协议,还想把谈判破裂的责任推到中国身上;要么是想借中国希望达成协议的心理,最后趁机狠捞一把,但是却被中国方面果断拒绝。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些长期被防火墙关在中国市场之外,一直不得其门而入的美国互联网巨头,对美国政府和贸易谈判团队最后游说、施压的结果。: o0 p' Q: J: J* ~
( P! k7 s! q, L; y1 @+ _% F
. ~) i* [2 `6 u, Z4 {3 t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