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日俄争议岛屿的表述,2019年版《外交蓝皮书》仅写明“解决领土问题并缔结和平条约”。对此,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强调“政府的法律立场没有改变”。当地分析人士认为,日本政府表现出在日俄争议岛屿问题上态度的软化,以此来推动日俄和平条约谈判。
4 J' t% N/ H* w+ @; T0 `% c+ Z; z5 g; V. l) \
. R3 _# @4 v+ ~/ G: u% V, H9 J7 t4 g7 J0 l6 ]% ~! E6 b
日本北海道以北的齿舞、色丹、国后、择捉四岛被日本称为北方四岛,俄罗斯称之为南千岛群岛。俄日因这些岛屿的归属问题争议严重,两国至今未缔结和平条约。
H( @. q* s* `
: s. q6 W8 m$ u" K- ?关于日韩关系,蓝皮书提到“雷达照射风波”,称“韩方负面举动接连不断”,日韩关系“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蓝皮书中关于韩国重提的慰安妇问题的篇幅从1页多扩大至2页,详述日方坚持的慰安妇问题已经解决的立场。关于日本二战时期强征韩国劳工案,蓝皮书将原先的“旧民间人征用劳工”改为“旧朝鲜半岛出身劳动者”,日本媒体说,日本政府意在强调韩方原告“并非被征用者”。
Y" M: u% v0 ^7 R V, _4 ~1 \
) U; H) W1 u3 y% f% D2 J9 y日本外交蓝皮书,细微处藏着什么深意?
/ ] [& g, y6 C# [
8 z7 `6 e) `% Z$ ]执笔:无影刀&李小飞刀&陈小刀
8 l9 Y& W+ [: w8 W- j
3 j; P# Z- F0 p* x2 G3 I今天上午,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内阁会议上报告了2019年版《外交蓝皮书》。) U9 x% |0 {% ~$ P- g6 L/ [
0 G) ?8 A1 |5 q k
《外交蓝皮书》是日本外务省制作的,用来记录外交动向以及让日本民众了解政府外交情况的文件。与防卫省的《防卫白皮书》一样,《外交蓝皮书》每年都会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
# Z) N5 s) q3 z: E& _8 i _- F3 i4 [6 k0 R
3 U' N. f: M+ R
0 j m8 K$ a+ w/ ]/ b3 o; `
* _% C# h" o0 ?1 |! _ D
. `4 R: r5 {/ r* J* ?3 @/ k- }+ h今年的蓝皮书,有一些措辞的变化,细微处藏着深意。 + G/ a5 b, g1 V R
( A8 B3 P# b5 n# `0 y冷韩暖中
1 v+ k7 d6 [! }5 B; ?. Y6 G/ e+ e, u n J, A% H5 r& ^- i
在今年的《外交蓝皮书》中,日本媒体就注意到,在对待朝鲜问题上,删除了2018年版中的“通过一切手段将压力提高至最大限度”的表述。《日本经济新闻》就认为,此举显示出安倍政权一定程度的态度软化,与朝鲜达成妥协。 ( ^; `& f, b1 X( \$ j
7 p/ Q2 Q* ? u( B
《读卖新闻》则发现日本政府在“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归属问题上的态度有变化,删除了之前“北方四岛属于日本”的表述,反而强调日俄关系是“最具潜在可能性的双边关系”。
7 L2 j+ O6 |! n$ j/ I/ b/ w" d, J6 q N K& A, ]$ [
在对中韩的态度上,《外交蓝皮书》是不同凉热。 - g; T" G: J3 O+ u
; Y# a1 d3 |" K" M {% f对韩国,今年的蓝皮书删除了以往沿用的“在相互信赖之下,发展志向未来新时代的两国关系”,并且突出强调了日韩两国“直面非常严峻的状况”。- j0 S0 m( o+ {% [
5 I) R9 r& @* g& h: l
1 M5 [# ?1 b) p1 y$ ?& p: n+ T4 \6 r; m3 D3 B/ e# N2 p
而在中日关系上,《外交蓝皮书》增加了一些新表述,如“日中关系回到正常轨道,是进入以有新发展作为目标阶段的一年”“从大局观点来看,与中国构建稳定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5 O3 C b2 b7 b1 y- ^ n2 V1 d) [7 O
实际上,自2012年底,第二次安倍政权成立至今,《外交蓝皮书》中涉及中日关系的表述其实是不断变化的。
& @9 K; D% t8 u/ v& x. i$ `% }5 M" K$ X' W3 _- q; t: d
2013年《外交蓝皮书》中,涉及中日关系的表述为“中国是隔着东海的邻国,拥有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频繁的人员和文化交流,是非常紧密的关系。”
L! ~7 t5 b- P9 h2 \) \% _3 ^
8 Y" z# `! D. A* ~, t而2015年的表述则把“非常紧密的关系”改成了“切也切不断的关系。”
# Q" I# M; V' h) N6 {
4 g8 S* f6 `4 f L* W. X" Z* ^到了2016年,前面的话都没动,又加了句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 K. U0 \3 K+ O' }1 t( ]: a7 w/ H* _& J/ m4 c: O
从2017年开始,《外交蓝皮书》涉及中日关系的表述开始固定,即“与隔着东海的邻国中国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拥有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频繁的人员和文化交流”。
# A. H2 f0 G( ~( o
8 v, u& s. H$ u9 ~2 N. h
* B# L% k- O m u, x7 R- H8 m( z: d. ]: u' ~1 Q
回顾第二次安倍政权成立至今的七本《外交蓝皮书》中,有关中日关系表述的变化,反映出了两国关系走出低谷、不断转暖的过程。而从“非常紧密的关系”到“与中国构建稳定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中日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Y, G n0 e0 H9 C1 ?. S0 a
* `" b; Q6 k7 O1 _% ~1 E! K' _注意,2016年、2017年是中日关系不太好的年份,蓝皮书也没有删掉中日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的表述。要知道,国家发布的外交政策纲领,往往都字斟句酌,有研究日本的学者告诉刀哥,日本看起来是想通过这句话给自己划条线。
* h5 w$ e: R Z/ K! l! {6 ?5 j! b0 C8 k; f6 Q6 w( S7 X; y
今年的蓝皮书中不少关于中国的表述耐人寻味。比如蓝皮书认为,中日关系回到正常轨道,是进入以有新发展作为目标阶段的一年。
5 @9 O/ [/ ~$ x3 V# m
0 N! Q, K5 l9 S$ V$ u6 p ~+ a I正常轨道
0 z5 m% c1 l# C+ O' M3 o, W* s6 O- B* C
“正常轨道”这个词,不是随便用的。
/ M: q! [- g( Q/ j4 T3 C% E6 k* z% h1 `9 E
去年1月底,中国总理在会见来访的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时说,中日两国应该携手促使2018年成为中日关系重返正常发展轨道机遇之年。
- s' p! J+ G9 E& k3 K8 Q# t& C$ N7 ~# l! y" M
可见,当时中日关系还不在正常轨道。
B2 s! R1 w, v* Y5 \: R6 t" [) j
$ H: n. @5 {; q2 a. S4 i0 x去年4月,王毅外长访问日本见安倍的时候表示,希望这次访问能够成为两国关系重回正常轨道的重要一步。
" `5 B5 m0 Z" n* N q: h
- u/ ^: z; C$ y; f+ \6 P0 ]
' C" n/ z2 V; F# L4 i
% v, R0 l2 I+ M# q0 Y那时,中日关系也没到正常轨道,但是向前推进了。
( i) g* j& g0 C. A: p- O8 }8 H5 q1 _/ }5 M$ |- k1 ]
到了9月,中日两国元首在海参崴见面,双方都强调,两国关系正步入正常轨道。 3 b" Z- y. m% N4 K
6 W, e9 G% b' d- x中日关系,渐行渐稳。
" T. d; F; E5 {8 \2 o8 T. Z) f( s& B) g6 B$ e3 Q
一个“正常轨道”,见证了这一年多来中日高层频繁的交流,以及中日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5 f6 H" q" ] U& T0 @" Y2 H$ a) S# ^ {
这个定性,至少有三点意义。
% I: o, b! g) A+ {( r
7 K4 p& P, I& U& Y" T$ P: h第一,对日本也是一个牵制和约束。前几年,中日关系冷冻颇深,现在没人去深究原因,但日本心知肚明,让事情到那种地步,到底谁责任最多。
- W1 ]1 o" q* a% I* ~' F* t1 \ {( H- T
; C( U; e* U! b7 d+ d现在中日关系重新正常,日中两国都不会不顾及这来之不易的局面,在双方的分歧、风险因素面前,都会思量再三,再做决定,总不能今年刚正常,又很快不正常了。! X% D- S; l: ~! v9 B3 o* w \
8 I3 k* S* v g/ J0 R4 g$ y- }& ]
! C6 M( ^0 X$ W1 o" X4 i7 c' y7 H) F2 R& V7 u1 L' H( e0 [: E
% T; @; j+ R3 q0 I2 U2 D. w" ^3 T
) J k1 Z5 ?: f- b6 E第二,中日关系中有博弈、有风险、有摩擦,也有机遇与合作。在“正常轨道”这个框架里,双方高层互访更频密、社会互动更多元,因而机遇可以被更好抓住、合作可以进展得更顺利,而博弈、风险因素可以得到有效的管控,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 F, X- V$ V0 `4 c
. d. ?* y% w& n- ~. o! D第三,非正常意味着停滞不前,而正常轨道则是一个新的起点与开始。接下来的目标,日本也说了,要“有新发展”。两国的政治、经贸、文化往来都可以在这个新起点上,再进一步。 ) Q- |5 u! _- r1 @
' l+ b1 J3 x( }" e6 ~0 C' R8 C; P+ l
模糊定位
: O0 x) c4 k; ^) v; D6 Z+ ] T% ?4 ~) k6 Q8 J
在日本发布外交蓝皮书这条新闻下面,有个ID“编号6391”的微博网友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首先,日本要回答,自己到底有没有外交。其次,日本和以西的邻国(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关系都不好,到底责任在谁?”
5 ~8 j1 ~% D# h- }2 p% ]6 R, p" S2 f
“编号6391”之问,问到了日本外交的坎上。 ' O8 t3 b S {# r' Y# f
2 i) ^& E& J5 ~/ R/ p* v4 A
它的要害问题在于,使命感茫然、国家定位模糊。$ _/ d/ w/ x2 I1 V
2 w" s% w; h* |0 n我们中国人有幸生活在一个使命感强烈、方向感明确的国度,当五星红旗飞扬的时候,作为祖国的孩子,每个中国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是民族复兴。在世界范围内,这种使命感是珍贵和不多见的。 4 E9 V+ D1 X! {5 R* H% e- a
, U$ c A% g4 q+ o对日本来说,明治维新之后,它的使命是尽快富国强兵,继而成为亚洲一大帝国;二战以后,它的使命是尽快完成重建,并恢复日本的国际形象;那在一度登上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又黯然下落以后,日本的国家使命感是什么呢?
% q s" z; Y$ a5 o
% W5 `/ q" S3 L! n
% G, {; d' V0 j0 v+ ?8 v6 b8 H7 B6 g2 ]3 P" k
安倍被认为是战后一代日本人的首相,这一代大多人认为,二战的罪责不该由他们承受,日本应该成为摆脱战后体制束缚的一个普通国家。 . m. ?3 S7 q' c7 Z0 t! i# M
9 o' q1 o, g6 L' c7 n
然而,尽管安倍不断为各种可以凝聚国民的场合站台,但这么费劲气力却时时遭遇现实的尴尬。
) Y$ D8 R4 B" b, J( E
* Q2 i& {7 Y, t( [( s( o/ j一方面,是国内质疑安倍搞国家主义的声音一直都存在。另一方面,从宏观上,日本在政治上受美国掣肘,安全上要依赖美国,经济上与美国又是对手(特朗普在钢铁关税上放过了印度,没有放过日本)。 0 [) }" T. r+ S7 Q" a0 \
5 D* v$ g( x L; U" V1 I8 v
在国际地位日益上升的亚洲,日本是一座孤岛。政治上,它被其他亚洲国家视为美国地缘政治伸出的一条腿;经济上,由于日本在几次经济危机中的表现,有几个亚洲国家相信日本会与自己共享发展成果?4 g9 p# p* p% R& J0 V2 J
3 S2 T4 p3 a9 h# ^5 u! T" x; }文化上,日本不被认为是个有“亚洲价值”的国家,更像是个西化的国家,连日本自己也都这么看;历史上,侵略和殖民记忆也没有远去,德国周边的国家没有认为德国的强大是威胁,日本显然不是这样。
+ J6 j+ k+ }1 j8 o' |5 Q6 t( e. |+ r3 l' K6 n
日本地处亚洲,却不能心安理得的待在亚洲。这是它冲西边跟谁都处不到一块的另一原因。; _- M$ v2 W& ]2 k2 f; S
+ H Y% L. z5 f2 v
, k+ K& N8 |& E6 B4 T$ @$ i- s* ^) Y
: O7 w8 L# Q0 N) ?5 g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日本,是显然不可能成为一个国际性大国的。那么对日本来说,最好的算盘是什么呢?放弃美日同盟,全面倒向中国不现实、心理上也接受不了。5 z% o0 [+ s0 [( c
7 H2 R- ]' ^- p: V" z但加入反华同盟,进一步扩大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存在,同样也不符合日本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影响力反而是有助于在一定范围内削弱美国存在的。
4 W! n. b( M& `
: j; A( ?# C8 m* G4 ~因此,这么多年来,即使是最希望在安全上做美国桥头堡的国内派别,也是积极主张对华外交的。
5 L" d1 K5 M) Z& c/ c, M1 q+ t5 q4 W( R5 C( U
因此,中美相制、日本得利,国际上多搞搞慈善NGO,多出出联合国会费,多派些维和部队,逐步让日本成为一个长袖善舞的普通国家,多好的盘算,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中国实力的飞速增长,特朗普的上台,剧烈的震颤着日本的棋盘。 6 `5 [- Y% s$ W& v
: D7 Q1 {. T9 ?% P, s4 J
在一些日本人看来,我们或许也是一只闯进瓷器店的公牛。中国的发展太快了,打翻了多少人的棋盘,但中国不是国际规则横冲直撞的颠覆力量,这需要时间来证明,日本肯定也需要时间去适应,给它时间去适应吧* o% B8 e" N' ?( ]4 e5 D; \
- |$ H, C6 }$ K6 E4 i/ h-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