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14日援引知情者的话说,这种技术现在已经转移到杭州、温州和福建全省。黄河沿岸三门峡市的执法部门今年使用这种技术,一个月就进行了五十万次的检查,看看居民中有没有维吾尔人。
, ?6 w1 |1 G" W ?! p9 y# r8 e$ f2 g: i
《纽约时报》又对采购文件进行了核查,发现中国16个省有将近24个警察局2018年开始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陕西省执法部门去年计划置办一套“能够支持脸部识别,辨认维吾尔与非维吾尔人特征”的智能摄像系统。8 k8 { [8 l8 C9 \. T6 K- I
3 A3 }* m5 @. Y1 ?有些警察局表示,这是为了“识别少数民族”,可三名知情者说,这实际就是专门对维吾尔人进行识别。他们说,维吾尔人从外形上更像中亚地区的人,与汉族很不相同。识别软件就容易进行辨别。
9 y* [' K+ j4 v9 H( \" @
6 T1 w6 ]: h1 y; C& K新一代创新产业也应运而生,迎合政府的需求。报道说,他们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依据人的肤色等表面特征对人群自动进行划分。0 ]& `& `; j) G, [9 P0 N d
- I1 ~# B: n7 N L云从科技(CloudWalk)就是这样一家创新公司。公司说,他们研制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识别“敏感人群”,“如果一个维吾尔人最初生活在一个社区,20天内出现了六个维吾尔人”,“就会立即报警”。
! m% N1 L8 ~* u
8 p* d5 J- G9 @& m云从科技把这套系统称为“人脸动态布控”,并称已经广泛用于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公司举例说,“广东省公安厅采用云从科技人脸识别技术在地铁、车站、重点小区等重要场所进行布控和实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抓获了一批嫌疑人,为公安破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战法,受到全国公安系统广泛关注”。6 s7 j+ o8 h. U" Q$ y, R
5 k7 N5 n# E3 w" v8 H8 ?! P
涉及“人脸动态布控”软件研究的公司还包括依图科技(Yitu)、旷视科技(Megvii)、商汤科技(SenseTime)等。海康威视(Hikvision)出售的摄像机和摄像处理软件就包括少数民族的识别功能,并处理图像。9 i! w: Y3 j" h3 {1 m
: y/ K5 k: Z" M8 S& D4 g6 B
报道说,中国公安部2018年投入数十亿美元,成立了天网(Skynet) 和雪亮工程(Sharp Eyes)这两大电子监控系统,用于执法和情报搜集,致使以上的新创公司行情看涨,市值都超过了十亿美元。8 v6 A3 A" n6 G0 Z8 R
+ m8 j/ i& L* @* @商汤科技一名女发言人表示,她与“相关团队”了解了情况,不清楚这种技术被用于族裔识别。旷视科技在一份声明中说,公司的重点“是商业而不是政治的解决方案”。旷视科技还说,“我们关心公民个人的福祉和安全,而不是关心监督群体”。
3 O; C; B, {4 ]; i$ ]& v! o, x/ O9 j" r. W* ]9 t
尽管“人脸动态布控”系统已经普遍使用,但两名知情者透露,这套系统并非无懈可击,理由是系统的精准度经常取决于灯光等环境因素以及摄像机的机位。; Z/ }- B9 Q; [) z
5 c9 R5 k8 w- u" g, u i0 T6 G'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