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美关系] 美国的中国通称中国在下赶超美国的大棋

[复制链接]
平淡zz 发表于 2019-1-12 21: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你看看皮尔斯伯里先生,这位头号中国问题权威,他会告诉你中国很尊重特朗普,还有特朗普的天才大脑。”2018年9月26日,借由特朗普又一次“王婆卖瓜”式的自夸,大多数美国人第一次从这位总统的口中知道了迈克尔·皮尔斯伯里(Michael Pillsbury)这个名字,也许其中一部分人还会意识到,这仅仅代表了皮尔斯伯里登场的序幕。: C$ o% \5 K2 ~8 B# N2 Z" g

3 q7 S* k6 @8 B6 T两个月后的一天,皮尔斯伯里刚刚在华盛顿“宇宙俱乐部”(Cosmos Club)吃完一份肉眼牛排沙拉,就收到一条来自白宫的短信:“总统先生正在找你,速回电。”翌日,他便和史蒂芬·姆努钦、威尔伯·罗斯、拉里·库德洛、贾里德·库什纳,一起挤在了总统办公室,再加上从加州远程连线的彼得·纳瓦罗,共同为几天后中美两国元首在阿根廷G20峰会期间举行的贸易问题会谈出谋划策——这场会晤的结果现已人尽皆知:双方进入90天停火谈判期,暂停相互加征新的关税。% L$ r; k9 a: f# I% }

' z/ n6 k" O' y回看当时的椭圆办公室里,六名顾问提出的建议不尽相同,甚至彼此冲突,不过其中,最让特朗普听得进去的是皮尔斯伯里,这个来自哈德逊研究所的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他在2015年出版的著作《百年马拉松:中国称霸全球的秘密战略》,在近几个月的白宫西翼成为“中国威胁论”再度甚嚣尘上的指导手册,核心思想就是认为中国制定了一份秘密战略计划,将在2049年,即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
; ~- Z, i* V8 C6 t, f% {6 ^
* ]+ c0 l3 L' O$ Q- _- C2 P8 |* n1 X" `8 E$ K- G* }4 a- L, p
至此,读者也许要想起这位皮尔斯伯里先生在中国国内更为人熟知的名字:白邦瑞,一个能讲地道汉语的美国人。确如特朗普对他的评价,他对中国问题的研究称得上是美国国内的顶级权威。不过,这种权威并非从一开始就是以“威胁论”的形貌出现的。8 S9 p6 M* D2 `; p* M  {9 ^5 [

& y$ d" _9 r9 j" x4 q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白邦瑞在斯坦福大学就读本科、主攻中国历史的期间,接触到一份关于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的中情局解密报告,第一次引发了他对两国军事合作的兴趣。1970年至1972年,他又赴中国台湾交流学习,此后不久,当美国政府开始考虑是否改变对华政策时,他便第一个提出“联中抗苏”的观点,受到时任国务卿基辛格的重视。彼时中美尚未建交,美政府就特准建立“白邦瑞渠道”,允许这个27岁的年轻学者在纽约通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秘密与中方人员讨论两国军事合作。1975年秋天,在美国政府授意下,白邦瑞在《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首次公开鼓吹中美军事合作、武器贸易,由此奠定他在两国军事关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Z$ A  s: e# W& n( {: G
. C% Y# R, T$ C在《百年马拉松》中,白邦瑞说,自己曾是个“熊猫拥抱者”——相信中国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上都会朝着美国盟友的方向发展,因此极力主张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发展予以支持。但这并不是他与中国的全部故事。7 \2 X0 E7 Z: k5 y; j
) k" n- l4 F( W. W

2 ^; j3 T& r4 x% d$ s' J9 b从尼克松、卡特,到里根、老布什,在20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在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但白邦瑞却逐渐发展出了另一套关于中国的话语体系。他说,经过数次与中国军方和情报部门高级官员的交谈,以及对一些绝密情报和内部文件的接触,他才发现,中国的高层一直在对美国实行障眼法:向他开放机密文件、介绍他认识中国军方和情报界的人士,不过是这个欺骗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他来影响美国的决策者。
$ I8 M( u$ c  O7 `* P/ M: d. K+ D6 L2 e# P
白邦瑞写道,真实的情况是,1949年以来中国的历代领导人心中都有一份“超越美国”的计划,但从不对外披露,“他们要瞒天过海,向美国人示弱,不但不能引起这个超级大国的注意,还要得到美国人的全面帮助”。为了论述中国人的“战略欺骗艺术”,白邦瑞展现出了自己精深的中国文化知识,从三十六计讲到孙子兵法,从战国争霸讲到吴越春秋,从中国人擅长的围棋讲到中国人对“势”的理解,从赤壁之战讲到其他以弱胜强的战例,总结起来便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已经把欺骗发展成了炉火纯青的艺术,使之成为一种运用得淋漓尽致的战略手段。
/ K2 W9 d& p; j- j3 H/ L0 v
" x9 y3 l" ]; Y4 ?- j0 |中国计划?谁在忽悠谁
  K6 `. `9 y9 ^' s( f9 Q
# [: o/ N+ O! `0 W; b# `- m! N不过事实的真相却是,白邦瑞煞有其事地介绍的这个中国欺骗计划,其实只是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已久的“战略忽悠局”,它的创始人当然更不是中国的领导层,而是网民们调侃性地尊为“局座”的知名军事评论员张召忠。张召忠本人甚至不得不在《百年马拉松》出版后,通过媒体“喊话”不明真相的白邦瑞,否认“战略忽悠局”的真实存在。
& c& f% [$ I" T  f8 n' X% |4 H+ c* ~5 p1 B

) K, Y5 J1 `) {6 w# V$ c7 f白邦瑞的激进观点也受到了一些美国学者的批评,例如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1世纪中国项目”的前助理主任裘德·布兰切特(Jude Blanchette)就发表了一篇名为《魔鬼在脚注中》的文章,质疑白邦瑞在书中宣称的有关对中方人员和情报的获取,其可靠性是“无法核验的”。“有时候,白邦瑞会把一些早已公开的信息说得好像仍旧是机密。”: V9 X) n" H) C- ]

1 |, }9 N: l9 Z' E' \布兰切特列举了2003年的华裔双面间谍陈文英的例子——在白邦瑞的笔下,她通篇都以“绿女士”的代号出现,但她的真名却又在脚注中一闪而过。此外,白邦瑞号称那些支撑自己理论——中国要比西方所知的更加“鹰派”——的中文书“正在中国大陆越来越流行”,但布兰切特发现,这种断言同样没有信源。“它们是畅销书吗?有照片证明中国的领导人正在读这些书吗?”布兰切特认为,《百年马拉松》仅仅脚注就“充满了错误、误导和令人困惑的疏漏”,因此其观点也只是一种捕风捉影下的自我臆断,不足为信。
" W4 @% ]9 b1 p& L; L
- g$ ^9 s2 w8 m, s3 Z# _5 p! q* e! u& m( Z2 A
另一些人则认为,白邦瑞在书中的一些小错误和疏漏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手段巧妙地获取并揭露了中国高层在大众面纱之下的“真实想法”,而遑论这种手段是否可以查证。总之,就像在其他“中国威胁论”的讨论上一样,美国民间对于《百年马拉松》的接受用一句中国的古话来说,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 v4 K+ u, a% h2 r, r
# Q" {# U  S4 |

  k' l) O- |; y5 [7 Z;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平淡zz 发表于 2019-1-12 21: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宫对华策略的大脑
5 {" v. O: z' @9 ~+ d: j: E; k2 k7 g/ X+ d: e  e' G' [6 T

" N' R- k. h- K! t
7 n; m7 _6 a5 v* P
% ?2 D/ ~7 n7 ~* C6 Q% p; q0 K! a/ @1 E# L3 p: g' \
无论如何,白邦瑞也许已经不在意这些民间的褒贬争议,因为他很快就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新的兜售对象——2016年,特朗普在当选后不久即与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通话引发太平洋两岸轩然大波,时任首席战略官史蒂夫·班农旋即将白邦瑞以顾问身份招入总统过渡团队。他的“中国秘密超美”思想与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一经碰撞,立刻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白邦瑞告诉这位新总统,中国方面对他的竞选口号非常重视,因为它“违背了新的大国关系模式”,而这正是中美两国冲突不断加剧的根本性原因。4 m4 O& q* Z- {, L  P0 K) T
! o0 a% F' }+ l% x$ J( B7 @1 q
# R, M' U$ C! Y4 U; H# R
- h7 C4 X" `$ x* H) u& T* y
对于一个将中国的经济崛起视为对美国的国家安全的威胁,不断模糊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间界限的总统而言,白邦瑞在中国事务上的精通正是前者求之不得的。如果撇开白邦瑞不谈,特朗普的经济顾问团在有关如何与中国进行接触的问题上已经存在深刻分歧,经济学家出身的纳瓦罗和对华贸易谈判首席代表莱特希泽是不折不扣的“经济民族主义者”,要求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财政部长姆努钦和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库德洛则主张采取更温和的协商解决方法。在这场不相上下的对峙中,白邦瑞带着他的“黑暗中国”观点出场,一边向白宫官员们解释“中国的领导层也存在内部分化”,一边建议特朗普“如何利用这些分化获取美方优势”。8 Z: c) U4 S: _9 B4 s. r
: @/ O0 j3 g- _8 L

$ B2 t$ a" }5 w7 r2 `/ @. ^/ b2 `4 a6 ~1 ~
《纽约时报》经济政策记者艾伦·拉贝波特说,纳瓦罗曾在一次和白邦瑞打网球的过程中向他咨询应当如何“激怒”中国,白邦瑞告诉他,“经济侵略”(economic aggression)这个用语可以马上抓住中国人的注意力,因为在中文语境中,“侵略”(aggression)一词有着更为“阴险”的意义。这场私下谈话很快以另一种形式见诸国际媒体头条。
' N1 ~$ M- V4 y. J0 `: f' _( m, M3 e7 v: f

: P' k( ^, s* r
' H; l0 e: K# ~: F- b2018年6月19日,白宫发布《中国的经济侵略如何威胁美国和世界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报告,指责中国目前针对世界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经济侵略行为、政策和做法,不仅威胁着美国经济,也威胁着全球创新体系。而作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回应”,半个月后,美国开始对早前公布的第一批清单中340亿美元中国商品正式加征关税,中美贸易摩擦进入正式阶段。: u& F* L5 i" t

% T) B: y( a+ O2 x5 k
; p+ s3 c, z# Z# H; P  C3 F* B* G: j0 m- N
了解20世纪世界经济史的人会想到40多年前另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日美贸易战。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日本部分产业如汽车等在20世纪70年代对美国形成竞争和挑战,日美贸易顺差扩大,美国国内保护主义思潮抬头,公开谴责日本对全球输出导致美国企业竞争力下降,要求日本政府主动减少对美输出,同时逼迫日本打开本土市场,在六大行业(纺织品、钢铁、彩电、汽车、半导体、电信)对日本发起贸易战。  W7 P: o- G# Q7 F  d6 L4 w; l  ]
0 R# }5 ~+ s" l9 V: d  V' o1 f, M

3 |& V  U! F' y9 Z
6 |0 Y1 {8 `; q% U! @1 n然而这一系列贸易战成效并不显著,到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令不少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于是在当年,美国联合英、法、德三国,与日本共同签订“广场协议”——要求5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协议签订后,美元贬值的同时也导致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国内泡沫急剧扩大,房地产价格快速飙升,最终在1990年初,房地产泡沫破灭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走向“失去的二十年”。# f4 j  u$ v  E( f0 ]
+ O* {* |0 z* Q& B9 n

3 c# c% u4 q0 w+ [' x9 {0 C( L. `
5 r# b% o) ]6 a; {2 \3 `中美贸易摩擦,会重蹈这场近半个世纪以前日美贸易的覆辙吗?从目前中美贸易磋商进程来看,可能性不大。但假如白邦瑞的“中国威胁论”幽灵继续在白宫上空徘徊,甚至超越特朗普的任期——按照其已历经8任美国总统的韧性来看也确有可能——那么,在2049年,所谓的“百年马拉松”终点线到来之前,谁也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新变局。
4 v9 m$ Z0 R+ }* |
% z+ X! w7 _4 F: N* N4 X,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塌糊涂 发表于 2019-1-16 19: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辛勤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2-25 18:17 , Processed in 0.0291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