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房,是指在商业、办公用地上建造的住宅形式的房屋,近20年来一直游走在法律和政策的灰色地带。
1 T" U4 [' X8 F3 {
$ K c7 k$ r2 B: y5 q2017年全国楼市一片炙热的时候,商住房在政策上遭到强力打压,市场转冷,一直持续到现在。买了商住房的人无法理解,好好的房子,怎么突然就卖不掉了呢?
9 L2 Y/ J2 m6 X$ u/ j9 i# M/ s- e7 C! S5 v- f8 j$ G
北京像素——商住房市场的标签
6 }; M/ g5 q3 b/ g( F& Y
( r) L$ k2 U0 [8 c7 V/ T& B/ ]* R2018年12月27日早晨,众多居住在北京像素的年轻人像往常一样,涌进地铁6号线草房站,奔向北京各大写字楼,开始新的一天。
6 e- S' T7 u: E4 h3 I' M
) z! G* D2 }( Z& v5 L北京像素号称北京最大的商住楼盘,在东五环外、朝阳区与通州区交界处。
3 I6 T$ C& e# K5 P# u9 @: S; Y @
+ p9 ^$ J2 C+ G! o' a/ P' u& @
( R; l2 d2 r* P9 e
' q5 m% W7 K: _/ {) B- m5 y e* {& w5 c
2018年12月,北京像素小区,楼房窗户密密麻麻。中新网记者邱宇摄
& q& b0 l5 b3 \; r, k
$ H ?6 O; e _# y9 s7 W0 }( ^0 B小区一共19栋高楼,窗户密密麻麻,东南西北各种朝向都有,就像一个大蜂巢。这里有近1万套房屋,面积从30到70多平米不等,居住着三万多人。
. F' [2 \+ I1 c$ L% j% m ^; X* K, s% l; A* N i
虽然建于2010年前后,但因缺乏维修,楼内就像老旧的宿舍,每层30户,走廊又暗又长。推拿店、美甲店、宠物店直接开在小区里,办公室出租广告随处可见。
3 o1 j; W) k! G, s: `3 j) p- \% n1 Q1 ?, p* N, \2 j6 e P
很多北漂选择在这里落脚,他们没有户口,又暂时没有购房资质。% `! |$ _7 {3 v0 u& C9 i0 j
6 ^$ X! X4 J$ p1 r* y9 Q7 l比如陈林,两年前,他怀揣着父母和亲戚帮忙凑的150多万块钱,在北京像素买了一套40多平的开间。
1 [2 `+ A1 v& ~- l4 ?# f
) [, h" ? ^! r' ^“商住房”是一个很微妙的概念,在土地性质上属于商业地产,却被开发商包装成住房进行出售。不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都有类似的房子。- d3 Y# n4 G9 }# v* {( _
0 W3 a, K2 q! [3 ]5 i \3 t% Z与普通住宅比,商住房有一系列限制:40年或50年后产权到期;不能落户;首付高、贷款年限少;水电气费贵,税高。
6 I+ ]' U ~6 D) Q7 i9 i( K; _5 x s ?" F2 E; u
7 L- B4 V& k. J I
$ Z' P- H4 `8 W% e北京像素每层30户,走廊又暗又长。中新网记者邱宇摄# L: l) {, l4 D m
) H" x- q. |" c# n9 s. C这些陈林都不在乎,他甚至选择性忽略了小区杂乱的环境和头顶上几乎每分钟一次的飞机噪音。北京像素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终于在北京买了房、安了家。
8 O7 l$ m( n9 P- J S8 a# _! r. d5 C
陈林早已打算好,等后面交够五年社保,就把房子卖掉,去换一套北京的普通住宅。
% }# ^' k; u, W* L% l6 Y2 {: F: A5 k. B. U' M& }7 w: ^. V( `
2016年买房的时候,他不愁将来卖不掉,毕竟那时仅北京像素一个小区就聚集了近20家中介门店,听说每月都能成交几百套。
J0 J- M4 @" f; C3 }1 T9 n$ b" l
房子不好卖了$ N$ U( k1 h4 g, n2 O
6 @3 s5 _' t$ r8 f- h$ w& s但在2017年3月26日之后,一切都变了。! B! f- k* q" @4 s- L9 I$ f/ M! n0 I3 U
" I' f: z. O) c) k) L. h- C
当日,为打压炙热的房地产市场,北京出台了空前严厉的商住房调控政策。明确规定商业、办公类项目“不得擅自改变为居住等用途”,从态度上否定了商住房的所谓“居住”属性。/ k7 O* j6 C# C5 y# ~1 z
2 d+ F/ d7 H* p' A" Z8 ^3 Y政策同时规定,个人购买存量商住房时,要求名下无房、五年社保或缴税,并且只能全款购买。
$ l! Y. ?) x+ N' `7 C0 U0 `* O5 g9 C$ G: a5 D9 k- G# z* C
$ `2 H3 N/ Q# }
: z' f$ Y, z& R; o2018年12月,北京像素小区附近只剩三家中介门店。中新网记者邱宇摄
) l9 T* ], R1 N) N+ e. y4 ]* }7 f. Z- S W0 {
购买商住房的条件从不限购变得异常苛刻,有人评价这等于对商住房市场“一剑封喉”。
; f) r/ R# \; R+ Y! X0 L/ ^
/ [( ^8 g: ]$ h不仅北京,2017年,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天津等多城均出台措施,对商住房加以限制,商住项目也因此迅速降温。, A# ?/ k! q7 D
9 k4 O1 ~9 X' Z' t' e2018年12月,距离政策出台一年半多,北京像素小区附近只剩三家中介门店。其中一家大型连锁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回避着“商住房”的字眼,改称“商业房”。
) E' w3 n3 p- L! r* g3 }/ @9 g
' c" V# h( o. f" a& f& Z8 r0 W& H市场的冷淡还反映在成交量上。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政策出台后20个月,即2017年4月-2018年11月,北京商住房成交仅5409套,而此前的20个月(2015年8月-2017年3月),成交套数为89690套。: J5 W3 t8 j& b; d4 ^! X$ G
, t" h9 ^2 l2 G5 M% Y6 W8 L
也就是说,北京商住房成交量暴跌了94%。
3 v1 u3 A1 y3 A( W; }
6 R0 M9 j4 m! P" Y* s% g) T7 e现在,北京像素的复式户型报价降到4万/平米左右,调控前,同类型的房源报价一度接近7万/平米。4 A& ~3 y) i6 l
; i( s/ b# `) E9 ?但是在陈林看来,报价4万还是3万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现在很难找到下一个接盘的人,真心想卖房的业主只能不断降价。
4 z1 \, U' Q9 @0 c4 Y% J1 }4 z9 ^6 K1 j; f3 }1 O3 c
* M$ f0 K2 i4 ^! T0 F# w7 @4 i8 ^1 ~9 Y6 T, m D; X- x
他说,虽然规定可以卖给公司,但现实中很少有公司愿意买,因为公司完全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租一套类似的房子。9 ~, g& u& m" z% C! I0 W
: Y+ L) Z5 M- y0 B# t( [! q
1 a% F7 L- U( O' e' I7 \9 W. l& Y0 k) H
资料图:图为北京市海淀区房管局办事大厅。中新社记者苏丹摄
4 A6 o9 I. |7 m( c" a: W8 h. A4 x) s b4 H- i( U+ X
2018年12月,远在北京北五环外的回龙观某小区,也有人在论坛发帖“降价出售”商住房。售房的业主临近退休,她的房子比购买时跌了几十万。( c4 r) P0 P9 Q2 f# @0 x. x! j
% J# E4 @+ B4 t$ \8 j
“我们用老少三代人积攒的血汗钱买的房子,意在不给社会和儿女添麻烦,为什么现在要限制买卖?关键是买的时候,并没有人告诉我这个以后是不能自由买卖的啊!”她无法理解。
# Q. Y& E: V3 s" S8 e& }+ o, D; d: P, ~
投资客蠢蠢欲动% O" Y' F7 h4 g, b4 }) \
9 h, R3 S9 F$ A! h8 |* l3 R
虽然商住房市场空前冷淡,但也有一些投资客在冒险寻找机会。0 i# a8 w5 I+ C! n
3 d) @; N3 x( f, W$ a5 _, _, b2018年11月,苏夏在北京花130万全款购买了一套不到40平米的商住房,从开始看房到过户、对外出租,只用了不到两周时间。( k7 t9 D# x1 t
% y) z; z1 n/ ~她看中了商住房极高的租售比。每月租金4000多元,同样的租金,如果购买住宅的花,大约需要花三四百万元。此外,商住房还可以租给公司用于注册地址,一年八千到一万元。9 W$ O8 v `) B8 f5 q
2 n5 E4 e" e) I6 O; A* j
6 {& Y' \1 X+ b5 h# ` B: Z
- e% r3 t- X W* n8 v
北京像素小区内挂着办公室出租广告牌。中新网记者邱宇摄8 V( Q, Q: D, x4 b8 E
1 h) L. f J) l5 Q N$ B* |4 d“买商住,有‘钱’途。未来普通住宅还会不断被建造出来,而商住房是存量版的。比如北京,只有2017年3月26日之前已销售的商住房才可以卖给个人,以后新售的,个人想买都买不了。”苏夏说,民水民电带燃气的商住房则更是存量版中的极品。
8 K4 _% t$ a' K# \) c. s- l) o( p- x" u
游走在政策的灰色地带
/ O3 {9 n8 d* L: B) u9 e5 @; j) L
/ _* x; G$ f/ a: Z- N% Z8 b5 w其实,购买商住房一直都有风险,因为近20年来,商住房始终处在法律和政策的灰色地带。. L8 _5 q$ w) ]; w, ?" T
3 B0 q4 Q$ g4 Y) J% V1 f1 N2 ]" D“商住房本来就是违规的,现在是把原来政策管理上的漏洞补上了。”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说。
* q% c* D' V" `. |) [' ^/ `$ p: L- s0 P4 y
他说,中国用地性质划分很明确,包括住宅、商业、办公、工业用地等,并没有“商住”一说。用地规划决定建筑规划,虽然用地规划没有这一类型,但过去很多开发商在四五十年产权的商业、办公用地上建住宅,做出了违规的建筑规划。
# e# ?7 _ J5 D8 u+ k
7 B7 j% O0 f1 T8 z
2 R0 u. ^- ]; q' U! R
5 J( `# g2 ^2 c( r: b5 P* Y4 g北京房山区某商改住楼盘销售中心。中新网种卿摄
: ]: v3 l( E$ k9 E4 v* V
, y3 D" w) S0 m! j. Q1 A那么,商住房是在何种背景下诞生的呢?% m2 N) i0 O% J; Q3 z
+ G5 Z8 K5 d! }' c5 \7 v1 Y
杨红旭说,上世纪90年代末,受外部环境影响,中国楼市十分低迷,出现了很多烂尾楼。2000年以后,经济回暖,加之1998年房改之后中国大力发展住房市场,住房需求大幅释放。
& @6 u) n6 {' r- `9 g( I
' p( H; F3 H9 d0 A( x( a9 F( P4 b, Q一些开发商收购了烂尾楼,改成酒店式公寓,由于地段好、总价低、租金高,这些公寓一时大受欢迎。
7 H; j. L/ o' J5 v* G! ~6 P T+ q
0 O6 Q g* s: Q“尝到甜头之后,过了几年,有些开发商在拿地之初就已经规划好,用低于住宅用地的价格拿下商办用地,再建成所谓的‘住宅’,也就是商住房,以卖个好价钱。”杨红旭说,开发商打擦边球,而地方政府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市场上的商住房也因此越建越多,并且被包装得越来越像住宅。' W, O7 a: `# Z
. c8 M! C8 S- l1 b) J未来调控会放松吗?
) x q* X6 @5 R U6 u( V! C* T' ~' e4 o4 ~
2017年多地出台的政策填补了商住房管理的漏洞,不过,近来部分地区楼市调控有所松动。2018年12月,菏泽、珠海、广州、杭州相继出台政策,放松楼市调控。
9 Q, }/ Y- [9 k# @3 z: y& r
3 b7 r- ]$ S: {
' e D" }% ?9 z
- y. ^% k! L; \( o广州的政策与商住房有关。广州提出,在2017年3月30日之前土地出让而形成的商服类物业,允许个人购买。而过去此类物业只限定企业购买。
7 J+ P% l8 s) H* Q- [) _5 f
V4 i0 M' L0 ]+ D; q/ S2 S+ U! s2 |+ b$ y8 H5 U
! N& u) @5 W' Y9 a. L1 z+ Y6 [
图为广州楼房。唐贵江摄5 J* h3 @9 q( O* c. R% M6 t! Y8 P
* e8 \7 z9 r2 R, p
目前商住房政策最严格的城市是北京与广州,广州的动作是否意味着北京等其他城市也会逐渐放开对商住房的限制政策呢?, ]* {* b# I2 M9 Q9 Y
4 \0 G3 d) v7 }5 k0 S l6 u7 U, |“商住类产品由于本质属于商业物业,往往会被贴上投资的标签。但确实也有部分购房者并非投资,而是个人居住。”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说,对商住类产品如何定性还需要等待更为明确的政策判断,这也是左右调控是否会全面放松的重要标准。
- s- [# L t. K5 n8 V3 t3 f, y
& s% K7 [/ |7 M1 _! E6 D/ H在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看来,对商住房的限制性政策主要目的是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但这种政策应该是暂时的,放松调控是大趋势,不会一直禁止个人购买。( E2 p# D0 t' J8 M4 c
2 o Z( K# y; S9 V% d+ W! o- `
杨红旭认为,楼市降温之后,未来两年,各地对商住房的调控可能有所放宽,但出于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的考虑,不太可能回到调控之前,因为商住房本身就是违规的。# e) W! e M, b7 G- S
* K2 |" z4 y2 B
8 U" N! x8 x, C* p# h
1 u2 g2 d( B% p9 @% \ {2018年12月27日,中弘股份因面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被强制退市。
8 N, l( i8 k" d! v" G
7 u9 v2 R$ B- U: V$ b$ [! ?& Y) ^买房之后,陈林更加关注楼市的相关政策和消息。2018年12月27日早晨,他走出北京像素小区,随人流挤进地铁,手机上跳出一条新闻:2 p q. e9 W( p( o$ ~3 K
/ t6 r3 q+ b) X) v中弘股份因面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被强制退市,成为A股史上首只跌破1元的退市股。- H j7 W0 d; Y2 o& E7 e
1 K I( x0 G& m( [
很少有人知道,北京像素正是中弘集团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中弘曾经凭借商住房项目风生水起,但受楼市调控影响和一些自身原因,中弘销售业绩出现断崖式下跌,资金链问题持续恶化,最终在A股黯然退出。
' D- ]5 a% u k- w# X3 w
N. w s5 d" f+ D% T不过,与中弘的死活相比,陈林更关心的是,对商住房的限制会松绑吗?将来他的房子会以什么样的价格卖出?(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8 I# z- R8 L) H0 I9 H c& R, V+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