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美中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是美国对华战略从"战略接触"走向"对抗性竞争"的一年。
& p" u2 d( ]0 V/ `3 ]& i
8 N4 l3 t ?, {& j 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制中国的行动7 t* j9 X c4 U
. N: @8 u, m6 a" @3 ?) p 12月20日,美国司法部宣布对两名受雇于中国政府的黑客提出刑事起诉,同一天,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国土安全部部长尼尔森发表联合声明,指责中国违反了2015年达成的双边终止商业窃密协议。; t M+ h0 F1 ^+ Y
# w/ A( J) V- `4 p, a 1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西藏旅行对等法》,使其正式成为法律。根据法案的要求,中国政府必须允许美国记者、外交官和游客不受限制地前往西藏。
4 i# [/ |1 R- p
; n9 k m4 C) Y* D: e+ e 12月13日,美国发布新的非洲战略,在当中直指中国以及俄罗斯是美国在非洲大陆的对手,并且批评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给非洲带来负面效果。
1 \( P# w5 Z1 y# X* N; R6 a) m, |* a1 H- g. ]: _/ \, @% R
这不是美国反制中国的开始。更早的时候,10月7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哈德逊研究所发表演讲,他直指中国利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美国以及自由民主国家,盗取美国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破坏现有的国际秩序。
5 S2 @7 V z+ V* l8 `
& ^* q6 `7 g0 _1 G; B) F 彭斯的讲话是中美建交四十年以来,美国主流社会出现过的最激烈的言辞,有媒体把彭斯这篇演讲喻为美国对中国的宣战书。" W7 ^+ _+ L2 H* f! b: c
$ U# R [8 J. @ 美中对抗是结构性的、长期的
5 l4 k& M. a! c0 T
, |' k' a+ T7 C ~ 美国智库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最近举行了一场有关美中关系是否进入"新冷战"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该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列举了特朗普政府已经和将要采取的更多措施,并得出结论,美中对抗性竞争已成定局。
( W1 k+ T$ Q* S# n9 l8 w
- h" o* }) Q, c& Z1 V 他说:“特朗普政府呼吁加强国防供应链的韧性,他是非常严肃对待这件事情的。如果他们对这个非常认真的话,这也意味着美国经济的调整。我们已经看到了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改革法案的出台,这 已经吓跑了很多中国的投资,对后来的投资也会更加以质疑的眼光看待。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新的出口管控条例,我们可能也会看到限制中国学生的签证条例。……因为中国的原因,我们已经退出了《中导条约》。我们制定了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也在加强四国联盟。 我们反对‘中国制造2025’,‘ 一带一路’,我前面也提到了非洲战略,也是从中国的角度出发的。 我们看起来也在应对中国的网络入侵。所有这一切,都不会因为中国重新购买我们的在实施关税前他们就购买的大豆而改变。”9 c: z9 s2 c# V' S
1 a$ b3 {. H) N1 E5 c! h n
戴博说,这样的动作不是单方面的。早在美国把中国当作战略竞争者之前,中国就把美国当作最大的安全挑战。他说,这样的关系先于特朗普和习近平上台,在他们之后也将继续存在,这是历史性的结构调整。
* b1 ~: }8 |2 z6 Z1 E( g9 a5 w' T1 G( M0 ^ c6 T$ X. h
美中关系也曾因为美军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使馆事件,也因为1996年的台海危机以及2001年美国海军EP-3型侦察机在南中国海与中国战机相撞事件而陷入低谷,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历史系副教授欧阳梅(Meredith Oyen)在威尔逊学者中心的研讨会上指出,但这次不同,这次是长期的。6 c2 V+ r2 V3 v$ h" C
/ X) a0 _/ F, {- t
美国对付中国的共识是跨党派的
3 }3 L5 A$ U/ q
, g- z& n( J, Z* E 英国《金融时报》一篇题为“美中分手新时代”的文章说,今年最令人吃惊的事情是美国国内对付中国共识的形成。 它不仅超越了白宫和国会的分歧,也跨越了共和党和民主党歧见,更弥合了商业企业和工会的矛盾以及全球主义者和民粹主义者的分歧。 文章说,美国人可能有内讧,但是,他们因为担忧中国而联起手来。 c; W' K4 d% Q {
5 |4 z4 G7 n( B, Z% N
陆克文:2018是转折点,美中关系转为战略竞争
% V' V4 g5 w6 k$ k& Z3 q- b& S' |
- i1 Q( y* M) Y* A% V/ `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10月22日在《外交杂志》撰文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接触(strategic engagement)期已经结束,目前转为战略竞争(strategic competition)阶段。
3 Z0 |1 e2 V, c6 N1 W6 M2 v' s4 o* `2 S, R( D6 M1 ^# Y
他在文章中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说,中国的崛起开始于40年前,以发展中国的财富与力量为重点,在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的领导下,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长,但是,在习近平领导下,有所不同的是,中国明确地表述了中国的战略意图。这个意图在中国的全球军事、外交的步调中,在中国的经济政策中都有所体现。他说,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国家。
. |8 l5 s2 R3 l- ]' p1 X
7 |, i8 {; e) J4 m7 J5 q 他说,这一个意图就是中国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地区以及世界都发生了变化,而中国希望对此施加影响。他说,“习近平和他的同志决心击败现行的自由资本主义秩序,用另外一种政治、经济、也许是国际模式来取而代之。这样的一种国际模式结合了政治和社会控制的新技术、文化、传统以及100年的共产党意识形态,以及目前还比较成功的威权资本主义。”8 X) y: ]/ D- c
7 F4 Z1 x( R/ A+ O @/ @
陆克文说,如果华盛顿和北京都继续以前的策略,那么中国成功的机率还是有的。
0 l- l: Y8 j& u) }+ H o8 ]( @: C, P
, W/ i0 _/ [# H, U1 S
+ @, N2 g) X% B& ?/ q
但是,华盛顿的回应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他说:“我们在2017年12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在今年1月的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了。在7月美国国防部有关未来国防制造、工业和技术需求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在10月美国副总统彭斯的演讲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 。”
; o, {* F; t# v" c0 g6 l* F1 [: v# f/ z# Z) F, `
吴心伯:美国对中国可能会是“遏制性接触”8 J/ r! k) y* F
4 D/ U a {& r% @ 中国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预测,未来美国的中国政策可能既有接触,也有遏制。可以称作“竞争性接触”或是更糟一点的“遏制性接触”。
0 O0 ]7 e) s& J/ s3 ~' I0 U
5 H0 ~6 r+ A* [, A; D, S 美中友好关系的基础已经消失
2 K0 J; Z8 I- U% d/ o+ s# h) I) W3 Q, G2 L( r$ \+ S j
美国智库国家利益中心的国防政策高级研究员哈里·卡奇亚尼斯(Harry Kazianis)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造成目前美中关系陷入紧张的根本原因是美中之间已经失去了友好的战略基础。
& y' M9 }! H1 j! q5 Z6 c9 S* ?
他说:“最大的问题是,现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已经没有亮点了。 我们应该回到原点,中国和美国为什么会关系回暖?回到1970年代,尼克松总统和毛打开了这个僵局,是因为前苏联。 因为前苏联力量的崛起,美国和中国站在了一起。随着前苏联的垮台,美中再没有这个基础了。后来我们又用贸易来替代,当太平洋两岸都在创造大量的财富,两边都牵涉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这是让我们关系友好而且紧密另外的一个理由。但是,随着特朗普总统的上台和他的民粹主义以及他的对中国的看法,贸易这个曾经积极的因素,现在变成的负面,这最后一个让两国关系紧密的因素已经没了。”
4 Y' G3 ?% W/ O4 o" ~& U: N3 t# ]2 [3 y. u* u4 w
面对美国战略的改变,中国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最近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上警告,要为未来的“惊涛骇浪”做好准备。5 s1 _' A, A4 r4 `% S9 [* g% s" D
# a" ^8 n# t1 T# U2 U$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