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全球财富报告》每年发布一次,净财富包括一个地区的金融和非金融资产 —— 后者基本就是房地产。金融资产除了常规的股票资产外,还包括私人养老金(但不包括政府养老金),再减去债务后得出最终结果。* @3 k3 U2 k" s3 u% S8 t# T
) s$ {* p& b4 c1 R" [ p+ b& s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球家庭部门净财富增加 14 万亿美元、总额增至 317 万亿美元。美国依旧是全球财富最集中的国家,聚集了超过 98.2 万亿美元。中国以 51.9 万亿美元列第二。
1 H: {& R% Z# z0 z
) a# C2 G6 |( U8 j7 {; o% c/ ]# b瑞信称赞中国“增长冠军”。根据它的数据,在去年 6 月至今年 6 月期间,中国家庭净财富增加 2.3 万亿美元,占全球新增净财富的 16.4%。而在最近 18 年中,中国财富总额增长了 1300%,是其他所有国家增速的两倍多(从 3.7 万亿美元升至 51.9 万亿美元)。
1 b* _ Z+ [; O! U
$ ^ x3 s; Q1 C6 T6 Y“中国在本世纪发展如此迅速,以至于曾经看似无法击溃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在一代人中消失。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创造财富方面寻求模范、灵感和帮助的对象是中国,而不是美国或日本。”瑞信在报告中写道。
7 o( Q/ c( E T x" b3 A& Y' K7 J* W8 y4 a( j8 J
然而,在中国整体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财富仍只以 4.7810 万美元排在全球第 39。作为对比,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分别以 24.46 万和 21.23 万美元排第 14 和第 20。而且 2018 年中国人均财富 4% 的增速也落后于中国总财富 4.6% 的增速。: ^$ P6 s# f* C3 y( [, q& Q
9 H: _. t9 K! [" L' _8 E! C这可能意味着中国新增财富由少部分高收入人群贡献,财富聚合效应更明显。目前中国净财富超过百万美元的富豪占全球总数 8%(约 350 万人),仅次于美国(41%),高于日本(7%)、英国(6%)。但中产、中低收入人群的财富增长放缓甚至减少,抵消一部分人群财富增加值。单看今年的报告数据,中国缩小贫富差距的难度并不如瑞信说的那样乐观。
; Z- a. Q- c: M6 b$ ^9 G8 @' ^
更能反映一个群体财富分布情况的“财富中位数”显示,中国今年上半年净财富中位数只有 1.6 万美元,是人均净财富的 1/3。
' V; K- H, {, W/ U! w7 y3 N Z
$ N) q6 M5 w( a2 w3 Q1 u; g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财富中位数已经停止增长,一些地方还出现下滑。最近三年财富中位数增速只有 6.2%,还没跑赢 GDP。类似的,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增速,也没跑赢中国财政收入增速。/ U, K6 ]* q: M: h+ v
- M3 s2 E9 W8 V0 n* L! z Q中位数是将一系列数字高低排序后找出正中间的数字,假设十人团队的财富构成是 1 名 100 万加 9 人每人 10 万元,那么他们的财富中位数是 10 万元,而人均则能达到 19 万元
# U1 U+ B: i# [4 o3 F% w; y0 V) C# n0 r
3 g3 f! b; j' v5 B, J相比之下欧洲经过英国退欧、欧元区债务危机、难民危机等一系列政经问题后,居民财富中位数已经重新恢复增长。& b- H0 k' E0 \: J
. \/ _& [+ Y+ i, q美国的贫富差距也很大,今年美国个人财富的中位数是 6.16 万美元、人均财富达到 40.39 万。但是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个人财富中位数就重新恢复增长,最近几年的全球经济动荡也没能影响到它。
) l5 w" i6 V @1 k1 ^; F. X
! g$ ? Q9 ^4 z! ]% }+ \. j0 W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也能说明这一问题。中国基尼系数自 1997 年以来几乎一直在扩大,至 2009 年已经达到 0.49,这几年稍有回落,2016 年年末为 0.47。如果跟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比,中国基尼系数大约排在倒数第三,仅小于南非和哥斯达黎加。$ ^: E# [6 h) _6 M1 j
4 B1 S& `1 Y p' i& [: r基尼系数判断年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结果介于 0 到 1 之间。基尼系数越小,年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年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它只计算某一时段,如一年的收入,不计算已有财产,因此它不能反映国民的总积累财富分配情况。
0 X7 i5 _* ^- f! C+ X8 q- n; P' \1 `' J8 J3 o9 [/ {! j' P; T3 {1 F; s+ H
) Q6 l, o ~, D6 Y9 l中国出现这一情况,很可能跟中国居民有限的投资渠道以及不甚透明的营商环境有关,这使得他们主要的收入增长将来自于工资性收入,经营收入和财产收入增长乏力。今年前九个月,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收入、经营收入和财产收入分别为 1.19 万元、0.34 万元和 0.17 万元。# P4 N- C' ^0 y& ?+ B& B
' ?5 g1 Q8 f: d$ L"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此前一篇工作论文中提到,作为理性经济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会通过有效的资产组合获取最大化的收益。但论文作者认为在中国,受制于一直以来的资本账户管制(尤其是外汇管制),中国居民投资渠道单一,在股市低迷、P2P 崩盘、债券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来回投资几次最后可能还是重新投资房地产。
' Z2 M) K8 @1 d* C& k9 R& M0 [9 X# Y, M. @5 m& r
4 t7 w+ ~4 o6 v O7 p. ?与此同时,看起来一直会涨的房子又进一步刺激居民投身其中。在这种过程中,信贷扩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就连中国央行也在今年的金融稳定报告中说,近年来中国住户部门债务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债务余额约为 40.5 万亿元,较 2008 年时增长 7.1 倍,债务增速偏高。住户部门杠杆率(债务余额/GDP,约为 49%)低于国际平均水平(62.1%),但高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平均水平(39.8%)。- |; V$ d+ ^7 Y1 o' t3 C$ S; P
7 S8 M2 ?1 a/ W( {$ Q4 x# @+ ?- z
这些因素相互强化,使大部分中国居民有了如今的财富结构。按照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院刘海影的说法,其中的问题在于一旦经济增速无法达到预期,居民工资收入减少,高房价收入比难以维系,人们对房屋的投资性需求将会降低。而这一变化又反过来使跟地产、基建紧紧挂钩的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进一步否定维持高房价的投资理由。对于债务比已经接近 50% 的家庭部门而言,房屋不能变现将直接影响其财富水平7 F& `8 Q4 O9 R W" Q9 j
4 h8 ~& M2 k: N& i4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