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使用呈现三大特点。一是跨境使用的增长非常快,截至目前,已超过10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整个跨境使用中,人民币占比已超过31%。0 L8 d7 F8 f0 _9 F3 a* N
( R2 ^1 U; A4 b. D4 P- Z
二是今年跨境流动出现了一个显著特点,即在跨境流动各项中,呈现经常贸易项下资金流出,资本项下资金流入的情况,这与今年以来证券投资大幅增长有密切关系。
' ?/ s$ G- |; H8 `, O4 D- r
$ E% X5 t- ?" i9 I0 G3 r4 Q 三是通过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可以发现,跨境贸易中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显著提高。霍颖励表示,可以明显感觉到,一些企业已把使用本币作为规避汇率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今年“熊猫债”的发行需求量也显著增加。+ ]9 i+ A5 Y7 u7 m# e
1 H, t# o2 Z+ q+ N/ E8 j 三大感受令人喜悦/ @- `( S1 M# b; @
, u5 H; ]1 h7 T, ]" H& J% g
商业银行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有更直接和独特的感受。
0 t$ k2 D& a2 p1 _1 K; o$ N
$ x& p" e$ \% S1 `
. ~3 o% G1 ~3 S2 ~1 n" V; o% `/ M
中国银行行长刘连舸在论坛上指出,从商业银行人民币业务实践来看,经济活动参与者对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呈现出基础深化、范围拓展、需求升级的特征。" {" U9 Y- g/ h9 H0 I! g
8 M" \/ G$ e; C# s
基础深化方面,刘连舸指出,市场参与者对扩大人民币使用的兴趣正在上升。中国银行对全球3000多家客户的调研显示,76%的受访对象认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活动中的使用度将提升,超过半数的金融机构对中国债券市场保有浓厚兴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与中国交易对手签订人民币计价合同,将人民币视为全球经营的主要支付货币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银行办理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4.26万亿元,同比增长60%。1 H9 i3 ]2 |$ k5 f* D8 d6 b
) a) i$ ?; [, Y9 Y+ m! H+ ~" w9 Y
范围拓展方面,刘连舸表示,人民币国际投融资需求不断扩大。今年以来,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跨境直接投资的流程更为简便,实体经济对人民币在投融资领域的使用需求正在上升。人民币在证券投资领域的使用也稳步扩大。债券通、沪港通、深港通、RQFII、RQDII等投资渠道不断丰富,促进境内外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不断扩大。- q) H# `5 _4 b1 O- V
W9 i5 p' _5 w ^& O1 F; @! A 需求升级方面,刘连舸透露,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越来越成为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的主要动力。过去几年,贸易结算是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主要领域。近年来,市场参与者用于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的交易上升。例如,以前国内企业投资海外工程基本采用外币贷款,需承担较大的汇率风险,采用人民币跨境融资方式后,风险显著降低。此外,越来越多的境内外企业通过人民币跨境资金池、债券投资等产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 n( | @9 U( H: {1 H: p; {
8 |8 v2 M2 q7 |, w( Q, {1 C6 M" r0 ~
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 n d: m0 o7 g5 ]7 C. [& ?! o3 X0 N4 }0 l
9 Z/ o1 O5 `8 e" }/ N* ]3 l6 T 人民币国际化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不过,与中国经济体量相比,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7 N" }7 a$ d9 f; [' \- _5 r! m- h# S7 V9 i* U& o8 v% N; a% H
“与中国贸易和投资规模相比,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的占比还不高,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人民币应当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李成钢指出。# @- z8 N& F2 `+ C: L9 Q o- k
' w1 x( W! e5 x/ m% N# h 霍颖励也说,尽管经过近十年努力,目前在跨境使用中,人民币比重达30%左右;但国际上使用的占比,根据SWIFT数据,只有2%的水平。而美元的这一占比在40%以上,欧元在30%以上,英镑约为10%。
7 A$ a; C8 C4 l; H
% N" `$ A" `. V1 E( O. J3 S 今年年初,人民银行发文,明确凡是依法可以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交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5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期也已经投产运行,覆盖范围、营业时间都得到大大增加。7月以来香港与内地的债券通机制不断完善,税收政策进一步明确。- i$ ~$ V: X/ F- E2 I; U0 ?
, x5 R/ d$ ]1 A6 R5 t4 B “在人民币国际化初期,我们主要通过增量改革进行推进,经过近十年发展,跨境人民币政策框架目前基本建立,之后更多要进行存量改革,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满足市场主体的合理需求。”霍颖励说。
) B3 w: f" s& l) e5 F6 d- E' ~' Y) q9 s. ^
刘连舸认为,商业银行需主动作为。如商业银行应该优化人民币产品组合,便利双边贸易往来。目前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已具备一定基础,商业银行需要改变“兜售”单个产品的服务思路,从贸易结算服务,向更全面的资金流动服务拓展。综合提供人民币结算、贸易融资、现金管理等领域产品,满足企业开展全球运营的更高层面需求。此外,要顺应中国扩大进口的趋势,积极开展人民币产品创新,如针对大宗商品进口需求,推出人民币结算、融资、套期保值等一系列服务。
+ d! J( P4 Q" s4 ]) u
, v4 g1 n: ? W 谈及管理跨境资金流动带来的风险,霍颖励表示,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目前可能都面临跨境资本流动的问题。霍颖励称,在整个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框架中,非常强调探索进行逆周期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要求。对于流动性比较大,或者是流动性短期波动比较大的跨境交易,都尝试着利用宏观系数来进行逆周期调节5 @2 i4 _* {5 O- ?" j7 g5 {
; {, `8 G$ F3 _& A) ~5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