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美关系] 为什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注定失败

[复制链接]
静侯佳人 发表于 2018-8-31 09: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8月28日发表题为《为什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注定失败》的文章称,不久前举行的美中第四轮贸易谈判无果而终。如此一来,贸易摩擦会延续下去。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错误地以为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危机状态,受此鼓舞,他似乎决心升级贸易战。4 `- n4 j: A) R* l' Q9 {
1 H& B/ z! p/ |
  特朗普总统高级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最近称,中国经济“每况愈下”,宣称美国“正碾压它”。库德洛之断言与赞同中国经济就将崩溃这类陈词滥调的一些美国预言者观点不谋而合。9 H- b% D3 U* n. R
6 M- ^8 I0 n) d- O0 A, j8 [* w
9 U2 D2 L2 c' n( ^, x5 ]

3 v" W+ u1 N7 K! Z/ u  文章称,他们逻辑如下:只有经济强劲增长时,中国地方政府和国企债务才能保持在可持续水平,这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需在6%以上。而贸易冲击会把增长率拉到6%以下,那会引发大规模债务危机、信心丧失及最终经济崩盘。为避免此类后果,北京将不得不早早投降,向华盛顿做出足够的贸易让步。' `3 K" w: Q* n7 o0 o7 z
' Z. |5 P, h4 }. d1 E
  认为贸易战会引发中国经济崩溃的看法驱使特朗普选择强硬而非和解立场。但正如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黄育川所说,“中国与众不同”。直线型思维和常规理论评估贸易战对第二大经济体影响的成功率不大。中国经济具有独特的本国特色,受到诸多非常规因素影响。! V6 \% G$ o2 W7 U* n
  Q; e: p' }4 I2 T9 i
  国际关系中,若一方高估自己影响对手战略环境的能力,会造成不必要的冲突。中美多次谈判,均未能达成互惠互利贸易协议,这基本反映了此类错误判断。它导致美方低估中国的经济韧性,高估美国的经济优势。
- E% o; g8 Y5 g% D+ p
7 M! ]  O" F& C# m9 D/ B  文章称,诚然,中国经济并非不受全球冲击影响,但中国经济积累了庞大国家财富,并受到草根创业精神推动。中国的经济活力和减债将主要由国内政治、明智的供给侧改革和持续的开放决定。自2013年以来,中国大幅压制地下金融业、贷款证券化,控制地区银行风险并抑制信贷增长。不久前,北京还出手处理隐性债务。总的来说,中国主要通过国内改革使生产率充分提高来促进国民生产,并使长期债务与GDP比例正常化。
) a2 X: z" e1 Z: `; m! K/ Y! p: I+ S% n8 {( r- ]: Q8 [! ^' D& t

7 A% z  F+ d- p: _3 d+ _
, l' k& s' \: J  e; A3 J" \  即便上世纪60年代中国比现在弱得多时,北京也坚决反击外国恐吓,不惧与当时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美苏对抗。经过近30年经济增长,中国如今既非注定崩溃,也不是行将接管整个世界。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并非不可避免。美国战略家有必要对中国经济状况作出准确判断,不要高估美国的贸易关税对华可持续的负面影响。那将错误地驱使特朗普把中美推到地缘经济冲突、给全球贸易秩序带来严重后果的道路上。
/ G* Y: S! e) o1 _& r" c* N3 U8 h1 w8 Q, x
  与此同时,香港《南华早报》日前也报道称,一个与中国政府有关的智库组织其中两名研究员说,美国目前在贸易战中似乎看来要比中国强,美国可以向价值5,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征收关税,而中国输入美国的货物,统统才只有1,500亿美元,但中国必定得到最后的胜利。, M! }& }& c1 E: |% d
1 k" `: V: ]9 z. K: [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游医 发表于 2018-9-11 23: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希望再接再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7-16 09:00 , Processed in 0.0217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