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美本来都是不想打贸易战的,美国主要是讹诈多要一些钱,中国呢也不会任人欺负,所以要以战止战奉陪到底。4 O- a: g. e2 y b+ B
R( U; D, G; q! D& C0 z2 E
要想止战,必须让特朗普和贸易鹰派们感到痛。所以他们的痛点就是贸易战的节点。上次会谈,美国经济正好走强,关税的负面影响也未显现,所以特朗普当然没有让步的动力。这样谈判就很难进行。3 L7 M) `- q; A
7 j* w% w, i+ K. d2 x! u5 A但很快,就出现了很多节点。( K/ v' ?! F0 y
. Q$ |& _2 x( f: i; b【贸易战打到什么时候?】
W+ D# o; I% [' |8 b+ _$ k4 O# C7 b, B
经济上,美国经济金融继续向好,美股的牛市记录刚刚刷新,但美联储加息的动作,被特朗普认为会影响经济扩张,因此担心不已。贸易逆差和就业数据也呈现不利态势。而中国的经济金融在8月也逐渐稳住了阵脚,周期压力略微舒缓。人民币也开始止跌回升,显示市场预期的变化。
3 U* w! l& `& ^: C- i- P9 T) }' L( n4 R" G3 a) z! a+ T
7月开始的加征关税行动可能在几个月后显现其影响,到了秋季,美国的杂货或者家电零售价格可能出现普遍上涨,这对于消费者绝不是个好消息,对于特朗普的基本盘也是如此。经济学家警告说,这些关税的影响可能在11月中期选举时达到峰值。
- z0 o5 z+ H! j8 Z0 p$ B- {$ |0 k& o/ D6 l9 v, m* |/ m
加上“通俄门”的丑闻突然发酵,两位亲信被抓,特朗普的情势更加危急。原本不温不火的中期选举也一下子险象环生,目前共和党在众议院处于下风,这无疑给了特朗普很大压力。无论是选择在贸易战上软化姿态笼络选民,还是选择升级贸易战团结内部力量,11月6日的中期选举前后都意味着贸易战的一个转折点。" R! e% R: H M3 J. A8 n9 ~6 ]6 y; {
; p' X% f# j5 ?1 A' G+ t当然11月12开始的东盟峰会和11月30日开始的G20峰会,为两国元首直接讨论贸易战问题提供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舞台。: ^9 N% q6 f) [9 t6 ?. x) N3 ~
/ E- g9 F+ s1 N) N/ P+ M/ N; n6 G+ [【持久战?中美经贸脱钩?】5 Z6 x7 ~$ J' |$ u3 Q3 e- N# e
3 A% B# \& y/ ~- O9 ~; y5 ~1 d
还有更悲观的看法。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不想在政治上示弱,并且做好了吸收经济冲击的准备,贸易战很可能比想象中更为漫长。专家表示,贸易战可能持续到明年下半年甚至更久。; N* f5 v5 \+ h e" H
0 t% q& n8 }3 Z$ n: P' |而且随着贸易战的进行,十年前曾经广为讨论的中美经济“脱钩”(decoupling)论再次出现在舆论场。8月美国《外交事务》杂志说,特朗普政府对两国间的贸易互相依存很恼火,但“脱钩”的后果意味着更大问题。
4 h6 w; ~7 p8 Q8 y% @3 H3 K% P$ B) l8 a8 k! W+ ~
文章提到:“鉴于全球供应链的广度、复杂性和紧密性,美中若想松绑目前的互相依存,只能是非常缓慢的。而且如果特朗普想加快这种趋势,无疑将会造成相当严重的潜在安全后果。”
) I w7 G! c& m. j4 F
' B( h- K, s- b# `* k9 W0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王勇表示,中美两国一些学者提出的“脱钩”想法其实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对双方来说成本都太高。加上中美之间的货币和金融关系非常密切,它们相互依存关系的形成了所谓的“金融恐惧平衡”。加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两国关系构建起了密集的人际关系网络和多样化的对话渠道,也是制约着两国“脱钩”的一个重要因素。
3 T* s5 K. A0 \+ t% q
$ H- J! T& Q7 L1 G, S- u! i$ x所以中美真的会脱钩吗?( z, r+ z, E& M8 z) {, I. E$ j1 }5 a4 N
k( x1 \$ Y* n, C/ s' _# r很难。; W1 S8 g+ `, M2 T& y; B5 P
: I7 u5 C9 A- q$ A) ?( A; e【脱钩之难,难于上青天】6 \# `% o3 N- b5 d1 `9 ?" |! V9 f
* X, f' O; N0 h0 S, v( d3 `
其中的难处,本月下旬的这场听证会上一览无余。3 u& l, o* d) u7 G, V8 Y" K. a
3 ^# [( ?/ _4 C% a6 J4 R听证会这个程序大家都很熟悉了。基本上没有什么法律强制效力,主要是为了给汹涌的民意一个表达的窗口。加征关税影响到的企业、协会和组织都有权来申诉申请豁免。- R- ~( e4 x4 T" }' ` M( v
. z6 a) [1 @# E: T$ _
他们需要提供的信息包括:产品是否仅来自中国能否从美国或第三国获得?征收额外关税会对申请者和美国造成严重损害吗?特定产品是否具有战略重要性即是否与“中国制造2025”等项目相关?, ?: C9 f/ m! j5 P! b6 S# F
5 G; p0 y% |# |, {4 u虽然听证会已经结束,但书面豁免程序还没有完全落地(可能到10月甚至更晚)。根据2002年美欧贸易战的经验,这个豁免可以达到总体金额的四分之一,真可谓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v" y) H4 u# d$ J1 Q
" i) h7 w& h8 G# P到目前,这样的听证会进行了三轮。涉及的征税金额依次是340亿美元、16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前两轮听证会上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税还是加了。毕竟波及的企业不多,听证会时长有限。但第三轮听证会涉及的2000亿美元商品则涉及美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听证会的日程长达5天,交流的密度也是前所未有,我们拿到相关的文件进行简单的梳理。
1 ^5 v Y$ Z/ A: h. [' h0 E9 Q8 ?, {2 E2 S+ o7 B/ o0 A
从头到尾的感觉是,这样贸然与中国脱钩是代价昂贵且无意义的。
" n/ w4 }9 A, Y5 d; t7 p; T! \* r' _6 e; _9 t n
根据笔者阅读的数万字的会场记录,到场的美国企业多集中在化工行业、服装纺织业、日用消费品行业、装修材料行业、家具行业等等,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优势明显,但如果你认为中国只是便宜,很容易就能转移到东南亚就错了。- f, u8 m, ?, d' e: x2 F4 O
" o! P: v9 [2 n产业链的转移并不是那么容易,其中涉及到长期合同的履行、重新选址、弥补断层、形成产能、适应监管诸多阶段,按照听证会上的说法,这一过程少则一两年,多至数十年。9 g( r3 |0 o- e
8 o$ j2 L3 M$ b
以下是部分厂商的控诉:: R7 a# C1 d$ f4 ?8 p
0 {" Z. k* k5 r2 ~- _5 Z0 x“我们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将生产线移到海外,要再搬回来需要相同的时间。”(运动鞋服制造商47Brand)$ l( @% U' M* K. m" V+ Q
L1 d# v& p3 } ^2 |/ t9 B. f“你将以美国工人为代价奖励中国。我们在中国的工厂迁到其他地方可能要10年才能完成”(标准纺织公司). `' W$ K; { o. E5 u
7 N3 X2 ^# [6 d5 T$ S% \“新关税对于我们和依靠我们的伙伴来说简直是个金融灾难。我们花了整整15年时间在中国建立了有效的供应链和大型国际公司竞争。而且我们签订的合同都是长期合同,不允许我们提高价格。我们试图在美国采购,但在911之后我们发现这样做在经济上不可行。”(空调厂商Ice Air)
2 [3 L4 l2 Q3 v+ Z& m8 }
" i @4 M0 W/ E/ T! [“我们的产品不是中国制造2025的高科技产品,将生产转移出中国是不切实际的。……重新布局可能需要两年时间,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环球电子公司)! A* p9 A5 u7 ]9 j6 _
$ _) `* u* @# W, Y0 @6 T8 t- P/ N/ m“我和和医院签订了1-3年的合同,关税将迫使我们削减研究预算。”(橡胶手套生产商Shen Wei USA)( }4 ?$ c, K& S z. G F) _0 n
& ?0 }; X" O4 `, l- v5 @) z“供应链很复杂,零售商需要提前12到15个月做出决定。”(全国零售联合会)/ D4 [) j- @* o$ A) H9 w8 j
' t# p* A% K! J Z3 F: p( _
“中国占进口量的97%。由于FDA监管程序可能达到2年,从其他国家采购将非常耗时,将对美国医疗保健系统产生影响。”(美国最大的医疗供应公司Medline Industries)1 Q5 |) U0 C5 B3 \
! o" @2 ?3 h( O$ \2 ]
【从“诉苦大会”到“中国产品表彰大会”】
, a' N. I/ X8 w( U5 ^' Z6 W& F! Z; \" t! G- J$ G5 Q
在听证会的过程中,美国贸易代表处官员反复问及:“是否有中国以外的产品来替代?”( {) b) S( u( i! S9 |
* E- T7 C0 `3 u但绝大部分参会者都表示替代很难,要么是其他地方产能不足、要么是质量不高、要么是产品太贵,要么就是他们的产品也是中国企业生产的……- C( q v8 O) t ?/ l- p. }
7 L" _, B1 }( m7 q“我们70%的制造业都在中国,其他地方没有能力取代它。印尼和越南有高端产品但产能根本不够。”(工程产品供应商Arrowhead Engineered)
6 i% G. I! m" R5 b/ |
( C( p+ y, i% O6 n“我们也寻找过其他供货商,我研究过印度和越南。印度也从中国采购。越南的价格过高,无法承受。”(手提包生产商MinkeeBlue), Z, g% D4 I7 ~- B5 _0 C
! i0 Q) x) h. Q( x# x
“中国在我们的业务中没有侵犯任何新技术。转移供应来源的话,中国附近无处可去,东南亚那些生产效率比较高的企业大都是中国企业。”(轮胎厂商Trans Texas Tire)' ?' y# R4 I3 t3 S
, g5 w" t2 Z5 R* [+ d6 W
“关税将消除美国的就业机会并将它们推向墨西哥,因为中国的产品可以从墨西哥免税进口。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其他地方可以获得这些资料吗?还有韩国和台湾,但他们在中国大陆开业,所以基本上你从他们那里购买的产品仍然来自那里。”(家居生产商Max Home)/ y, F# n8 q" O, D, g
* @6 F1 a% u* p4 C: ^6 ^& E
“意大利生产商不愿意接受中国低端制造业,美国工人不想做金属融化等工作,目前不存在能够取代中国的产能。”
: Q3 W" P% O* R1 N( ]8 b4 @3 J( E% { m9 z
意外的是,在参会者陈词无意中指出了中国产品的优势,以至于听证会几乎成为“中国产品表彰大会”。# ?; ~6 q& M; I9 C0 H6 U' Z
7 u% G! v8 g7 u. h5 _0 w+ x3 Q“就替代来源而言,我已尝试过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所有国家,但中国对安全需求有更好的了解,因此切换非常困难。去中国并不便宜,去越南和菲律宾更便宜。但我们想要最高标准,让我们的客户远离报纸舆情。”(Norpac渔业出口)$ D; ?! E0 b) a- W4 Y, m
; r+ n* P" S, K; e
“2007年由于对中国的进口反补贴反倾销税,我们试图把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但没成功。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且许多中国公司投入巨资改善其产品的质量。”(Tube&Solid 轮胎)* L5 x- E" D% k. m7 m
4 j% s/ e. \& u8 h4 J# y
“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有加工皮革的非常高的手工技艺。要问我们是否有可能用其他国家取代中国进行生产?我们看过很多地方,但中国的劳动力比第二、第三、第四加起来还要好。”(皮革奇迹有限公司)
* F6 D0 N v/ ]: I* \& c* K. r v4 n
“我们曾经在印度采购5年,最后因为质量差放弃了。”(生产刷子和滚轮的企业Wooster Brush Company); { j, k6 g Z# `
8 m1 r1 _1 ~* Z: Q, K# ^$ s- P“中国是唯一具备容量和劳动技能的地方,美国生产者没有工艺甚至没有进步渴望。”(橱柜生产商Master Brand Cabinets)
' ^% f' y/ l9 {& v" @. @3 r- ]& A8 ^4 ]( H
“国内订单需要7至9周才能完成,而中国订单只需3周。”(房车行业协会), E9 k" Z, N, w6 l, }# c5 R, k
0 Z: c3 F X: l$ w2 z“我们选择中国不是因为它的数量,而是因为它的技术和质量都有自己的模式。”(染料供应商Silberline)" ]5 V& e6 Z P$ w
6 N! E7 Y0 I3 A9 F“捕鱼设备95%的国内市场由中国提供。它需要精湛的工艺。搬迁需要数年时间。我们尝试在新加坡生产,但质量很差。”(渔业设备制造商Blue Ribbon Products)
! v5 t+ @# O4 B# ?( p7 Z) k8 l
7 Y* p. T5 x4 f: E
5 w q1 j' J9 K2 a, H9 N8 O; O) p* A. W6 t0 k
) |3 d! V# g0 @, z9 M0 h* |" u" c1 g! K: P5 J0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