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越来越担心,一个崛起的中国,可能会把新加坡华人在文化上对中国的现有亲近感转化成对“祖国”的忠诚。
& b0 x6 `% k. a3 S7 ]& w; d
4 }- \4 r0 t* B1 C8 _- U: q 中国对自身迅速增长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充满信心,在呼吁广大海外华人为它的国家利益服务,并且在海外获得影响力的努力中,变得越来越自信。有证据表明,中国试图在加拿大(专题)、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华人当中对政治活动进行操纵。由于华人占新加坡560万人口的近75%,一些学者和前外交官担心,这个岛国可能成为中国政府施加影响力的一个特别诱人的目标。+ a% {! n p! o, ^0 A6 b- |) b
5 w' a( f! q) A- n: x% g
% A- _" I) j* N6 d# k$ C* K) l+ i$ S( p# |6 j4 A, D
新加坡外交部前常任秘书考斯甘(Bilahari Kausikan)就最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这种观点。他认为这种风险非常大。他说:“中国的崛起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地缘政治事实,但在我看来,从对中国文化的好感到建立中国优越感,只是很小的一步。我们国家的历史只有53年。并不能保证每个新加坡华人不会有意或者无意地走出这一步。”
. w8 W. V7 c* `/ J$ |8 t
: {2 k- W& q% n; M
x2 W8 b, a$ |4 ~% f+ [9 R$ r; f2 v
考斯甘就所谓中国隐蔽的“影响行动”的警告,引发中国驻新加坡大使的罕见行动,他公开反驳了考斯甘最近的言论说;“中国没有影响新加坡国民身份认同的意图,也决不会这样去做。” 《纽约时报》指出,中国的官方解释仍然不能阻止考斯甘等人继续关注中国在新加坡的微妙影响力,包括中国在打两国“血肉相连”的情义牌。因为近年来,中国加强了两国之间的人际交流,帮助组织海外华侨聚会,安排新加坡华人访问祖籍村庄,协调留学项目,为年轻的新加坡人组织寻根营。在2014年的一个营地中,活动安排包括学习太极拳,以及学唱中国共产党的“红歌”。- L* u/ b' u/ f0 W
; `, W" t5 l Q
一些学者认为值得担忧的趋势是:中国越来越模糊华侨(生活在海外的中国公民)和华人(各个国家的华裔(专题))之间的区别。习近平(专题)曾经在海外强调,要将世界各地的华裔 生活在180多个国家的6,000多万名华人 聚集在一起,共享“中国梦”。
0 x' [6 t/ ?( H" s8 B+ k, x- p: Z. l# S3 ]% ?! V+ H# a1 n! X5 z5 z
文章指出,由于担心被视为中国的第五纵队,李光耀总理领导的新加坡成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英语是该国的官方工作语言。新加坡巨资开设新加坡华人文化中心,显示与中国文化的不同。但新加坡也认识到中国对外开放后的经济潜力,也在不遗余力地利用它所分享的中国传统,充当中国和西方之间的门户。+ c" T" p, e5 ]
( z: j6 g T& P( w( P- G2 X* r0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