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经济] 中国玩高难度的杂技游戏,既想保住汇率,又要稳住房价

[复制链接]
麦克1999 发表于 2018-8-7 09: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3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3 o# C7 \8 e! T% Z1 `4 [( f  a7 r# p
- h0 c+ @; j( C- ^" `9 w7 C

) [' B: T1 z  A6 F8 W1 X: G1 S9 s! h, x3 ?) [+ R4 `

' Q2 L# }* O; U3 Y: g" L  开征外汇风险准备金,虽然表面针对的只是银行而非企业,但银行完全有能力将所有成本转嫁给企业,最终结果仍是抬高整体市场的售汇购汇成本,维稳的意图显而易见。
* P; W  S- W: i
0 [; Y2 z2 s2 R  R0 ^1 w  虽然说有关方面一直宣称“人民币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也有不少专家论证“央行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容忍度提升”,更有不少人认为“保房价弃汇率”已成定局,但再美好的说辞都无法对抗强大的现实逻辑。" K% z+ g6 |4 B
- k! d' y) R4 w; g. ?  n

" y" f; n3 R* D, @! t  房价肯定要保,但汇率也不会轻易放弃,这就重回“鱼和熊掌都要兼得”的传统模式。5 X$ r' H; g/ r" }

$ M4 }1 Z3 S( V; [4 z3 T0 y  这一次,能成功吗?
' ~' G: Y0 k1 f7 }$ p9 v5 E. V% h
- r0 f" B5 B5 V; R" v  稳汇率的必然性7 d8 h! l$ Z' R" m* [( M5 z
: {) P. Y6 T- F' k: l0 i
  这不是央行第一次开征外汇风险准备金,早在2015年人民币首度大幅贬值时,该工具就曾横空出世,后来2017年随着人民币升值而被取消。
2 y, t9 B3 f& [& p7 m( L0 q* ?  C) Z" }; [
  央行之所以再度祭出外汇风险准备金的手段,原因在于近期人民币跌速加剧。( H9 `! e; W; O
, ], y% U% G6 M" u5 a$ U
  就在8月3日当天,人民币汇率连续跌破6.88、6.89、6.90、6.91四大关口,刷新去年5月以来的新低。对比今年5月份,短短3个月时间,人民币已经累计贬值超过10%,离破7仅有一步之遥。: Y+ x6 O) y- x7 H

! k) p9 d/ |  {
' q" s" ?4 l: w$ F$ B  Z1 ?, f# |8 E" d) f8 T  ]* S
  随即,在央行出手之下,离岸人民币转势反攻,急涨超过450个基点,最高收复6.83。人民币在一天之内反复震荡超过800个基点,可见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博弈之巨。
9 h; n9 H  z, x. H0 [  Y. f6 Y) d# l' k& [, b. f: t
  人民币从6.2跌到6.7,貌似还在容忍范围之内,似乎货币贬值还能刺激出口,从而对冲贸易争端带来的影响。
/ I! v) _6 P  B9 Z" j, x; u; ?6 E! c' ^! W8 q: Q( x" q2 x1 a
  但从6.7跌到6.9,甚至逼近7.0,那么所谓的出口利好,就会被进口成本高企、美元外债负担加剧和资本外流的风险所完全替代,金融风险开始出现。  a  Y% a9 M9 ?4 ?; }
; m2 }; A% ?3 c
  所以,弃汇率是不可能的。
4 l. H1 V8 Q5 T6 {% J1 i" T  z. q
  事实上,在6月底,人民币一度连续12连跌,跌破6.72的关口。高层一天两度喊话,人民币上演近800点的深V反弹。* K8 e' G0 {5 t: j3 v
( c) V5 j/ g8 J, f
  场面之壮观,一如今天。但问题是6.72早已如黄花落去,现在的问题早已不是6.72,而是6.91乃至7.0,靠表态已经无足以稳定市场,无论是宏观干预还是行政干预乃至资本管制,都会陆续到来。4 [0 H, B* [* b4 g  ]( s
! s$ G- o' l. v4 P5 [+ X
  控房价的两面性# h( P2 K8 K" J- ?/ ^
; `5 B/ O+ w6 u1 \0 V
  上周,重要会议一锤定音,要求“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 l! H0 y: }: P( o; B
6 ^1 ~: ]" I* U' d  这一次,没有了“过快”两字。“遏制房价上涨”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显然有天壤之别,一个不是不允许上涨,一个是可以涨但不能大涨。显然,前者充满刚性,而且充斥着弹性操作空间。
2 A9 P& ^; w* x! o% f" }
5 q& U* {. s; r( l; F  更关键的是,这一次放水是有节制的。
  u1 r3 Q( A" v3 {
- l0 r  ?1 R/ u+ `- S4 f5 A  货币要稳,财政要松,这就是与历来大放水的与众不同之处。货币稳,放水有节制,那就意味着楼市期盼已久的大雨被半路拦截,刺激房价的期待暂时落空。
% ?" \$ H8 Y0 p( Q: k2 X4 j! T" f/ j" S) F- [
  决策层的态度之所以如此清晰明确,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房价持续暴涨带来的金融风险、消费挤出乃至民生负担等问题,已经愈积愈大。控房价,本身就是为了稳定市场,防范更大的风险落地,其根本出发点仍旧是“保房价”。
4 U6 g) C( n6 X! Z1 I& _  D$ ^- ~" g0 ^" }( Q& B6 @
  这就是控房价的两面性所在。
& q& \# V2 x3 w" k5 Q3 j' c3 X9 Y' U+ L
5 g6 f1 H. l% Z2 E- m  稳住房价,以时间换空间。
: |: a7 `9 @0 e; A; @* f) Y! Y
( a, [0 }" u% U  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 N& a/ L# u. @% w) Q' d- S( q1 m1 u7 u5 q, i/ V- u7 k. W- v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G% a% b" V" p/ D

2 M4 y6 L0 E+ \) K) i  既想保住汇率,又要稳住房价,鱼和熊掌都要拿着,这无异于玩高难度的杂技游戏。
7 f. C2 d' ^# t8 @7 l4 a( j2 c) Z- y
  保汇率,面临的最大困难还不是宏观调控和行政管制的有效性,而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这背后最大的问题是贸易争端和中美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的错位。
& I' F9 s! J0 J2 q) \
( J' r( j/ I: ~8 w  要知道,美国二季度GDP增长超过4.1%,加息的步伐清晰且稳健,今年年内还有两次加息,2019年还有三次加息。美国正在加息收水,而人民币却要宽松,一升一降之下,人民币汇率自然如汪洋恣肆一落千丈。9 e  X7 u0 h# k
# y4 A* B5 a! [
  贸易争端更是最大的黑天鹅。只要贸易争端一日不停息,整个经济都要备受其困扰,人民币如何置身事外?/ a& ~. K9 s) A& J: V

& b9 H- l6 Y9 [- p& Z  房价也是如此。
! n8 _: N. n0 P* ^5 s" P5 j$ J1 ^2 J" A; _! q
  虽然目前看起来,主要是防控继续上涨的风险,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但楼市向来具有顺周期性的特征,疯涨的时候一路上扬,下跌的时候一泻千里。只要市场情绪转换,下跌的悲观预期形成,整个市场都会面临大幅调整的风险。
# w$ L( O% P/ m5 k1 `5 P4 R$ f+ @. Q
# ]0 N9 ~$ v7 O1 W  S3 P9 R3 ]

" z7 R2 I6 X2 Y* j  所以,限购限贷抑制需求,限价抑制房地产企业的投资冲动,限售冻住进入楼市的资金,这样的组合拳有一定用处。
# i) j2 e  m  S; \4 }% c
. w( F9 l, f% |! x) L- @  但是,居民杠杆加到了极限,房企现金流的风险已经凸显,如何没有源源不断的外来之水,楼市恐怕难以真正稳下来。  }; i" A' i5 ?& A$ h* m

- ?. D* }# v+ [2 a  B" m+ K$ ~  保汇率难,保房价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8 \* Z5 y+ s+ R: F% ^. f  Q6 U# b4 k/ a, i1 b: x( Y5 D8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umingxia 发表于 2018-10-18 09: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益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4-11-16 10:33 , Processed in 0.02454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