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8月2日报道,尽管贸易战给中国的养猪业带来一定影响,但是猪农有不少方法,使损失降到最小,比如改变猪食配料、增加从别国进口大豆、鼓励农民种植更多大豆。
' f6 w' {6 B0 w
4 ]% s+ d% f7 G5 X% h5 s4 c% e 改变猪食,寻找大豆替代品
& s1 G0 E4 ~: c+ i m, A: M! V- B4 `" Q8 ~
, u5 I" r& q* [* L0 E
进口大豆是中国猪饲料豆粕原料的主要来源。河南新大牧业采购部主任表示,目前,中国猪农养一只猪的成本大致比过去提高了36元。养一只猪一般要5到6个月,对于像新大牧业这样的企业来说,成本就提高了2880万元。
; t$ y1 {7 v4 G% R9 g# l# K
3 Q/ W7 W7 K5 t" c9 s! {$ V9 E 尽管不得不承认,影响是有的,但他表示,大豆一般占猪食的20%,通过寻找大豆的替代品来改变猪食配料,这种影响可以降到最小。 7 i: l/ x. V3 m, t
0 n5 i Y( U! o( l/ \
“我们不会完蛋,只是利润在某种程度上会有影响。”
8 u+ A; a+ E- \# X8 m& y3 W& b
, j: s3 V, c+ g) ]/ R 养猪业分析人士也表示,这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们有很多大豆的替代品作为蛋白质来源,比如花生粉、棉粕和菜籽粉。”
/ \+ @2 G" {! z) ~- R
" w( X5 L) _! G% ~# ]. ? 分散进口来源
% R4 I2 H: P. \3 Z: x6 Y
* n2 }+ g0 l8 M8 ]* W0 I 除此之外,增加从其他国家的进口也是一种方法。 / e6 c3 ~7 Z5 }& K, X
- ?* h/ o$ J# E2 _' B; E" i2 S
根据官方数据,巴西正在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而2012年至2017年间,从加拿大和俄罗斯的进口也在迅速增长。
* Z# p4 p# \ M. h% N9 ]( c5 T- L- C! k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超过80%的大豆来自海外——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美国。 ! z# |5 z2 S# A) u
5 y" N, |4 ^' {# Y2 `: M* Y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国进口了超过9500万吨大豆,而实际需求为6300万吨。 . a( S+ U# R d) ]5 O8 o
g L: l9 A/ Q% q: a$ L; Y% } 这多出来的3200万吨“过剩”大豆,其实就与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相抵。分析人士表示,即使我们完全停止从美国进口大豆,也基本可以确保大豆的正常消费。
& m9 q7 J0 U }& [6 y+ @3 M: q! E3 R, |" r& `. X
更何况,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停止从美国进口大豆。
! T5 Z( k- e1 F. a& _
# }% l, p# j! J, j 报道称,一些出口商可能会通过南美港口如巴西,向中国出口大豆,以避免关税。虽然这将使运输成本增加约10%,但是比起支付关税,却更便宜。不过,此前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巴西大量从美国进口大豆后,第一步就是涨价,溢价达到2014年9月以来的最高值。不过有分析称,随着中国大豆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巴西捞金恐怕会成为幻想。 + b( k3 e' J4 S( q9 c
9 M) Z; W% h& {
鼓励种植,给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 6 H6 W' z4 v7 z6 P- @
7 N9 i' c5 C" X+ X8 T* U
在国内鼓励农民增加大豆等作物的种植,也是一种好方法。
8 s7 y' _! t1 T+ V2 I8 w5 q; Y# c; C( V" }: x1 i }
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8年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我国继续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实行玉米和大豆的生产者补贴。
1 ~ j: N; H/ `9 M5 k7 D( \; J. c9 e! x, l, O7 X
这几年,大豆种植不断得到鼓励。今年,大豆的补贴也高于玉米,导向明确的政策将有利于大豆生产的提高。 & ~' E0 m3 `: z
' B$ Y& ?4 E# ], z4 w" a5 y3 ^ 因此,在上述应对措施下,养猪业依旧可以在贸易战的阴影下,将冲击尽可能降到最小。1 U6 R6 D% J6 X/ F0 D1 z9 Z
6 o! {, c; d2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