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新任国际贸易部长吉姆•卡尔(Jim Carr),日前邀请巴西、智利、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瑞士、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肯尼亚。 12个国家地区的贸易代表于今年10月共赴渥太华,一起商讨如何对世界贸易组织(WTO)进行改革。如此重要的议题,身为全球最强两大经济体的中国和美国并未获邀参加讨论。
, ^/ ^1 f( S& {8 [; M9 g
. Z$ |( i" y6 q, k9 m 他表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知悉会议的召开,但并不在受邀之列。“美国人对WTO抱有诸多偏见,但从未给出任何解决方案”,卡尔抱怨道。 8 Q+ B/ Y4 U; d$ ?5 v
8 b: x4 A) s& w0 y2 J0 P z! H
近年来WTO运行效率低下,尤其是其争端解决机制,已无法应对与日俱增的贸易摩擦,“改革”已成“人心所向”。 ' R# v1 q" ^& `0 T: ~9 m5 F
" Y! s5 U7 K; C% E1 d" ^ 欧盟内部于上月底讨论出一份18页的“WTO改革方案”,非常详细。该方案旨在盯防美国对WTO上诉机构的干预,以防WTO遭受“系统性瘫痪”。
* ^( L( O1 T1 F4 i( \3 Y$ {1 g0 M4 Y7 z4 @' G: V6 s/ N4 t
这份方案得到中方的认可。在本月的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后,双方已明确将建立WTO改革联合工作小组。 ) G# H# T0 I9 \; f0 w. S
( i& t2 {1 C6 V7 h0 n8 T1 L/ F7 `- }6 u8 d, J1 S/ ^8 a/ O
相比之下,加拿大人似乎还没想好具体的改革措施。
! J" V9 s1 s6 g0 ~; f+ Q
: O/ V. M* r: f4 X2 m9 t 该国驻WTO大使德波尔(Stephen de Boer)称,“这次会议就是一次预先讨论(discussion starter),是为以后的讨论做铺垫。”而卡尔则表示,希望受邀的国家仔细想想WTO都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为“抛砖引玉”,加拿大率先提出3点建议:“电子商务”、“投资保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贸易”。
. l, e( |( b1 K# M7 b' P# o4 x- k" w, K+ `/ G+ p
美国在“改革WTO”议程上也有自己想法。该国商务部于今年3月公布2018年度总统贸易政策议程的最新版本,重点列举美国对“WTO司法越界”、“谈判机制透明度”等问题的忧虑。但正如加拿大贸易部长所述,报告除了“抱怨”,并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 @, b- w; J p* z8 R7 K4 c# G; r! P4 T' R! {3 ~
相反,美国已经成为全球自贸体系中的“搅局者”:多次阻挠WTO上诉机构新法官任命的甄选机制,让受了委屈的国家“有苦说不出”。 v" M1 D5 G: T- Y
- U$ i# W3 X; {( n/ i4 q; r, _( |
更有甚者,美国还将自己在贸易战中“扫射队友”、“误伤本国农民”的行为归罪于中国。1 J) H' R7 U; ]& Y
. q% [7 n8 @% @0 t
; H/ M: i: ^: ? A: `( ` 26日,美国驻WTO大使谢伊(Dennis Shea)在机构会议内大谈“中国的破坏性贸易经济模式”,将“全球最具保护主义经济体”反扣给中国,贼喊捉贼。
i" A. w0 X8 A4 @" a
- g! M: ?1 x# H8 R$ j# C6 o9 c u* H( K/ U4 l
中国驻WTO大使张向晨认为对方来者不善,称谢伊的言论“自带火药味”,“试图将中国妖魔化”。中方还认为报告不成熟,没有足够的政府来支撑所谓“政府控制企业”的言论。 & O0 o( f0 {! o9 y
1 T$ z$ _0 V; U n; b 中方对WTO的改革持支持态度。商务部发言人高峰26日指出,中方将改革重点放在“维持世贸组织基本宗旨和原则”、“照顾大多数成员利益”的基础上。
1 g: H, A8 ^% @8 s5 r! ?5 I! H# z0 ?; k: b! h" E5 {4 J$ ]
“中方希望通过渐进式改革,确保世贸组织基本宗旨不变,基本原则不受挑战,同时,增强世贸组织的权威性和领导力,强化自由贸易原则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更好地促进全球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 : c5 `3 g( s9 E# L9 ^2 v/ F
6 V# m$ u+ ?8 O$ o. o “中方一贯主张建设开放透明、互利共赢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只要符合世贸组织原则,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都持积极态度。同时,希望能够维护世贸组织团结,与各成员一道,共同捍卫和发展多边贸易体制。”( F6 g& y2 m a+ @) Q2 P
5 S6 C1 K( ]3 H& P4 c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