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一路高涨,居民杠杆率(居民部门债务余额/GDP)随之一路上扬:统计显示,居民杠杆率从2008年时的18%,攀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50%。短短十年,翻了两倍。8 \' r- {: r5 ^8 `7 q; Q# o
, X0 l; i! R7 |( J y- Q
" g# b6 l1 G; G( e" }: A) c: X# _+ p' x9 A, i; ?% z% Q
这几年,新增住房贷款不断创出新高,几乎撑起银行贷款的半壁江山:2015年居民新增贷款3.87万亿,占当年全部贷款的33%。- t [# R. z8 U$ M5 }) K
' P8 O3 H. l. u1 L8 b3 o/ v, R
2016年新增居民贷款6.33万亿,占总贷款的50.04%。2017年的增幅虽然有所下滑,但也创下了7.13万亿的新高,占比高达52.7%。- U! E, m1 U- S" u8 j2 D' y7 q
$ s: Y4 t1 y1 P2 q" M 在居民贷款里,高达70%以上都是中长期的房贷。
3 _9 t: M# \6 ~. z; G7 s5 ^0 `, k1 ^* l0 Y5 b
而在短期贷款里,不乏通过消费贷、现金贷等方式违规流入楼市的贷款。, x; O0 @$ i8 Y$ k) W' M
' l3 h+ x( R# A* m; n 与此同时,收入的增速却远远没有跟上。2006年,负债收入比还只有18.5%,2018年已经高达77.1%。1 ^" C, {' j9 y& h6 Y6 p
l" E. G3 }/ ^5 D0 y 一方面,房价高企,金融去杠杆,而居民在拼命加杠杆——高房价,贷款的绝对额度增大,而在贷款比例中却不高——同时消耗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贷款增多、而可支配收入下降,消费如何不下降呢?" t$ B+ S( l8 P. L. Y8 M1 g B! M. N, P
. F \6 ~; {' i7 i0 a n
当房价远远超出收入水平,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普遍高于20时,即便居民能够挤上房价上涨的顺风车,也会因为首付和还贷压力,而被迫削减消费。6 U4 ]! ^* h3 J. {4 ?2 ]# `
( K5 D5 A3 | o6 l5 m: ]/ L2 ~# s8 J B$ X# K: y3 ?% h" @
3 ?9 r2 h8 B- P/ h
+ ?* t3 I8 v/ w4 q, u9 ]- m( [ 尤其是对于那些六个钱包凑首付的购房群体,消费挤压效应更加明显。掏空祖孙三代的积蓄,才勉强挤上房价上涨的列车。 H0 D! l U$ }) C4 ]0 U7 C% |
. `! K4 p# Y- ?6 J7 {" @) \5 q
且不说父母祖辈的养老、医疗负担重压在身,即便是归还房贷,都会压得喘不过气来,哪还有富余的资金进行消费?
6 r3 O4 X j* F9 E1 U7 W* |+ {$ N! c. s, I
工行董事长在最近演讲时表示,2010~2017年的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与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5.4%下降至12.7%,降幅达到了一倍;而与此同时,居民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已升至49%,几乎占了GDP的一半。
0 T/ `" L# S" r5 t% \' Z# |
% T1 m+ h+ i6 i1 y0 N4 z& i3 } 在居民贷款里,高达70%以上都是中长期的房贷。8 V* V/ N/ q9 I; R& h7 K
' S! ?9 R, [+ b! M 而在短期贷款里,不乏通过消费贷、现金贷等方式违规流入楼市的贷款。
6 E4 U8 q7 W) t7 b2 h6 W# M* | ]/ f4 |4 x( u! m! [
与此同时,收入的增速却远远没有跟上。2006年,负债收入比还只有18.5%,2018年已经高达77.1%。
7 ^; R1 o' F4 F0 K) I5 \. C
' m1 t7 Q# l' z/ E0 m: Y- ?/ v- E
& c6 A- B# {: _4 @9 b( j l+ S4 D, e# C# ~ Q. w: z
一方面,房价高企,金融去杠杆,而居民在拼命加杠杆——高房价,贷款的绝对额度增大,而在贷款比例中却不高——同时消耗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贷款增多、而可支配收入下降,消费如何不下降呢?, _- C! Y" u. z
" U, }! G* `' L7 F9 Y" Z/ Y
当房价远远超出收入水平,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普遍高于20时,即便居民能够挤上房价上涨的顺风车,也会因为首付和还贷压力,而被迫削减消费。
: D4 K/ w: m9 }- M7 \; q1 w% a/ v# e. j4 A
尤其是对于那些六个钱包凑首付的购房群体,消费挤压效应更加明显。掏空祖孙三代的积蓄,才勉强挤上房价上涨的列车。
* s$ w& p2 d3 W9 i& l4 u
5 p: Q: p3 `+ S. t8 l' U 且不说父母祖辈的养老、医疗负担重压在身,即便是归还房贷,都会压得喘不过气来,哪还有富余的资金进行消费?
3 h) c' C j" ?1 B
( ^& \. n& F; h y 工行董事长在最近演讲时表示,2010~2017年的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与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5.4%下降至12.7%,降幅达到了一倍;而与此同时,居民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已升至49%,几乎占了GDP的一半。
: [& V$ _" _7 o u7 e8 q* W4 |' Q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