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邮报的最新报道,今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家庭的房屋负担比去年第四季度又有加重,平均要花税前收入近一半,准确讲是的48.4%来养房,而两大房屋热点城市多伦多和温哥华居民负担更是沉重,分别要花收入的74.2%和87.7%来养房!
8 s: q: n$ k+ |! h. P& {8 p
* ]+ I W4 M9 U4 X# X0 y+ J( b, {
e+ W% b0 A% P9 p8 \# V8 l- |
! A6 A8 c1 K, I# z, @0 b加拿大皇家银行(RBC)今天发布的数据称,在去年第四季度,由于各地房价普遍有所下降,加拿大家庭房屋负担一度有所减轻,房屋负担能力指数也随之下降0.3个百分点。但在今年第一季度,由于按揭利率升高,房屋负担能力指数又升高了0.4个百分点至48.4%,更比一年前增加了2.3个百分点。
, C( B( [4 [ L. q3 V! t) q
' a1 d4 D/ A/ x4 g: W( K按照定义,房屋负担能力指数是指业主购房和养房的支出占税前家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包括了按揭付款、水电费和物业税等。: |/ ^' Z6 ~" ]: J. ?& c0 a
1 f" |5 m6 K$ H2 D8 m. Q9 z
# ^) a8 ^7 U1 u3 h t4 T- o
: s3 Z, L$ Y8 t4 N E Z; { s/ uRBC的报告分析说,至少有两大因素使得加拿大业主的房屋负担能力难以减轻,一是加拿大央行加息在即,按揭利率只会升高不会下降;再是各大市场的房价再难明显下降,特别是多伦多和温哥华地区的房价,业主或买房者别指望这些地方的房价会大幅调整。! ~! D4 C! M* [: O: B6 @
: W0 ^* W# {$ x& A4 Y! p% O4 q房屋最难负担的是温哥华和多伦多$ D( P. ^' y# P I
+ i; r/ k4 J/ k; |6 m3 A! |: E
根据RBC的报告,从全国来看,温哥华和多伦多业主的房屋负担能力恶化的情形最为严重,在温哥华,居民要拿出税前收入的87.7%来养房,今年第一季度房屋负担能力指数又升高了1.5个百分点,更比一年前增加了9.5个百分点。
/ ?& d& e; H! g; ^- ?/ u4 n5 F( N. E4 M) M6 f3 Y
多伦多业主房屋负担能力恶化程度仅次于温哥华:今年第一季度购房和养房的支出已经占税前平均家庭收入的74.2%,虽然比上个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但比一年前上升1.7个百分点。+ J1 a K+ D7 R! ?7 l1 ?
- F" @- }3 ?- j$ e7 P# {皇家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赖特(Craig Wright)表示,无论在温哥华,还是在多伦多,这对首次购房者尤其是年轻人都不是好消息,实际上温哥华的房屋负担指数已经到了“危机水平”(at crisis levels),而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下,这个危机难以缓解,不会变得更好,只会变得更糟。
8 H' E3 F" z. O& d5 d6 P8 Y; {
3 g$ Y2 S- @: R; r0 Z1 i( [. ~& [多伦多的情况也类似,由于房价有所下降,最近两个季度业主房屋负担能力有所改善,不幸的是,这个改善的程度是相当有限的,因为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未来时期多伦多地区的房价不是下降,而是缓慢且逐渐升高。如果再考虑利率上升因素,业主房屋负担能力恶化的趋势似乎难以避免。0 c! `! j* V- m7 S3 K% e1 R4 o
% A/ x2 |: n+ R$ s
! W) h" W! K4 y; P
; c( y2 M) J# B# T0 Q6 L5 Q多数城市房屋负担能力指数低于全国平均9 `" B) x y+ w, U
! r( ~' H" w5 P) O排在温哥华和多伦多之后的是维多利亚,该市的城市房屋负担能力指数为62%,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值(48.4%)。维多利亚房屋负担能力指数上升速度非常之快,在三年前,该指数只有48%,也就是三年之内升高了29%。
" L$ z( C+ o" K# L z7 Q
6 x9 B1 A2 J% T+ U$ n8 T与温哥华、多伦多和维多利亚相比,加拿大多数城市房屋负担能力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48.4%)。换句话说,加拿大家庭房屋负担能力指数之所以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归咎于这三大地区的房屋负担太沉重,拉高了全国的平均值。
/ c) O/ k& d% E# ~
4 I3 G0 D4 i' Y+ k1 W除这两大城市外,房屋负担能力指数最高的是蒙特利尔和卡尔加里,分别为43.7%和43%,均低于全国平均的48.4%,但均不及温哥华(87.7%)的一半。不过也比去年第四季度分别升高了04%和0.5%,比一年前分别上升1.7%和1.3%。: Q. _6 L% D& v! y7 G1 B: c W
% @/ n" ^; s3 O6 d" d3 ~其它城市房屋负担能力指数/与去年第四季度比较的升降幅度/与一年前比较的升降幅度:
) R% d9 X# {9 T- b
: a7 A- P0 ]% {1 |OTTAWA: 36.6 ↑0.6 ↑1.40 X' ]+ m4 b$ C
' J4 l. w. P7 M5 a; r- m- tSASKATOON: 33.7 ↑0.7 ↑1.1: J4 R4 O, m$ s" ^; R, F" ^* _0 t# ^. o
% O; |- M: j9 ^/ M' _2 F9 }
HALIFAX: 32.7 ↑0.6 ↑1.8
0 x7 C" ]4 ~, z" A3 D* l& ^" M' _. y5 ?- I1 e4 ^
QUEBEC CITY: 32.6 ↑0.1 ↑0.1
- ^) {8 d$ r% G, ~, x5 q
' i/ G9 p; O) l6 u9 n" K8 q; iREGINA: 30 ↑0.3 ↑0.95 z" {$ u( F- K4 h
7 j0 c7 h9 I# G" w- M2 i* LWINNIPEG: 29.9 ↓0.2 ↑0.82 V1 _: [8 A: Q
5 H' y) ?; D3 U# b& a2 t
EDMONTON: 28 ↑0.4 ↑0.45 A6 t4 e$ g' W/ R O5 L% p `: B( v
! q- n8 t2 O* ^2 h" F
ST. JOHN’S: 27 ↑0.6 ↑1.2 m/ ]6 Y2 }: }1 z' E
5 e. p0 Q" e M4 A: G1 H4 L. e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