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政治] 辽宁天津纷纷承认GDP造假,中国31个省级单位只6个财政盈余

[复制链接]
孔乙 发表于 2018-6-23 10: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早公开承认经济数据造假的是辽宁。5 @  x6 C. j* ^- r" ^
  2017年初,在辽宁省人大会议上,政府公开承认此前数年经济数据连续造假,一直到2015年才开始夯实数据。政府报告的原文如下:“辽宁省所辖市、县财政普遍存在数据造假行为,且呈现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手段多样等特点。虚增金额和比例从2011年至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财政数据造假问题,不但影响中央对辽宁省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还影响到中央对辽宁省转移支付规模,降低了市县政府的可用财力和民生保障能力。除财政数据外,其他经济数据也存在不实的问题。”
  k' N; d4 M! R' k; m/ r( t3 O- i4 e) \+ q6 m# c

, l# r, V* P* t8 o: N  必须注意,辽宁之所以承认经济数据的核心原因,正如其所强调的,恰恰就在于财政数据造假问题,已经无从遮掩了。在经济日益萧条的今天,辽宁财政越来越依赖中央财政的补贴。倘若继续数据造假下去,中央削减对辽宁的补贴规模,辽宁财政一定会破产。财政上的压力逼着辽宁不得不开始说真话了。所以,辽宁省2014年统计公报中发布的财政收入数据为3191亿,到2015年发布的数据就剧烈下降到2125亿,减少了1066亿。但是财政支出的萎缩幅度不同步。2015年的财政支出规模较2014年仅减少了457亿(4618-5075)。1066-457=609亿。这609亿的钱,当然就是以说真话为代价,要从中央拿到的新增补贴额。可以想象,当时的辽宁政府上上下下,为了这600亿的钱,是多么的纠结,多么的无奈。
5 g/ r' f; V7 [* ~( H8 X+ q7 \  t: K7 S4 n* `3 S

5 h$ O1 }* s' T6 B1 U. R. I  接下来的承认数据造假的,是内蒙古。+ P) k' |  }0 H) @/ t8 F

3 d% v$ X: N0 I1 W0 c: ]6 I0 z' Z+ n/ o: A3 a7 N* F
  2018年1月3日,同样是在内蒙古经济工作会议上,区党委公开承认:“经审计部门核算后,内蒙古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人民币,占总量的26.3%;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与辽宁的情况一模一样,依然是直指财政收入。而内蒙古之所以要承认财政数据造假的原因,当然也与辽宁一样,财政收入越来越恶化。
& \9 u& c4 c* O% ~$ s( I
7 n' B0 f6 K7 |* C+ D
/ ]/ d/ M- o2 |# |# w  根据内蒙古财政厅的数据,“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3.4亿元,比2016年下降14.4%,剔除2016年虚增因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6%。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23.1亿元,比2016年增加10.4亿元,增长0.2%。”看明白了吗?财政收入开始出现显著下降,但财政支出依然在维持微弱增长。显而易见,内蒙古承认虚构的530亿元财政收入,就是它要从中央财政拿到的新增补贴额。而要拿到这笔钱,就必须承认自己的财政数据造假。
' k& ]5 k8 S( a9 P
; n4 l% U( {' p( W* o# k
4 P5 ^4 @( ?. U# F: f- f  再接下来的承认数据造假的是天津。  c, z. A" d0 T5 l. U/ ^, w0 E8 L

0 D3 }/ o' q( n' F
9 {9 B- v# P) s8 Q: F! e  2018年1月11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人大会议上,政府公开承认:“挤掉水分之后,滨海新区2016年GDP从超万亿元调整为6654亿元,2017年预计7000亿元,同比增长6%。”; c5 T/ W8 \5 \6 E0 N- s
4 `+ U' [8 g$ r1 q2 {6 s
9 g# z  E3 C1 ?; z6 ~, X
  天津滨海新区原来发布的2016年GDP规模为10002亿,一下子调降到6654亿,3348亿“duang”的一声就没有了。  t; M, G: `( A, |3 V

% F5 q- q% ^( f0 C; ~# l
% |! L; j, b% U4 y. ^  2016年天津的GDP总规模为17885亿,减去滨海新区的造假的这3348亿,剩下14537亿,对比2015年天津统计公报中公布的16538亿的GDP,萎缩幅度12%。可叹这两年天津总是在宣称自己正在跟杭州竞争中国第五城,现在这些豪言壮语看起来就像是巨大的笑话。对天津承认GDP造假的起因,用天津财政局发布的2017年1-11月份的财政收支报告的这段话来解释就够了:“1至11月份,全市一般公共财政收入2237.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去年同期负增长3.1%。”注意,上面这段话中的萎缩幅度使用的是可比口径。按绝对值来算的话,2016年1-11月份,天津财政局公布的财政收入数据为2555.8亿,这样一算,2017年的财政收入绝对值萎缩幅度高达12.4%!这种萎缩幅度是财政压力日益膨胀的城市政府绝对不可能承受得起的。经济数据继续造假下去,天津政府就破产了。
# s, E9 h8 G, B  p* {& j/ p7 ^9 u% [

( a$ O- Q# F+ y/ N  我大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只有6个能实现财政盈余,能输血给中央,其它25个,都是靠从中央乞讨活着。) R- v- u5 c+ v

5 f, D; U  {8 j: ?# \9 f; G% {& q- F" d8 N  A0 L9 s( t1 U9 w! k
  从根本上说,其实就是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养活了全中国,连山东天津都处于财政净亏损状态,需要这六省的财政转移支付输血。现在穷省们纷纷自曝数据造假,这也是因为它们的财政已经不堪重负,已经只能靠认错来争取更多的补贴了。按现在的游戏规则,越早认错的地区,就越能抢到更多的补贴。
  z2 N4 E' h/ X1 p, i  |5 r0 N* s
  F) x# K! P) [& A* {9 t6 E' @& [2 @' _
; ~0 T! C9 u5 p) D$ Q3 D  那么,接下来,下一个承认造假的是谁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t0 n9 [" {, o- ^4 k; D1 S9 g! B. K8 q9 W9 n4 [8 N" G
% M2 o& {) J* _
% G: P, i+ J# y' W  |

7 T4 x8 z1 ^* }. g4 b& D" r- @% i1 C% i
  本文要讲述的,是我大中国31个省及直辖市的财政的盈亏情况。在这里,事实上是将每个省级行政单位当成了一个公司,它通过辖区内的经济活动挣来财政收入,用以应付各种开支。如果它的收入无法应付开支,那么,按照我国现在的财政制度,它只能指望中央财政从富省收到钱之后,转移过来补助它,也就是传说中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O3 ~- h$ b. B* T/ d) G  z0 E
. C6 R( f$ f9 R* ~- l
+ `1 \. e1 P& |5 J' I
  在正文之前我必须先对本文涉及的一些数据做一些概念性的解释。我国实施分税制,也就是区分国税与地税。国税中的大部分上缴中央,地税中的大部分留给地方。同时,地税部门往往还承担了非税收入(主要是各种规费)的征缴任务,我在下文的计算中,将非税收入纳入了地税部门的收入之中,当然,考虑到社保费专款专用的性质,我将规范收入中的社保费收入全都扣除了。地方政府将税款上缴中央之后,中央会根据地方政府的申请和其实际财政状况,将收缴上来的税款,再次转移支付给财政收支不平衡,存在财政缺口的地方政府。( S3 W0 I( \1 E: t, q- `( w7 K& d6 j5 r' d

( E9 {: |& W4 ]% f4 c  E! e; Z& r# t1 \4 l; y
  此外,财政收入中还有一块,以土地出让金为主的政府基金性收入,这一块算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往往占到地方政府总收入的4成以上。不过,政府基金性收入与社保费用的性质一样,也是专款专用的,多卖地了就多花,少卖地了就少花,不卖不花,这笔钱不放在预算内收支的范畴之内,没有超支或者转移支付这一说,也不能拿基金性收入去填补预算内收支的亏空,所以对这部分收入,本文也不予考虑。9 R0 z- l, s/ b' T1 Z5 p8 d; W& m
6 J+ A7 j, X8 J1 f& q1 C+ h
& F6 U3 }8 T) B3 b
  好吧,现在,让我们正式开始这次奇特的数据之旅吧。相信我,你们在看到下面的数据的时候,一定会目瞪口呆,甚至会遭遇人生观和世界观层面的冲击。
. v- z9 S7 Z; B: X" P
4 _9 w0 T& v, X5 ~  ~" r: O
/ a# _9 \, c) F: b% b2 J8 c  上篇:25省,5万亿) [+ U8 L9 B% Z5 z8 w0 I; T
. I8 B/ Q3 C* p0 n; m9 r

$ L( h6 _1 N# M5 y+ h. g1 A  华北三省市
* v2 U8 H' o# R  J- S
- v% u% u4 ^8 C/ M* D5 f0 t4 D6 U( E& V) N+ e' ~
  首先要登场的是华北三省市:山东、天津与河北。
2 y4 `1 b% }5 f0 |/ h6 H- T: D; I, l
9 B7 {! w8 n/ B4 x7 E2 {+ I: u' K3 t, j  o8 w5 A# V! w7 N4 A5 p" ]
* T4 D3 v0 a+ e& [7 J

7 C! z; x5 q, U* l! b# i5 W% T5 |: `6 F/ S, |+ H/ L3 R- K
  如上图所示,全国GDP规模长年排行第三的山东,从2016年开始,不再能创造财政盈余,它的国地税总收入在当年度竟然低于当年度的财政预算支出64亿。这意味着在2016年,中央财政除了把从山东收缴的国税收入全部还给山东之外,为了保证山东财政的收支平衡,不至于财政破产,中央财政还必须要向这个GDP规模全国第三的经济强省补贴64亿。在这里顺带解释一下,山东的财政收支数据不含青岛这个计划单列市。计划单列市的财政收支是直接对国务院的,不向省级财政负责。到今年上半年,山东的财政缺口扩大到了387亿。这还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考虑到地方政府的表内债务已经被严格管控起来,理论上不许有新增债务,只允许通过债务置换方式借新还旧,并严格禁止以发债形式弥补预算内资金的亏空,所以,山东目前的这近400亿财政缺口,也只能依靠中央政府从富裕省份收集到盈余资金之后,转移支付给山东,来填补亏空。- R+ Y; g) `" q9 |* a5 b, t

# S: V& q2 E( _6 j! m7 e( v( M& b; r1 n+ ~+ f
  然而山东的这种表现也只不过稍微令人感觉到惊讶罢了,还远远称不上惊人。直辖市天津居然从2015年开始就陷入了财政亏空状态,当年度国地税总收入低于其财政预算支出299亿。此后天津就连续亏损。2016年亏损790亿,到今年上半年,天津的财政缺口依然高达258亿。至于位于环京赤贫带的河北,当然是处于长年累月的财政亏空状态。2016年河北的财政缺口2257亿,今年上半年的缺口是1260亿。当然,华北地区还有一个北京,作为首都,当然不可能出现财政亏空的情况。关于北京的情况,我们到后面再说。& f" C: z( o3 c* w! m
4 c, ?# g" X: U  w

0 Y3 U8 Y& o& U. V. a# X) m* O2 I  2016年华北三省市财政缺口合计3111亿,老实说,与我们在后文即将看到的数据相比,这种财政缺口规模,还真算是低得要命。8 S, Z$ j6 n) w+ Z& S8 v

5 ?0 h( J) _! F0 ^' B1 ~
9 C# b5 w' g+ O1 \. [2 K) l  东北三省: n& ~9 I8 {5 [9 h  z( b# {2 l5 D) w6 Z
: q+ j* u' ~( O
2 M7 y3 M# w  n6 J0 [8 e( V3 k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是现在的老大难省份:东北三省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r3 a% g& m. B' ~( p0 t+ s; a

. @5 `, {, V% a8 B4 u1 J  v; {) {) j# `8 l; U4 r

# A+ }5 W6 p6 B  K! d7 F9 r: ]* s
% h! P+ T) ]) V" V9 g; k% T3 l& r
  关于东北三省,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我们就将东北三省视为一个整体就好了。从2014年到2016年东北三省财政整体缺口从3562亿剧烈提升到了5580亿,增加了57%;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缺口为2575亿。考虑到下半年的财政支付压力远远超过上半年,所以东北三省今年的财政缺口规模估计要直奔6000亿而去。这种缺口,当然也依赖于富裕省份省吃俭用挣来的财政盈余来填补。
6 i2 C. y* v3 c# \/ q
# t) [2 P; E8 j& J: X9 s/ H; ?+ E- `8 E; g/ G0 M
  西北七省
! X9 s: D2 b! R3 {6 C
" ]2 w; E) [3 M/ w5 {) f: o, y1 `. B4 s
  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算是比较敏感的地区。这一段我们要来看看宁夏、青海、山西、甘肃、陕西、内蒙和新疆的财政收支情况。不会有任何意外,这7省全都处于财政亏空状态,它们当然都无法向中央财政贡献盈余,并且一定会高度依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4 \" Q6 R( S. N% G+ n. P. }& U

% w9 F. _; z; k$ _$ n-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孔乙 发表于 2018-6-23 10: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篇:六省一市,支撑中国
7 c8 D3 N4 C7 y+ w0 J( T
$ v+ _/ M7 w* K+ N
% J* [1 G( F: T* O+ R( d9 w9 H; M/ f  Y2 \# C8 p4 ~/ s+ r

# M" ]0 Y$ M/ O, g0 @/ N0 [9 O
( k/ i3 D9 C5 |5 B2 {  我直接放出这六省一市的收支数据表好了:
4 k" `. x9 ~) M1 I7 K: T; _+ H
. v: s# S4 r. F
& j7 X+ l  y7 o5 d( X. A$ Q
3 I( F. |  _- F
  f; _7 {6 }( K6 [" I, @% T+ g! e) O0 g) U& a
. w: K' o. f; @2 r

$ X9 ]" I1 X6 ^8 ]( ^. \8 I; D. e; |# A3 B3 J

7 Q* W. ^  c- S; U& F  S
% j9 N, ^/ f7 ?
1 E/ l! S2 U2 \$ v. p5 z  2016年,福建的财政盈余644亿,深圳2851亿,江苏5178亿,浙江5441亿,北京6390亿,上海7748亿,广东9301亿,合计起来,六省一市总共给中央财政带来了30373亿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贡献规模已经达到了极限了,从2014年到2016年,六省一市合计的财政盈余幅度始终维持在3万亿左右。今年上半年的合计盈余规模1.7万亿,考虑到下半年的财政支出更大,预计今年这六省一市的财政盈余规模,也就是3万亿左右了。
9 K' m4 V% x7 f2 F$ b
/ G7 o, |5 K& o' M+ h7 H1 K4 a" O' F6 {
& [, w# M) F5 ]/ b
4 u" G  u1 [% i& t# ~8 u# r( v5 f0 B, E1 N$ p$ a; g
. i+ z8 K# H# l3 `* O' f
  这样的数据,与财政缺口数据相对比,还真是一件令人感觉悲伤的事。2014年,25省的财政缺口3.2万亿,与六省一市3.1万亿的财政盈余数据大致能对应上。然而到2016年,六省一市的财政盈余依然保持在3万亿出头,而25省的财政缺口却已经高达4.8万亿,今年更是必定要突破5万亿了。一来二去,这中间的差值,已经高达2万亿!* K8 C( y* C( s+ B1 n* s

8 J3 h! T7 b+ s* [3 w7 }3 ^' g. W3 m1 Q( c

) e( B& K( \8 M* U6 n) S0 b8 [! L! f
4 ?2 P! Q% ]; q5 o+ `9 y7 |% P  F" n& C  V* j/ G2 f: q
  我大中国当然不能坐视地方政府的现金流断裂而破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出的最合理的选择,就是政府借债。任由地方政府自行举债是不行的,是必须禁止的。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中央政府发行国债,以筹集资金去填补25省的财政缺口。
8 m  t% Y4 D& {0 c
" r: i, s" c# e; u' M
# n$ C* B) k( K/ x5 F; v; M8 o5 @0 v$ A+ K6 ?) f3 V

8 m$ f( T0 E3 n5 H& \0 O$ @6 l" A7 b: a3 G
2 _: Y! [+ e$ ^

! l3 _" o' w% j
% ^3 C+ }/ Y3 i  k, \5 L8 Q+ R7 X0 H/ Z0 ?; g+ G
  然而我们必须知道的是:中央政府的维持本身也是要钱的。军事外交开支,中央各部委的行政开支,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开支,这都是要钱的。2016年中央政府本级预算内支出2.74万亿,今年上半年1.42万亿,这笔钱也是节省不了多少的。要知道中央政府也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了,除了六省一市的3万亿财政盈余必须上缴中央之外,另外的最大一笔收入就是央企上缴利润了,2016年利润上缴规模5038亿,合计起来,一年也就是3.5万亿左右。# ?9 Z# Z9 |9 b  K$ n& Z! E
! p# x* ?$ A) T" Y3 C# Z, j: U

# o. D4 B* F% l7 a& W+ X; e
, `  r' k0 s/ l3 a- n+ B
- `9 B( k6 w. H) I
) N& T" d: H: Z0 _6 |  好吧,现在我们知道了:2016年,我大中国中央政府手里能动用的资金总量3.5万亿;它承担的财政支出规模则高达7.54万亿,其中维持自身运转的中央本级支出2.74万亿,填补地方政府财政缺口必须的4.8万亿。7.54-3.5=4万亿。这,就是我大中国目前切切实实的财政压力。
# K2 I- @( Q' \: k! @
& B) ~8 ~: x9 b  B& V0 t' R; H4 d! M+ y  ]& Z8 y5 p% F7 `
+ R/ W6 H/ M5 Y/ N4 v$ P

" \# M. W# p( {0 ~* k! g9 e: t! l1 Q* i* g0 x% B
  在本文的最后,我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015年,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1.99万亿;2016年2.95万亿;今年上半年1.37万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sulpdp 发表于 2018-6-23 10: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辛勤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24 13:27 , Processed in 0.3177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