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2 L0 G5 ~, g1 Z3 Y4 x( a
. Z- ^8 Z) T: b! e* p) z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孙自法 蔡金曼)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5日晚发布消息说,北京时间当天21时07分,中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最后一颗卫星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风云二号H星将与在轨的风云二号E、F、G星开展组网观测,这对于保证中国两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业务接续有重要意义。
# x* u( v7 n5 h( U& ?! ]; r
9 J' \8 t* [% C 风云二号H星完成在轨测试后,将进行轨道向西调整,定点于东经79度赤道上空,以有助于提高中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的监测能力,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监测服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6 q0 A, a2 V: m1 C0 N$ w$ _7 z, I& W8 c
7 U4 ^' z0 J) D; S p% b 据介绍,风云二号H星运行于高度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主要载荷为扫描辐射计和空间环境监测器,可为用户提供实时可见光、红外和水汽云图,以及空间天气和卫星所处空间环境的相关产品。其中,扫描辐射计包括1个可见光和4个红外通道,可实现非汛期每小时,汛期每半小时获取覆盖地球表面约1/3的全圆盘图像,能对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进行重点观测,将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空间环境监测器能够对太阳X射线、高能质子、高能电子和高能重粒子流量实行多能段监测,用于开展空间天气监测、预报和预警业务。" Y k- d& g' k& o" D' j
7 D: x6 s" U# g" [ 2018年4月,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关于开展风云气象卫星应用合作意向书,把风云二号H星的定点位置调整为东经79度,观测覆盖区域拓展至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此举将有效增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天气、气候、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能力。
, M5 v, [/ ^- j0 a# j4 _1 {6 a# B+ Z: G% N o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于1986年启动研制,1997年至今已成功发射8颗,形成了“多星在轨、互为备份、统筹运行、适时加密”的业务运行模式,其资料和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环境监测、资源开发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已取得显著应用效益。自1998年风云二号卫星投入运行以来(截止到今年4号台风),对西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471个台风、登陆中国的141个台风监测无一漏网。
7 a: I$ X6 h/ }: n3 [3 J0 E7 a/ n5 M0 [- k* z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经过近50年的发展,中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包括4颗风云二号、3颗风云三号、1颗风云四号在内的8颗卫星在轨运行。风云气象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同时也是国际灾害宪章机制的值班卫星,正在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国内2500多家用户提供卫星资料和产品。
/ i% G. ^$ W9 S1 o- }7 M$ X( l4 _8 h t& }& v" q3 H& Q& E5 L5 j
据了解,风云二号卫星工程由国防科工局组织实施。卫星、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卫星有效载荷由中国科学院研制,发射、测控任务的组织实施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地面应用系统的研制建设和运行由中国气象局负责。本次风云二号H星发射任务,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77次航天飞行。(完)
8 Y/ @: S% T, V) z8 z, K/ `4 X% |+ \4 E
) j3 Z, V- ~8 L; d; s; W/ w3 `( S6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