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表达了对非洲经济前景的乐观态度。他认为,非洲国家可以有类似中国经济的表现和发展,但一定要做到重点发展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同时利用低于发达国家的劳工成本来增加比较优势。 $ i3 T1 e7 d5 s. D4 X. W, b, ~8 m/ I
4 d0 m. j1 O3 D5 K5 c
5月27日,林毅夫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走向共同繁荣的中非关系的分论坛上说,过去五年,埃塞俄比亚的工业体量从10亿美元增加到了40亿美元,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非洲经济发展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 X+ v! D9 q+ _; H* i1 \
1 E/ I5 a1 i. F. Z) u; E! u
0 m4 E5 n, X }5 p7 R, m* r& r
% o8 g5 ^) k& U- ^* H3 P 林毅夫将非洲与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进行了比较。他指出,1978年中国开始转型的时候,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78年中国人均GDP156美元,和埃塞俄比亚人均155美元GDP相比几乎相同,而非洲南部国家当时人均GDP在490美元左右。但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剧烈转型,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1 @) F/ b& x8 e4 b* j; e: m; i# V& U5 r
: G# Z& T; Z* y& g- s
, C# }7 i/ i& R" l% K5 G) ? “持续增长代表的是生产力的持续增加,”林毅夫表示,中国能够保持这么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原因之一就是后来者优势,利用好这一点对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会产生非常大的积极影响。
1 x+ V$ p) L. s% p) [! h
# T% H* J; O0 Y8 j' [ “非洲国家要利用好后来者优势,即通过和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差距去更好的突破自己的技术瓶颈,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他说。
9 r8 Z/ E& d$ [0 s+ O) m$ x4 G% z. h% n' q6 _9 e/ O ^
“在拥有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优势的基础上去促进经济环境以及投资环境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一些产业真正的落地,例如埃塞俄比亚,他们把类似的想法列入到自己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些战略和策略当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值得非洲国家进行借鉴,”林毅夫表示。 ( D6 ?7 j0 j/ P, s% f
$ l7 W( h6 N8 q$ Y2 n, s; F+ x
此外,他还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需要承担更多的全球发展的职责,“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未来中国会继续支持非洲的发展,这也是中非合作互利共赢的突出体现。% o! T8 V: ~" l
; A9 Q# o5 b& O" \* R |